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中醫養生保健的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按摩對小兒好處多多,不但強身健體,還能治療疾病。小兒生病了用藥要非常小心,其實很多時候一些小兒疾病用按摩就可以緩解了。下面給大家分享兒童中醫保健按摩的方法

  兒童中醫保健按摩的方法

  健脾益胃

  先囑小兒仰臥位,操作者以中指按揉中脘穴***臍上4寸***3分鐘,摩腹3分鐘。然後改為坐位,施搓摩脅肋2分鐘 最後取俯臥位,在小兒背腰部捏脊3~5遍,重點在脾俞穴***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胃俞穴***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等部位用力向上提拿 再按揉雙側足三裡穴***髕骨下緣下3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處***1分鐘。本法能健脾益胃,增進食慾,強身健體,促進發育。一般在空腹時施術操作,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厭食

  捏脊4遍:雙手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準食指前半段;然後頂住寶寶的面板,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兩旁雙手交替向前推動到大椎兩旁,即為捏脊一遍。如此反覆4次。

  清大腸

  大腸穴位於食指端橈側邊緣至虎口。術者可用一根食指在此處自虎口向指端做單向直線推動按摩,每次推200次,每天1次,起到清大腸積滯的作用。

  促進睡眠

  從中指指端向指根方向劃帶箭頭直線,劃到第一個指間橫紋。中醫認為,小兒心氣旺盛有餘,小兒心常有餘,心屬火,動則易亢奮、炎上,易產生內熱。孩子太興奮不能安眠時,可在其中指末節,自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稱為清心經,連續操作50-100次。可以清心火,利小便,從容應對孩子煩躁、夜啼、睡而不實等情況。

  安神緩驚嚇

  小兒過度興奮,可引起睡眠不實,夢中啼哭,而遇突發異聲所引起的驚嚇,則會更加嚴重地影響小兒神志,此時僅僅清心經就不夠了,一定要配合開天門。在兩眉心至前髮際的這條直線上,以兩拇指交替向上推,稱開天門,可以醒腦、鎮驚、安神。

  補腎益智

  摩頭50次,在頭頂、頭側面、枕後部位環旋撫摩,囟門未閉合時手法宜輕;小兒仰臥位,依次搖肩關節、腕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做順時針、逆時針方向搖轉,各順時針、逆時針方向搖100次;捻搖手指、足趾各3遍。用拇指、食指依次捻小兒十指及十趾配合做。搖轉十指、十趾或做小兒的抓握鍛鍊及足趾的蹬站鍛鍊;揉擦湧泉。揉50次;擦30次;撫摩脊背部50遍。捏脊6遍,從下向上,操作完3遍後,第4遍開始捏三提一。

  兒童養生保健小知識

  1、給寶寶多喝水

  秋高氣爽,寶寶應該多喝白開水,不宜喝飲料。如果寶寶排斥白開水,可以試著喝些菊花茶、烏梅湯、金銀花露等。在幼兒園裡時,老師尤其要關照小朋友多喝水。通常情況下母乳餵養的寶寶,奶汁中的水分是夠寶寶需要的,如果母乳充足,即使在夏天也不用另外補水。

  2、合理膳食

  在為寶寶提供膳食時,應儘可能做到品種多樣、比例適當、定時定量、調配得當。包括保證寶寶每天有足夠的蛋白質、適量的脂肪、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寶寶每天的飲食要定時、定量。定時吃飯能讓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規律,胃腸的消化液分泌也就有了規律,能夠很好地將食物消化、吸收。每餐適量進食也很重要,如果好吃的就任他吃,很有可能傷及脾胃。

  3、注意清潔

  清晨起床,要用柔軟的毛巾或紗布浸溫水給寶寶擦臉,臉部清潔完畢後,要及時塗抹嬰兒潤膚露、潤膚霜進行保溼。注意五官部位的清潔,剛吃完奶或食物之後,特別要對嘴邊關鍵區域進行徹底清潔。不要用粗糙的毛巾給寶寶擦臉,更不要用鹼性大的香皂給寶寶清潔。每晚臨睡前都要給寶寶洗個溫水澡,並用嬰兒專用的柔溼巾給寶寶擦拭小屁股,不僅可以起到清潔的作用,同時還有潤膚的功效,有效防止紅屁股的出現。

  4、選擇適宜的護膚品

  洗澡時不要使用鹼性,脫脂性強的香皂和浴液,最好使用專門為嬰兒設計和生產的嬰兒浴液。浴液使用不宜過於頻繁,每週使用一次浴液就可以了。潤膚品中,潤膚霜和潤膚膏比潤膚露的保溼效果好,因為它們油脂含量高,而水分含量少。面板乾燥的孩子可以用潤膚膏,較輕者用潤膚露。

秋季養胃粥有什麼做法
兒童口臭是什麼
相關知識
兒童中醫養生保健的方法
夏季中醫養生保健的方法
傳統中醫養生保健的方法
高血壓病中醫養生保健的方法
中醫養生保健的常識有哪些
老年人秋季養生保健知識講座_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的小知識
中醫養生保健的祕訣
中醫冬季養生保健的方法
冬季中醫養生保健的知識
中老年人養生保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