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絲子的栽培技術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菟絲子是一種生理構造特別的寄生植物,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以北方為主。它要怎麼栽培呢?下面小編告訴你。

  

  生物學特性

  喜高溫溼潤氣候,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多寄生在河谷、河巖兩旁的草本或灌木叢木本植物上,寄主尤以大豆、黑為好。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種子採集後需進行冬化處理和藥劑拌種。6月中、下區整地施肥,澆一遍水。先播種大豆,採取適可而止播行距30cm,每1hm2用豆種180-225kg,出苗後精心管理,保證全苗。待豆棵長到20-25cm,即等3對真葉剛長

  出時,則可播菟絲子,方法是順豆棵地壟散播儘量靠近豆棵,以利於纏繞上豆棵,用種量每1hm2約22.5kg左右。

  田間管理

  菟子出苗前及時拔除在灰菜和甜穗谷,因該雜草籽粒和菟絲子相仿,收穫時不易去除。出苗期間要注意保持地面溼度,天暗地發乾時,應適當澆水。只要豆棵長得旺盛,雜草不易成荒,一般不用鋤草。

  菟絲子的鑑別

  性狀鑑別

  ⑴菟絲子 種子類圓形或卵圓形,腹枝線明顯,兩側常凹陷,長徑1.4-1.6mm,短徑0.9-1.1mm。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微粗糙,種喙不明顯;於擴大鏡下可見表面有細密深色小點,並有分佈不均勻的白色絲狀條紋;種臍近圓形,位於種子頂端。種皮堅硬,不易破碎,用沸水浸泡,表面有粘性,煮沸至種皮破裂,露出黃白色細長卷旋狀的胚,稱“吐絲”。除去種皮可見中央為捲旋3周的胚,胚乳膜質套狀,位子胚周圍。氣微,味微苦、澀。

  ⑵南方繭絲子 與上種相似,但種子卵圓形,腹稜線不明顯,大小相差較大,長徑0.7-2.0.Mm,短徑0.5-1.2 mm。表面淡褐色至棕色,一端有喙狀突出並偏向一側。於擴大鏡下可見種臍微凹陷,位於種子先端靠下側。

  ⑶大菟絲子 種子較大,長徑約3mm,短徑2-3mm,表面淡褐色或黃棕色。均以粒飽滿者為佳。

  顯微鑑別

  ⑵南方菟絲子 表皮細胞類長方形,少數為正方形,徑向長17.5-27.5μm。外列柵狀細胞徑向長17.5-27.5μm,內列細胞木化,徑向長42.5-50μm。營養層未見分泌物。⑴菟絲子 種手錶皮細胞1列,在臍點處為2列,類方形,少數為長方形,壁木化,角隅處呈角狀突起,徑向長62.5-75.0 μm。柵狀細胞2列,外列細胞木化,徑向長17.5-27.5μm;內列細胞非木化,徑向長27.5一32.5μm,外側近交界處有光輝帶。營養層明顯,有分泌物。胚乳最外層細胞壁加厚,非木化,含大油滴和糊粉粒。

  ⑶大菟絲子 表皮細胞稜形、扁平或不規則多角形,壁木化,外側壁特厚,含棕色物,徑向長10-15μm。外列柵狀細胞退化,內列柵狀細胞徑向長55-70μm。營養層相對緻密。

 

花椒油的用法花椒油如何製取
廣玉蘭怎麼種植
相關知識
菟絲子的栽培技術
早春絲瓜種植技術_絲瓜的栽培技術
柿子的栽培技術詳細講解
桃子的栽培技術
種植桃子的栽培技術有哪些
川楝子的栽培技術
桃子的栽培技術要求有哪些
如何種植金絲楠木_金絲楠木的栽培技術
蟹爪蘭水培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_蟹爪蘭的栽培技術
金盞菊的栽培技術養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