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式太極拳推手的祕訣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推手是很多習拳者練到一定程度都追求的目標,推手是在太極拳的基礎上更高一個境界。也是太極拳的特點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簡述

  太極拳的形成主要是依據我國古代陰陽理論結合,太極拳的核心就是以陰陽變化為靈魂。

  天地即宇宙間一切事物的生存、變化都是由陰陽兩個方面的因素構成的,這兩方面因素既對立而又統一,無陽不生,無陰不長,萬事萬物都是以陰助陽,以陽助陰,陰陽互助。吳式太極拳的推手或技擊要求式勢處處都要體現陰陽相助的理論。

  比如前進為陽,但意念要放在後面,以陰助之;後退為陰但意念要放在前面,以陽助之;左右上下皆然。進攻或化解的式子和意念的大與小也是一對矛盾。進攻時氣勢要大,可以神充天地,勢滿寰宇。但打的點越小越好。叫“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從太極的字面理解,太極的太有大字和一個點構成,這就是寓意著無限大的宇宙,在這無限的宇宙裡是由無數的點構成。

  原子極小,但用現在的科學技術手段還可以繼續分裂成更小的粒子。大和小的陰陽對立理論應用在推手和技擊上,要求我們氣勢可放至無限大,而打的點可以小至極點。接觸點越小,威力越大。

  如果對方推我,我化解時想一大片就化不開,我想一個點就容易化開。我打對方時也是這樣,想打他的一個點,對方就無法抗拒,威脅也大。陰陽的內涵極為豐富,外延非常廣闊。以推手而言,虛實是陰陽,“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

  “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剛柔亦是陰陽,“剛在前兮柔後藏,柔在先兮剛後張”;開合也是陰陽,在太極拳推手中所有的陰陽都離不開開合,《五字訣》曰“合便是收,開即是放。能懂開合,便知陰陽。”

  太極拳練習中所有的開合都離不開呼吸,蓋吸是自然提得起,呼是自然沉得下。

  陰陽之理要貫徹到練太極拳者在體用過程中由粗到細、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各個階段;功至上乘,對陰陽悟的越透,實踐越多,化打的點位越小,所顯示的效果就越神奇。

  我們從太極拳界常說的“太極拳十年不出門”“古人窮畢生之精力,難盡其奧妙”的拳諺中,也可充分體會到掌握太極拳精髓奧妙的難度。

  拳論曰“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越練越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太極拳在體用上欲登高大成必須在苦練的同時,把體悟陰陽的功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舍此他求,則很難成功。

  練習吳式太極拳推手的三階段

  一、練功初期

  吳式太極拳推手練功初期,應當對方是炊事員.我方是就餐者。對方的職責是做飯,我方任務是吃飯.消化。如何做飯?

  如何消化?需要雙方天天切磋,認真研究。

  推手練功初期.切不可雙方都當炊事員。如果雙方都當炊事員,爭著搶著做飯,誰也不想吃飯,不想消化,雙方勢必非“頂”即“抗”,處處“雙重”.此乃推手練功之大忌。

  二、推手練功中期

  推手練功中期,應當對方是司機.駕駛著公交車,我方是乘客。

  公交車行駛速度的快與慢.是司機的事,與我方沒有關係。作為乘客坐在車上應穩穩當當,隨車而行:不可坐在車上亂動,胡動。如果坐在車上亂動,妄動.一者違情悖理,大可不必:二者必然會導致被動與危險。

  三、推手練功後期

  推手練功後期,不論任何人都習慣於用力氣,這可以叫做“陸軍”。因為“陸軍”戰爭方式經常是陣地戰。但這不是吳式太極拳練功修煉的方向。

  吳式太極拳練功修持方向.應當是由”陸軍”修煉成“海軍”。”海軍”取一個“水”字。吳式太極拳功夫.形體應當“如雲似水”,極柔極軟,遇阻則止,逢隙則入。

  吳式太極拳功夫,還須將”海軍”修煉成“空軍”。“空軍”取一”空”字。”由重練成輕.由輕練成空”“全體透空”“妙體空空…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這才是吳式太極拳功夫修煉的最高境界。

  吳式太極拳的練習技法

  五字訣

  靜:思想要高度集中,不能有雜念。但是人的思維是複雜的,要使中樞神經系統高度集中,處於單一的興奮狀態,實在不易。那麼,怎樣才能使思想集中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使自己的動作儘量做得正確。換句話說,就是動中求靜,適樣比較容易見效。久而久之,即可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的境界。

  輕:太極拳中的“輕”,不能因單純不用力來解釋。輕是相對於重而言的。太極經中說:“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虛”,輕就是不能用“暴發力”,其次是避免雙重。輕也可作“柔”的解釋,“極柔軟然後極堅剛”適就是說明輕的靈活性,輕也不是鬆懈,鬆懈和暴發力均為太極拳大忌。輕是有力不用,所以說“似鬆非鬆將展未展”為太極勁。太極拳的動作,手、眼、身法、步法,都介於有力無力之間,呈現將展未展之勢,虛實宜分清楚,才能構成“太極勁”,懂得這個勁,則是練太極拳高階階段,只有在長期鍛鍊中,默識揣摩,才能從心所欲。

  慢:練太極拳要慢,但不是停頓。慢是相對快而言,慢的原則是要求“貫串”,不能有斷績。太極經中說:“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所以練太極拳時、要求動作前後要街接,所謂“往復須有折迭,進退須有轉換”,使全套動作連綿不斷,節節貫串,動作之間不能有意拖延。一般來說,一套拳大約應控制在25-;50分鐘之間為適宜。鍛鍊有素的人,每次打完整套拳的時間,基本相同,這就是功夫深的具體表現。

  切:即是認真的意思。練太極拳需要切切實實地下功夫,不可草率行車,無論哪個招式,都要做到準確。虛實要分清楚,動作避免欠缺,立身須中正安舒,“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切的另一個意義是研究,練拳時不研究,練後要回憶,哪個拳式練錯了,今後再練時要更正。這就是切、磋、琢、磨的工夫,如此下工夫則進步快矣。

  恆:就是“定時”、“定量”,首先是持之以恆,無論是嚴寒或酷暑都不能間斷;其次是定量,根據各人體質和時間,制訂相應的時間和運動量。時間輿運動和量均需逐步加強,才能逐漸提高水平。

  靜、輕、慢、切、恆五個方是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的。在練太極拳時,只能並存,不能偏廢。

  生理要求

  練太極舉生理上的要求和和心理上的要求,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心理上的要求屬於精神方面:生理上的要求則要落實到身體各部位。

  ***一***虛領頂勁,***頂頭懸***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練太極拳時要求頭部正直,下頜稍向內收,但不能用力收,否則僵硬,頸部要靈活,但不能晃動。這三項要領構成“虛領頂勁”。無論身如何轉動,這個姿勢不能變動。

  ***二***涵胸拔背:涵是向內收斂之意。練習太極拳時尤忌挺胸,挺胸易於導致軀幹僵直,影響氣的上升,壓胸易使閉氣,此二者皆不合太極拳的練氣方法。涵胸是胸微微沉下,肺則向下開張,肺活量自然加大,氣則沉丹田矣。拔即向上提的意思,拔背是用頭將背微微提起,有了虛領頂勁,背部自然提起,使脊柱垂直,則中樞神經***,所以,涵胸與拔背是相連的。作好虛領勁和涵胸拔背。則滿身輕利矣。

  ***三***沉肩墜肘:沉肩垂肘與涵胸拔背都是互相關聯的。肩不沉,則胸廓以上皆受束縛。墜肘也是重要的,肘不墜肘則動作遲滯,力不能長,兩脅失去保護。

  ***四***鬆腰垂臀:練太極拳腰部是重要的,故有“命意源頭在腰隙”之說。鬆腰就是要求腰部要輕鬆,使身體動作運轉輕靈。因為太極拳的運動變化皆繫於腰。腰鬆關係著身體的下部著力,不致有頭重腳輕之弊。垂臀就是臀部不能突出,突臀會造成鬆腰的障礙。

  ***五***裹襠含腚:裹是包起之意,裹襠是大腿肌肉由外面向襄麵包裹,臀部不翹,肛門自然向上提,稱為含腚。

  ***六***尾閭中正:是頂頭懸的延續動作,只要頂頭懸做好了,脊柱自然會正直。做到了虛領頂勁與尾閤中正,就能使全身處一種興奮狀態。

  ***七***氣沉丹田:氣沉丹田就是使橫膈膜下沉,成腹式呼吸。這種呼吸方法能促使呼吸飽滿,精神振奮,有利於動作順遂。

  行氣法

  練太極拳要求練心、練氣、練身、三結合。十三勢行功心解所講“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這裡所說的心,不是血肉之心而是指大腦皮層的思維活動,近似於通常講的“以意領氣之意”,但心和意還有區別,拳諺講的“心動意動”說明心和意之間是主從關係,心為主導,意隨心動,致於以心行氣的“氣”也可以分為二種,一種是有形的呼吸氣體,一種是無形的元氣。適二種氣也有關聯,練拳時首先要呼吸平穩。要保持常時呼吸的次數和呼吸的深度,久之自然成為深呼吸,是練太極拳的自然發展,而不是故意造成的。元氣是人身的元陽之氣,也就是“以心行氧”之氣。元氣充足。則人的精神飽滿,聲音洪亮,體格強健,年老不衰;元氣消耗過多,則人精神不振,聲音喑啞,體格衰弱;元氣耗盡,人即危矣。中醫所謂調和氣血,這個氣就指的是元氣,元氣衰了,用藥滋補就難以奏效。太極拳的特點是由動中生靜,靜中養心,以意行氣,而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

  練氣的要求,首先是使呼吸平穩,由平穩而達到深呼吸,不可故意改變平穩的呼吸方式,用靜、輕、慢、切、恆的方法練習太極拳的功架,久而久之,動作自然配合呼吸。十三勢行功心解上講的“能呼吸然後能靈活”,能呼吸自然能養元氣,元氣自然沉到丹田,達到增強元氣的目的,自然能運到周身,也就是“氣遍周身不少滯”的

  目的達到。以上各節都有關聯,要深加體會,自然貫通,達到延年益壽,非作枝梗之末也。
 

傳統楊式太極拳的根基是腳的功夫
陳式太極拳推手的三大要素
相關知識
吳式太極拳推手的祕訣
吳式太極拳推手的四個基本理論
孫式太極拳推手的要訣
陰陽魚理論在吳式太極拳推手中的應用
武式太極拳推手的技巧介紹
陳式太極拳推手的三大要素
陳式太極拳推手的五種方法怎樣的
孫式太極拳推手的知識
孫式太極拳推手的含義
孫式太極拳推手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