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孔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的體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作者:趙硯廣 李秋波 芮阿娜 程磊

【摘要】目的  總結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經驗體會。方法  連續硬膜外麻醉,取頭低腳高仰臥位,經臍部單孔法,套扎處理闌尾根部。結果  24例完成手術,均痊癒出院。結論  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充分體現了外科醫師追求微創、美容的手術理念,適應症選擇恰當可取得滿意療效。
【關鍵詞】腹腔鏡手術  闌尾炎
        闌尾炎是普外科常見疾病,近二十年來,隨著腹腔鏡手術的經驗積累和不斷普及,經腹腔鏡闌尾切除術***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 逐漸發展成熟,已顯示出LA具有安全、損傷輕、無疤痕、住院時間短、恢復快、併發症少等諸多優點[1]。應用常規腹腔鏡器械行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24例,效果理想,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為24例,男性6例,女性18例,年齡15-60歲,平均32.1歲。急性單純性闌尾炎6例,慢性闌尾炎急性發作12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6例。本組平均手術時間為55min,術後平均住院時間為3.6d,經治療後均痊癒出院。
        1. 2 手術方法
        1.2.1 臍部消毒  採用鹽水-雙氧水-碘伏序貫應用,本組採用連續硬膜外麻醉,取平臥位,頭低腳高10-15度,向左傾斜15度,氣腹壓力設定為8-12mmHg。先沿臍下緣環形切開2cm長入路,術者與第一助手各以布巾鉗從臍兩側提起腹壁,分別置入一個10mm和兩個5mmTrocar,10mmTrocar 位於切口左端,中點和右端各置入5mmTrocar,經不同孔道置入,方向斜向右下腹,30度窺鏡和一直一彎兩把分離鉗一併進入腹腔進行探查,檢視闌尾的位置及病變程度,若闌尾粘連嚴重、腹膜後位、暴露困難,或化膿壞俎、易斷、根部組織不健康等,即改用二或三孔法或中轉開腹手術。尋找闌尾與開腹闌尾切除手術一樣,先找有結腸帶的盲腸,向頭側牽拉盲腸,沿結腸帶向下找闌尾,如果闌尾位置淺表較容易發現。
        1.2.2 在右下腹闌尾的腹壁投影正上方位置刺入一根伸直的大號皮針帶7號線,用腔鏡持針器在腹腔內縫住闌尾頭端,再從腹壁穿出面板外面進行體外對闌尾的牽拉,如果脂肪不多,可以清晰看到闌尾的血管,用電凝鉤緊貼闌尾對闌尾系膜進行電凝燒灼處理,直至分離達闌尾根部。因闌尾動、靜脈為邊緣血管,靠近闌尾根部系膜可不必放置鈦夾,如遇出血再放置鈦夾。
        1.2.3 兩鉗結合將一根7號絲線繞過闌尾根部,體外打滑結用推結器紮緊闌尾根部,在其遠側相隔1cm同法再次結紮後,在兩者之間剪斷,殘端長5-7mm,用電凝破壞殘端的內膜,殘端均不予包埋。
        1.2.4 取出闌尾標本的方法取決於闌尾病變的炎症程度,炎症輕的或慢性炎症的闌尾多較細,組織也結實,可以從5mm套管中拉出; 炎症重的闌尾多較粗且易斷和汙染傷口,需把標本放在標本袋中拉出,以防汙染傷口引發感染。
        1.2.5 檢查腹腔膿性滲液較多需用吸引器吸出,量少可用紗布蘸幹,無特殊後放氣關閉切口,臍部傷口要縫合前鞘及面板。
        2 結果
        本組24例患者手術時間為30-80min,平均55min; 術後24h進流質飲食,術後6h改半坐臥位,鼓勵患者下床活動,平均下床活動時間為術後8h,術後常規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住院3-4d。均未發生切口感染及腹腔殘餘膿腫等併發症。本組所有患者均治癒。
        3 討論
        腹腔鏡手術開展初期,人們對闌尾炎是否應用腹腔鏡治療存在爭論,有人認為開腹闌尾切除術已有百餘年曆史,是比較成熟和經典的手術,採用腹腔鏡手術似無必要。但在實際操作中,對肥胖患者或尋找闌尾困難的患者常需延長切口,並且當術中發現闌尾正常時,常因切口小、暴露的術野有限而影響進一步的探查。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傳統手術的弊端,可進行腹腔探查,腹腔鏡探查是微創手術,能全面探查胃腸、肝、膽、胰、腹膜後、盆腔臟器,進行活檢,明確診斷和治療,或指導開腹切口的選擇,避免盲目大切口探查,減少損傷。隨著患者對微創美容手術的不斷需求,LA的應用也越來越普及,它的優越性也逐漸得到體現,特別是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真正作到了無疤痕手術。單孔腹腔鏡開展初期,一定要選擇慢性闌尾炎或闌尾炎發作時間短,周圍粘連輕,體格偏瘦的患者,當發現難以分離的粘連、闌尾暴露困難、根部壞死或穿孔、闌尾腫瘤,或出現難以控制的急性出血及副損傷等,應及時中轉開腹手術[2]。單孔法相對兩孔法、三孔法闌尾切除術,巧妙地利用人體天然疤痕-臍部做為切口,切口減少為一個,皮下三個孔道互不聯通,利用腹直肌和腹直肌鞘防止漏氣。切口設計在臍部,極為隱蔽,符合了人們手術不留疤痕的心理。皮下三個孔道均用Trocar戳孔,不切斷腹壁肌肉組織,損傷輕,術後一般不用鎮痛劑。同時,由於手術時間短,對腹腔騷擾小,對腸道功能影響小,故LA術後腸蠕動恢復早、排氣早,粘連性腸梗阻極少發生,且縮短了住院時間,減少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單孔腹腔鏡手術操作受到孔道位置的限制,器械置入部位相對集中,且幾乎平行進入腹腔,難以形成操作三角,器械相互干擾,影響操作及手術視野,而且器械和光源同軸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術者對深度和距離的判斷,從而增加了手術難度。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要嚴格篩選適應症,只要患者選擇恰當,手術成功率還是比較高的。目前臨床開展的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雖然還處於探索階段。單孔法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闌尾炎,只要適應症選擇恰當,可取得滿意的效果,值得推廣使用。 
參 考 文 獻
[1]胡三元,亓玉忠.2004腹腔鏡外科手術彩色圖譜[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49-54.
[2]鄧和軍,李慶東,冉學新,等.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臨床應用價值[J].腹腔鏡外科雜誌,2004,9***4*** : 241-243.

腸梗阻病人的臨床護理與預防指導
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病人的圍術期護理
相關知識
單孔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的體會
經臍單孔腹腔鏡輸卵管手術的護理體會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併發症及護理對策
後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術***附32例報告***
電視胸腔鏡肺葉切除術的護理配合
電視胸腔鏡肺葉切除術的護理配合
腹腔鏡術後護理讀書心得
治療急性闌尾炎伴腹膜炎切口感染的體會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後的護理
闌尾炎手術後的飲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