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中醫養生必備小常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眾所周知,冬季的氣候特點為“寒”,此時人體為抵禦嚴寒,需要儲存更多的能量和營養物質。那麼到了冬季有哪些中醫養生的小常識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冬季養腎。腎是先天之本,是人的原動力,對人整個身體器官運作起著極大的作用。冬季,人體陽氣內斂,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有所收斂。此時,腎既要為維持冬季熱量支出準備足夠的能量,又要為來年貯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時養腎至關重要。飲食上就要時刻關注腎的調養,注意熱量的補充,要多吃些動物性食品和豆類,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狗肉、羊肉、鵝肉、鴨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紅薯、蘿蔔等均是冬季適宜食物。

  2.冬天多吃苦味,少鹹味,在冬季,腎臟的表現一般都偏往,如果在飲食上味道比較鹹的話,腎氣會更旺,從而極大地傷害心臟,使心臟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在冬天裡,要少食用鹹味食品,以防腎水過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常用食物如:檳榔、橘子、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醋、茶等。

  3.冬季進補:俗話說,“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從這句話可以知道,冬季是儲存能量非常重要的時節,是機體能量的蓄積階段,對於身體虛弱的人是進補的好季節。小兒內臟嬌嫩、易虛易實,飲食又往往不知節制,以致損傷脾胃,其在冬令的補益,當以健脾胃為主,可食茯苓、山楂、大棗、薏仁等。而青年學生日夜讀書,往往休息睡眠不足,心脾或心腎虛,其在冬令的補益可選用蓮子、首烏等。不少中年人身負重任,不注意休息,而導致氣血耗傷,故冬令補益以養氣血為主,可食龍眼肉、黃芪、當歸等。

  4.冬季老年人養生,老年人本身體質就偏弱,容易出現一些疾病,再接上冬天的季節異常,故老年人冬令必須進補。老年人無病時,可選用杜仲、首烏等。若有病,則必須辨證進補。進補是為了調節身體的各種機能,使身體更健康,但如果進補過偏,則補而成害,使機體又一次遭遇損傷。例如,雖為陰虛,但一味大劑養陰而不注意適度,補陰太過,反而遏傷陽氣,致使人體陰寒凝重,出現陰盛陽衰之氣。所以進補要補宜適度,適可而止。

  冬季中醫養生要點

  1.調節飲食:脾胃是後天之本,若飲食不節制,會輕易傷到脾胃,容易造成多病早衰。

  2.經常運動: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經常保持運動可以使人們保持經歷充沛,達到身強體壯的效果。

  3.多吃良藥:良藥對人們治療疾病、延年益壽有著神奇的功效。

  4.溫順性情:保持良好的心態、平和的性情對於自己的心態和身體都有莫大的好處。

  5.適飲藥酒:藥酒往往可以幫助人們排除煩躁的思緒,同時還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6.均衡營養:平時飲食儘量做到面面俱到,葷素合理。

  冬季養生食譜

  1、胡椒豬肚湯

  材料:新鮮豬肚一個,白胡椒15克。

  做法:將胡椒打碎,放入洗淨的豬肚內,用線紮緊豬肚切口,放入沙鍋內慢火煮至爛軟,湯中放入少許芫荽調味,將豬肚撈起,棄肚內胡椒,食肚肉飲湯。

  功效:胡椒是健胃、暖胃的之佳品。此湯可以調理胃寒的病症,具有健脾開胃、祛風散寒、溫中止痛的作用。

  2、烏骨雞燉板栗

  材料:鮮板栗10枚,烏骨雞1只,生薑1塊,精鹽適量。

  做法:鮮板栗去殼取慄仁備用;烏骨雞褪毛,去除內臟,洗淨晾乾;將烏雞、板栗仁同入砂罐中,加清水沒過雞與慄,放生薑入水中,加蓋文火燜2小時。起鍋加少量精鹽食用。

  功效:烏雞甘平,入肺腎,滋陰益氣,能雙補肺腎。板栗補腎強筋。兩種食物同用,可按秋時補肺,亦為冬季補腎做好準備。

  3、蘿蔔燉牛肉

  材料:白蘿蔔450克,牛肉100克,大蔥15克、姜,料酒10克、醬油,鹽4克,味精2克,八角3克,花生油40克。

  做法:將蘿蔔牛肉清洗乾淨,切塊,分別放在沸水中焯一下,將鍋中油燒熱,加入大蔥姜、八角、鮮湯、料酒、牛肉塊,等到牛肉煮爛再加入白蘿蔔,燒開,將浮沫撇掉,等到蘿蔔煮爛之後加入剩下那些調味料就可以了。

  功效:白蘿蔔有豐富的維生素,牛肉有豐富蛋白質及氨基酸,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

  4、臘八粥

  材料:芡實、薏仁米、白扁豆、蓮肉、山藥、紅棗、桂圓、百合各6克、粳米150克。

  做法:先取上述除粳米以外的八種原料煎煮40分鐘,再加入粳米繼續煮爛成粥。分頓調糖食用。

  功效:可健脾胃,補氣益腎,養血安神。適用於失眠以及體虛乏力虛腫、洩瀉、口渴、咳嗽少痰等。

  5、冬筍老鴨湯

  材料:老鴨半隻***約400克***、冬筍400克、薑片、蔥末適量、鹽1小匙、雞精1小匙、胡椒粉1小匙、清水。

  做法:老鴨洗淨剁成小塊,冬筍去皮切成塊;鍋內倒入熱水,水開後把鴨塊放入焯10分鐘左右撈出待用;同時再起一鍋沸水,把冬筍焯過後再放到冷水裡,撈出來瀝乾即可,這一工序為的是給冬筍去澀;將鴨塊、冬筍塊、薑片放入煲鍋中,倒入清水,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煲2小時左右;最後加鹽、雞精、胡椒粉調味,撒上蔥末即可。

  功效:俗語說“嫩鴨溼毒,老鴨滋陰”,多選用老鴨煲湯。中醫認為,吃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的作用。冬筍老鴨湯清香鮮美,且有滋陰補血之效。

看過的人還會看:

冬季必喝的養生粥有哪些
冬季養生的家常菜有哪些
相關知識
冬季中醫養生必備小常識
冬季中醫養生有哪些常識
冬季中醫養生有哪些常識
春季中醫養生保健小常識有哪些
冬季養生必備小常識分享
冬季養生必備小常識介紹
冬季中醫養生保健的知識
冬季幼兒養生保健小常識
養生必備小常識
小暑健康養生必備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