東華中學初二下冊語文期末試卷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解題的成功對於我們來說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點心。祝你初二語文期末考試順利通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東華中學初二下冊語文期末試題

  ***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 成績

  第一部分:積累與運用***30分***

  1.根據拼音填寫漢字***4分***

  他擁有萬guàn*** ***傢俬,平時出手很闊chuò*** ***,經常tiǎn*** ***著肚子出入酒店,唯一苦惱的是兒子的duò*** ***落。

  2. 下列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有錯誤的一項是***2分****** ***

  A.母親常常把所看的小說的內容講給妹仔聽。她講得娓娓動聽,妹仔聽著忽而笑容滿面,忽而愁眉雙鎖。

  B.我們登上汽船***等於城市公共汽車***,觀賞兩岸風光,十四五世紀的哥特式建築,文藝復興時代的宮殿和貴族院落,鱗次櫛比。

  C.在創造的宇宙裡,貝多芬、愛因斯坦、莎士比亞是光輝燦爛的明星,這是不可理喻的。

  D.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曾被當作異想天開的無土栽培技術已經付諸實踐了。

  3.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 .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為本,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

  B .“快回來!”他一邊追一邊喊,“前面的路被堵上了!”

  C .如何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路資源?這是值得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

  D .讓每一位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是我們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4.完成下列默寫***1-6題每題1分,7、8兩題每題2分***

  ⑴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 ,豈他人之過哉?

  ⑵ 江山代有才人出, 。

  ⑶ ,巴山夜雨漲秋池。

  ⑷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 。

  ⑸ ,目見不如足踐

  ⑹ 讀書破萬卷, 。

  ⑺ 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表達詩人豁達的胸懷和奮發向上、努力進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斷湧現的理趣***的詩句是: 。

  ⑻李商隱《無題》通常用來比喻無私奉獻的詩句是 , 。

  5. 名著閱讀***7分***

  那七個販棗子的客人,立在松樹旁邊,指著這一十五人說倒:“倒也!倒也!”只見這十五個人,頭重腳輕,一個個面面廝覷,都軟倒了。那七個客人從樹林裡推出這七輛江州車兒,把車子上棗子都丟在地上,將這十一擔金珠寶貝,卻裝在車子內,叫聲:“聒噪!”一直望黃泥岡下推下去。

  ***1***這段話描述的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中一個著名的故事情節: ;故事中涉及的主要人物有:***至少3個***

  ***一、二兩空1分,第三空2分寫兩個給全分,共4分***

  ***2***這一事件的“計較”者***謀劃者***是: ;他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寫出一個有關他的其它故事情節: ***3分***

  6.專題“葉”***5分***

  ⑴ 請寫出葉子的功能***寫出兩個即可******2分***

  ⑵ 我校開展了題為“綠色 生命——葉”的專題系列活動,今天進行成果展示。請你以主持人的身份,為活動設計一段開場白。***3分***

  第二部分:閱讀理解***60分***

  7.古詩賞析***6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寫作背景:

  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邊疆的詩。安西,是唐中央政府為統轄西域地區而設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治所在龜茲城***今x疆庫車***。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從長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別。渭城即秦都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

  ***1***.詩歌第一句點明送別的時間、地點,請寫出能點明時間、地點的詞。***2分***

  ***2***.“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中“柳”含義豐富,請試作分析。***2分***

  ***3***.這首詩流露出詩人怎樣的感情?***2分***

  ***二***文言文閱讀***15分***

  任末①年十四,負笈②從師,不懼險阻。每言:人若不學,則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庵③,削荊為筆,刻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月而讀,暗則縛麻蒿④自照。觀書有會意處,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其勤學,常以淨衣易之。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

  【註釋】①任末:人名。②笈***jí***:書籍。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hāo***:植物名稱,點燃後可照明。

  8.解釋下列各組加點的文言詞***4分***

  ***1***負笈從師*** *** ***2***或依林木之下*** ***

  ***3***刻樹汁為墨*** *** ***4***雖死猶存*** ***

  9.選出與“以記其事”中“以”的解釋相同的一項***2分****** ***

  A 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 B 以叢草為林《幼時記趣》

  C 以手拂之《活板》      D 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10.請用“/”畫出下面句子的兩處停頓***2分***

  夜 則 映 星 月 而 讀,暗 則 縛 麻 蒿 自 照。

  11.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人若不學,則何以成?

  ***2***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送東陽馬生序》

  12.這篇短文給你什麼啟示,請簡要回答。***3分***

  ***三***說明文閱讀***10分***

  ①飛船一般為多艙體結構,艙體之間要能分離,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極高。“神舟號”載人飛船為三艙段複合結構。最前端的一個艙體稱為軌道艙,它具備可獨立執行衛星的一切功能,與飛船分離後可在太空獨立進行各種飛行試驗;位於最後端的推進艙也稱為裝置艙***或資源艙***,完成既定任務後,再入大氣層自毀。居中的返回艙完成任務後,承載著航天員安全返回預定的著陸場。“神舟號”飛船從發射升空至返回地面,要成功地進行9次分離操作。

  ②與俄羅斯正在使用的“聯盟TM”飛船相比,“神舟號”比“聯盟TM”尺寸大、重量重,航天員的活動空間大,攜帶有效載荷的能力強。“神舟號”還採用了一些先進技術,其設計方案在某些方面優於國外的第二代載人飛船,“神舟號”飛船載人發射成功後,其技術水平將達到或優於前蘇聯第二代載人飛船的水平。

  13. “神舟號”載人飛船的艙體自前往後依次是 艙、 艙和 艙。***3分***

  14.第②段畫線句子運用的主要說明方法是什麼?有什麼作用?***3分***

  15.第①段首句中的“一般”能否去掉?為什麼?***4分***

  ***四***議論文閱讀***10分***

  美的斷想

  ①線,有曲線和直線之分。曲線很複雜,而直線卻是最簡明、最理想化的。因此,我曾一度嚮往直線,希望在各個方面都能夠“一直前行”。漸漸地,我發現生活中的直線幾乎是沒有的,而曲線卻是無所不在。後來,我終於明白:曲線比直線更富有魅力。那一條條的曲線,有彎曲,有轉折,能引導你的視線作變化無窮的追逐,能引起你無限的遐思……

  ②曲線是美的,而美的東西往往又是由曲線構成的。

  ③曲線的美,在於自然。

  ④那皎潔的明月,是由曲線構成的;雄偉的山峰,是由曲線構成的;波濤洶湧的大海,是由曲線構成的。大自然一切的一切,幾乎都是由曲線構成的。大自然是美麗的,曲線是美麗的。

  ⑤曲線的美,在於人生。

  ⑥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大多數人的人生路是崎嶇不平的。而正是由於這崎嶇不平的人生風景線,才使得生命更充實,更有意義。

  ⑦當一個人走完了他坎坷的一生,驀然回首時,他定會為自己留下的曲折堅實的腳印而欣慰。人生的曲線,給人希望,催人奮進,它展示了人類奮鬥的力量和奮鬥的美。

  ⑧古往今來,有許多成功的人,他們的人生路都是鋪滿荊棘的。司馬遷受宮刑,在痛苦的煎熬中,他憑著堅強的毅力,完成了鉅著——《史記》。失聰,預示著一個音樂家音樂生命的結束,而貝多芬卻在失聰的情況下完成了《命運交響曲》這部不朽的樂章。張海迪,高位截癱,但她卻靠自學掌握了四門外語,成了著名作家。他們的人生道路是曲折的,但這種曲折又恰恰顯示出了他們在逆境中的強大生命力!這生命力的本身也是一種美。

  ⑨美,是生活中的曲折,是挫折時的意志,是逆境中的抗爭,是山重水複中的求索,是柳暗花明時的欣喜!

  ⑩誰能說曲線不美呢?

  16.寫出本文的論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

  17.第⑧段採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有何作用?***3分***

  18.讀了此文,你一定對“美”有了新的認識,談談你的看法。***4分***

  ***五***散文閱讀***19分***

  美 哉 陶 公

  ⑴廬山腳下,慄裡小村,幾棟茅屋,煙雲舒展,竹籬密密,楊柳依依。陶淵明就居於斯。

  ⑵每日,他或耕地、種園,或讀書、飲酒。陶公“性樂酒德”,端起酒杯,就遠離了凡塵,就彷彿置身先於他100多年的“竹林七賢”彈奏的韶樂之中。在那激揚的生命樂曲裡,他相識了以酒以詩為命的“七賢”之一劉伶。常於醉眼朦朧中,恍惚看劉伶出門帶一壺酒,叫隨從帶一鐵鍬,說: “死便埋我。” 陶公竟拍案叫絕,引為知己。

  ⑶一次,陶公的好友顏延之出任始安太守,路過潯陽,臨別前留了兩萬錢與淵明,“淵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有時陶淵明做東在席上喝酒先醉,便向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

  ⑷陶淵明慧性別具。一張無絃琴,伴他終生。和朋友飲酒之後,或獨對明月的靜夜,常常撫弄這張無弦之琴。他稱“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⑸把一頂小小的烏紗,換成了一件寬大的布衣。陶公隱居的日子,一個個朝廷在變更。在他的一生,三個朝代,十個皇帝,都如鏡花水月一瞬即逝。滾滾紅塵的陣陣廝殺,在他看來,不過是窗前一陣風,一串雨罷了。

  ⑹做個無憂無慮、心地善良的田園詩人,做個智慧而快樂的老人。在陶公的詩文裡,無處不流露著這種酷愛人生的情感。

  ⑺在最黑暗的日子裡,靈魂深處卻充滿燦爛陽光。陶公能這樣。

  ⑻在古代高人韻士的眼裡,隱逸是一種最高尚、最自然的人生。

  ⑼陶淵明的好朋友顏延之稱他為“幽居者”,稍後的沈約把他請進《宋書 隱逸傳》,跟著鍾嶸又封給他“古代隱逸詩人之宗”的桂冠。於是陶先生成了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隱”。

  ⑽可陶淵明並不是真正看破紅塵、心如止水的“隱士”,他的隱逸,不是出於對人生意義的虛無主義理解,他要逃避的是無可奈何的政治,而不是生活本身,他曾這樣歌吟: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⑾陶公心界空靈、幽美。他像一個純真的孩童,唱著無邪的的歌。他以精進的人生態度獲得了他所特有的與生和諧的感覺。也是這種生之和諧,豐富了漢文學偉大的詩歌和散文。

  ⑿在慄裡那棟茅舍裡,陶淵明度過了許多不眠之夜。在漫漫長夜裡,他要為所有的人設計一個最輝煌的宮殿。一個黎明,他心裡的菩提樹繁花綻放啦,於是,誕生了《桃花源記》***《桃花源記》為人們描繪了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家給人足、和平安樂的社會圖景,通常稱世外桃源***。

  19. 閱讀第⑵段,說說陶淵明為什麼將“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引為知己?***4分***

  20. ***1***請結合語境理解下面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3分***

  在最黑暗的日子裡,靈魂深處卻充滿燦爛陽光。陶公能這樣。

  ***2***請結合語境寫出文中第***5***段劃線句子的含義及作用。***3分***

  滾滾紅塵的陣陣廝殺,在他看來,不過是窗前一陣風,一串雨罷了。

  21. “在漫漫長夜裡,他要為所有的人設計一個最輝煌的宮殿”,這一設計表達了陶淵明怎樣的理想與情懷?***4分***

  22. 有人說“隱逸”是消極遁世,是對人生的逃避。聯絡本文,說說你對陶淵明隱居的看法。***5分***

  第三部分:作文

  我眼中的

  要求:

  1.先將題目補充完整***可以寫人、事、物,如“母親、考試、大海”等***。

  2.文體不限,可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

  3.不得出現真實班級、姓名。

  4.不少於600字。

  參考答案

  1.貫 綽 腆 墮 2.C 3.B 4.略

  5.***1***水滸傳 智取生辰綱 晁蓋 吳用 劉唐 公孫勝 阮小二 阮小五 阮小七 白勝***寫三個給全分*** ***2***吳用 沉著,冷靜,足智多謀***答足智多謀或類似答案即給分***十五回 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五十回 吳學究雙用連環計 五十六回 吳用使時遷盜甲 五十九回 吳用賺金鈴吊掛 六十一回 吳用智賺玉麒麟 六十六回 吳用智取大名府 七十六回 吳加亮布四鬥五方旗 八十五回 吳學究智取文安縣 ***答一個即給分***

  6.***1***光合作用 淨化空氣 調節氣候 紙張原料 部分可入藥 書籤等***寫兩個的全分***

  ***2***示例一:同學們,今天我們在這裡開展以“綠色 生命——葉”的專題活動。為了這次活動,大家都進行了充分準備,有的同學採集了各種形狀的葉片,有的同學收集了“植物與環境”的資料,有的同學還專門寫了關於“葉”的詩歌,下面就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

  示例二: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是大自然的顏色,大千世界因為有了綠色而變得生機盎然,人類社會因為有了綠色而充滿勃勃生機,但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的生活裡沒有了綠色,那世界將會變得怎樣的黯然無光,因此,我們應該倡導:保護綠色,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7.***1***渭城 朝 ***答一個給1分*** ***2***柳與留諧音,有留住友人的意思。 ***3***表達作者與友人依依惜別的深情。

  8. ***1***背 ***2***有時 ***3***作為 成為 ***4***即使

  9. A

  10. 夜 /則 映 星 月 而 讀,暗 /則 縛 麻 蒿 自 照。

  11***1***人如果不好好學習,將來憑什麼去完成一番事業。

  ***2***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12. 圍繞人活著就要好好學習來談。

  13. 軌道、返回、推進***每個1分***

  14. 作比較,***1分***說明“神舟號”的航天技術優於“聯盟TM”的航天技術。 ***2分***

  15. 不能。***1分***“一般”表通常情況,不排斥特殊性,體現說明語言的準確嚴密。***3分明***

  16.曲線是美的,而美的東西往往又是由曲線構成的。***3分***

  17. 舉例論證。***1分***通過這些事例證明成功的人士,他們的人生道路都充滿了荊棘。***答對意思即給2分***

  18 有創見或見解精闢,語言流暢,即可給滿分。***4分***

  19. 劉伶“以酒為務”,酒齡長,酒齡大,世所公認,性格爽直,不求聞達。 陶公也“性嗜酒”,自認為性氣相投,故陶淵明將他引為知己。

  20. ***1*** 酷愛人生,心界空靈、幽美、純真

  ***2***生動形象地寫出朝廷的紛爭在他心中是轉瞬即逝、不留痕跡的。

  21.既表現了陶淵明的一種社會理想,嚮往那種沒有壓迫,沒有剝削,和平安樂的生活,又表達了他對黑暗現實的不滿。

  22. 要點: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年極其黑暗的年代,他的隱逸,是一種智慧,他逃避的是封建官場,而不是人生;他的隱逸,得以使自己的性靈更加純真、幽美,使自己的人生更加高尚、自然;他的隱逸,是一種迴歸自然,得以創作出更多不朽的詩文

  作文:略

  附:任末①年十四,負笈②從師,不懼險阻。每言:人若不學,則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編茅為庵④,削荊⑤為筆,刻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月而讀,暗則縛麻蒿⑥自照。觀書有會意處,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⑦其勤學,常以淨衣易⑧之。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書箱。③或:有時。④庵:茅草小屋。⑤荊:灌木名。⑥麻蒿:植物名,點燃後可照明。⑦悅:敬佩。⑧易:交換。

  譯文:

  任末,他14歲時就揹著書箱拜了很多老師,不怕艱難險阻。他常說人如果不好好學習,將來憑什麼去完成一番事業。他貧窮無家,有時沒有宿處,只在樹下搭一個草棚,把荊棘削成筆,用樹汁當墨水。夜晚在月光下看書,沒有月亮的日子就點燃枯草雜木照明。平日裡每當讀書有體會時,便把心得寫在衣服上。跟他學習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學,為了要研讀他寫的心得體會,他們經常輪流用乾淨的衣服跟他交換。不是古代聖賢的著作他是不看的。臨死時告誡後人說:“一個人如果終身好學習,即使死了還像活著一樣;要是不學習,即使活著也只能算行屍走肉罷了。”

  

海淀區初二語文下冊期末試題
初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答案
相關知識
東華中學初二下冊語文期末試卷
古流中學初二下冊語文期末考試題
人教版初二下冊語文期末試卷答案
2016年靖江市初二下冊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
初二下冊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
棗陽市初二下冊語文期末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下冊語文期末試題
人教版初二下冊語文期末試題
初三下冊語文期末試卷
初一下冊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