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產種植技術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作為我國糧中之王的玉米,其豐富的營養價值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那麼玉米如何高產種植?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 闡述玉米高產的安全生育期和生育時期

  在北方玉米的生產過程中,只有注意玉米的安全生育期並進行合理栽培才能培養出高產優質的玉米。通常情況下,5月到9月的積溫大概為2850℃~2950℃之間,日照時長為1200個小時到1300個小時,而降水量大致為450毫米到500毫米之間,這段時間比較適合中晚熟的雜交種玉米生長。在秋季,按照地面的最低溫度不得大於0℃並且玉米生育期間的水溫由後向前來預測和確定玉米的安全生育期。4月下旬為玉米播種的安全期,5月上旬為出苗的安全期,6月中旬為拔節安全期,從7月5日到15日為玉米吐絲的安全期,而9月下旬為玉米成熟的安全期。10月上旬之後,如果在對玉米進行種植生產,將會使玉米受到低溫以及初霜的傷害,減少產量。

  2 提高玉米種植管理技術水平的有效措施

  2.1 播種玉米前的準備工作

  在播種玉米前,需要做一定的準備工作。首先,在入冬之前需要對土地春灌或秋翻,並且耕翻的深度應該保持一致和均勻。同時還要根據土壤的養分情況施用氮肥和有機肥料。整地前將土壤封閉之後,採用耙磨的方式來整地,以便使耕地能夠滿足玉米種植的相關要求和標準。對於玉米種子的準備也是十分必要的。在選擇玉米種子時,一定要保證玉米種子能夠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和標準,以不超過13% 的水分含量、99%之上的淨度以及85%以上發芽率的種子為最佳,並且還要保證種子的大小基本能夠保持一致。雜交玉米已經被廣泛應用在農業生產中,雜交玉米種的質量越優,玉米的增產潛力越大,越能達到玉米增產的目的。另外,對種子進行必要的殺蟲防病害也是十分必要的。

  2.2 強化玉米的施肥管理

  作為糧中之王的玉米,是一種喜愛溫度和日照的高產農作物,具有十分發達的根系。玉米的高產量使得它對肥料的需求量較大,不同型別的肥料所帶給它的反應度和敏感度不同。因此,若選擇對玉米進行施肥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以便滿足玉米生長對肥料的需求。生育期不同,玉米所吸收的養分含量也不盡相同。氨素在玉米生長的整個環節中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玉米所吸收的礦質中含量最多。一般來說,每100公斤的玉米籽粒大概需要2公斤到4公斤的氨素。營養以及生殖增長隨著玉米生長速度的加快而不斷提高。同時還必須對玉米基肥特別是佔基肥主要內容的機肥高度重視,並以化肥作為機肥的輔助。如果土壤具有較低的肥力,缺乏足夠的基肥或不能使用基肥來進行施肥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對玉米施用種肥,同樣也可以取得較為明顯的效果。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如果以穴施或條施的方式來施用種肥,必須將其與種子隔開並和土混合起來,以避免出現燒苗的現象。只有合理分配氮、鉀以及磷的比例並採取科學的手段加以施肥,才能為玉米的高產優質提高安全保障。通常情況下會按照玉米生長需要的肥量以及土壤養分的多少來決定是否對玉米進行施肥以及應該施肥的數量。玉米後期的健康生長需要合理的施肥來保證養分。第一,在春季以及夏季,不需要過多考慮土地的養分情況,在種植玉米的大喇叭口期適當的施用穗肥可以極大的提高玉米的產量,有利於培養出優質高效的玉米。第二,北方地區的低溫偏低,降水量較少,可以提前對玉米施用苗肥。而基肥就儘量不要對玉米施用。總而言之,為了使玉米的根系能夠深紮在土壤中汲取足夠的養分,可以適當的對其進行施肥,以便提高產量,達到增產的目的。

  2.3 選擇合適的播種技術

  在對玉米進行播種時,首先應該在綜合考慮土壤質量以及種子大小的基礎之上來確定播種的深度。對於質地黏重的土壤,播種較淺,而土壤比較乾燥則可以種植的深些。其次應該選擇合適的播種期。對於播種期的選擇,必須明確土壤情況、種子可以出苗的最低溫度以及能夠正常成熟的季節這三種情況。在適當的播種期對玉米種植,可以促進玉米能夠順利的出苗,並保持統一的出苗速度和大小。再者,在播種玉米時,應保持一致的行距,準確均勻的下粒,並在下粒後及時進行覆土,但是應該分別播下種子和種肥,以免二者混合導致播種失敗。另外,還需要考慮玉米種子的大小以及種植的方式和密度來確定玉米的播種量,避免過多或過少導致玉米的產量降低,影響了優質玉米的培養和收穫。

  玉米優質高產種植技術

  玉米播種前準備工作

  1、土地深翻平整,施足基肥,確保墒情,隨時播種:一般要求深翻25釐米以上,如果是秸稈還田地塊,一定要將秸稈深埋好,結合基肥進行深翻。基肥用量要根據品種特性和土壤型別以及土壤肥力而定。

  2、種子準備:精選優質高產適栽品種,最好是已經通過國審的品種,好種一半收。根據上一年的病蟲害情況選擇專用種衣劑包衣種子,也可自己配製進行拌種處理。

  播種技術

  1、確定適宜的播種期:種子萌發的最低溫度;播種時的土壤墒情;種子生長正常成熟與下茬作物是否吻合。

  2、播種方式:一般用氣吸式精量播種機播種,根據種植密度調整好株行距,如果是寬窄行播種要提前調整。

  3、播種量:玉米播種量因種子大小、種植密度、種植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4、播種深度:根據土質、土壤墒情和種子大小而定,一般以4~6cm為宜。土質粘重,墒情較好,可適當淺播;大粒種子,可適當深播;土壤墒情和肥力較好的土壤要適當深播。

  5、種肥同播:種子與種肥分別播下,嚴防種、肥混合。間隔8-10釐米以上。

  玉米的施肥技術

  1、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玉米高產的重要措施,緊湊耐密的高產、抗倒品種、供肥能力強的地塊適合密植,管理水平高、肥料投入大的地塊也適合密植。

  2、合理施肥

  玉米是需肥較多的高產作物,氮、磷、鉀三元素需要量較多,其次是鈣、鎂、硫、硼、鋅、錳等元素。根據試驗測定,平均每生產100kg籽粒大約需吸收氮素2.6kg,磷1.21kg,鉀2.18kg,吸收氮、磷、鉀的比例大致為1:0.46:0.84。根據玉米需肥規律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穗肥為主,種肥為輔。玉米喜愛鋅元素,補施鋅肥對玉米增產效果明顯。以科邦生態肥為例:基肥20-10-10***氯***施20公斤/畝,種肥5公斤/畝,3-5葉期施10公斤/畝尿素提苗,大喇叭口期施15公斤/畝攻穗,一炮轟的施肥方式是不科學的,也不提倡的,很容易造成養分流失而引起玉米後期脫肥,難獲得較好的產量。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葉面肥噴施,補鋅、鈣、鎂、硼等。

  3、合理灌溉

  玉米在拔節至抽雄期***大喇叭口期***和灌漿期需水最多,確保土壤水分充足,其它時期需水較少,不需要灌溉。

  玉米的主要病蟲害防治:

  1、大小葉斑病:主要在5-7葉期和抽雄前後到灌漿期,藥劑:20%三唑酮乳油防治。

  2、玉米黑粉病:因傷口感染引起,在抽穗前10-15天用20%三唑酮乳油防治。

  3、玉米鏽病:在發病初期用20%三唑酮乳油或者4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防治。

  4、玉米粗縮病:主要由於飛蝨傳播病毒引起,防治飛蝨至關重要,用70%吡蟲啉,40%氧化樂果、48%毒死蜱防治。

  5、地下害蟲如蠐螬、金針蟲、地老虎等,用40%毒死蜱、50%辛硫磷等防治。

  6、地上害蟲如薊馬、飛蝨、玉米螟等,用10%吡蟲啉、2.5%高效氯氰菊酯等防治。

  玉米田間管理技術

  玉米田間管理:主要分苗期、穗期和花粒期三個階段。

  1、苗期管理***出苗~拔節***

  以保苗、促根、促壯為核心,結合中耕除草,要求達到出苗整齊,無缺棵,苗色深綠,根系發達,莖稈粗壯。苗期主要有蚜蟲、紅蜘蛛、葉蟬等,應及早防治。

  2、穗期管理

  以控稈、促穗、攻穗為主。穗期主要害蟲是玉米螟、棉鈴蟲、紅蜘蛛、蚜蟲、葉蟬等。

  3、花粒期管理

  防止早衰,促籽粒灌漿、粒多粒重。 害蟲有玉米螟、飛蝨等。

 

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視訊
玉米高產種植方法
相關知識
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視訊
玉米高產種植技術
夏玉米高產種植技術
玉米高產種植技巧
甜玉米的高產種植技術
玉米高產種植新技術
春玉米高產種植方案
鬱金的高產種植技術
芋頭高產種植技術視訊
樹莓高產種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