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四季養生的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對於老年人來說,養生是非常重要的。人老了,抵抗能力也下降了,那麼老人在不同的季節怎麼養生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老人四季養生

  春季養生法

  春陽初升,草木萌發。早春二月,乍暖還寒,老年人的舊病易為春氣引動復發。天氣寒暖不一,老人不可頓去棉衣,應一重漸減一重。老人身體虛弱,易感風寒邪氣,所以宜時備夾衣,遇冷穿上,遇熱即去。

  春日融和,不可昏昏沉沉終日悶坐在家以致抑部。郊外百花爭妍,楊柳吐綠,應去園林山水之處春遊。踏青香堤,泛舟湖面,高歌起舞,聽鳥鳴於茂林,以使心境恬愉,以暢生機。

  夏季養生法

  夏季赤日炎炎,暑氣逼人。老人體虛氣弱,難以將養。應乘清晨涼爽,聞雞起舞,呼吸吐納,練拳導引。炎暑之時,不可在簷下、過廊、弄堂、破窗處納涼。此等所在雖涼,賊風中人最暴,宜在虛堂淨室、水亭林蔭、潔淨空敞之處,自然清涼。

  老人脾胃之陽不足,夏月勿吃冰飲涼,生冷油膩都當禁忌,否則上吐下瀉,戕伐生機,速其衰疲,可飲綠豆湯、烏梅飲,以解暑止渴。*** 三聯閱讀

  老人不宜星月下露宿,睡時不可當風,不宜令人扇風,否則風邪從皮毛侵入,會導致手足麻木不遂。亦應避免在烈日暴晒下勞作、行走,謹防中暑。

  秋季養生法

  秋季氣候轉涼,晝夜溫差懸殊.老人難以適應,舊病極易復發,又易新增新病。應隨時增減衣服,活動筋骨,按摩導引,以健體防病。

  重陽佳節,宜沒步郊外,或登高望景,或臨水賦詩.或停車東籬,或弄琴放歌,以廣生情趣。

  秋風操氣,老人血枯津燥,每致大便祕結,宜吃芝麻、蜂蜜等柔潤食物,以養血滋液,潤腸通便。但忌粘硬生冷,防止秋痢發生。

  冬季養生法

  冬季氣候寒冷,冰天雪地。老人宜早睡晚起,以待旭日東昇,去寒就溫。衣服逐漸加厚,寒甚方加棉衣。不宜見冷即棉衣厚裹,再冷則無法抵禦。不宜終日圍爐烘烤。臥室生爐,尤須透氣,嚴防煤氣中毒。

  冬月活動筋骨切忌閉門靜坐。宜在日光下練拳舞劍,吐納導引,或培土花木,或觀雪賞梅。這些戶外活動,可使人揮身舒暖,老懷春意,充滿朝氣,若心如死灰,蜷臥曲坐,更難抵當寒氣。

  冬天老人適宜吃溫熱熟軟食物,但忌大辛大熱的藥物進補。因冬季老人內熱外寒,太熱之品助內熱,反釀生熱病,只可適當溫補.早晚可俄藥酒一小杯,以活血禦寒。

  老人夏季養生原則

  1.保持平和

  盛夏陽光凶猛、氣候炎熱,加上人體陽氣上揚,易使人氣煩浮躁,老年人在炎熱的氣候裡必然要讓情感處於安靜狀態,不要太過勞頓、激動。保持平心靜氣最重要。

  2.防暴晒

  夏季不要在烈日下長時間的暴晒。同時居室內要透風,保持氛圍清爽。老年朋友們可以經常向室內灑些淨水,或用溼拖把拖地,既降溫又能調理溼度。使用空調降溫時,勿使室內外溫差太大,不然易誘發上呼吸道感染和乾燥綜合證。

  3.防止胃腸道疾病產生

  溼熱的環境為各類細菌發展繁殖提供了條件。因為老年人胃腸功能弱,夏日飲食必然要講究衛生,不能吃腐朽變質食物,冰箱內食品必需經高溫加熱後方可食用。食品要以溫、軟、清淡為宜,不能過多地吃冷、肥、膩的食物,不能飲食過量。若呈現因為飲食不妥引起的吐逆腹瀉,應該當即到醫院治療。

  4.起居有度

  夏日是人體心火旺、肺氣衰的季節,起居方面要適當晚些睡覺、早些起床。起床後可到戶外進行一些適當的體育活動,對加強體質頗有益處。午時要適當就寢,保持精神,但因為天熱出汗毛孔擴張,機體易受風寒侵襲,所以不能在露天或在樹下就寢。

  5.留意科學飲食

  一要多喝清冷解暑的飲品,如淡鹽水、綠豆水、酸梅湯、菊花茶等,以增補因身體出汗造成的耗損,但不要貪食冷飲。

  6.涼性水果適度吃

  老年人可在夏季適度吃些涼性蔬菜瓜果,如苦瓜、冬瓜、西瓜、芽菜、銀耳、香蕉等,以加強體內抗毒手段,暑氣及熱毒對人體的危險。但由於老年人的腸胃功能弱,所以在解暑的同時一定要適度,避免出現腸道問題。

  7.保持營養均衡

  夏日老年人需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粗纖維的食品,如瘦肉、牛奶、蛋品、豆腐等,以增補人體耗損。

老人四季養生知識
老人順時養生法
相關知識
老人四季養生的方法
女人四季養生的方法
老人冬季養生的方法
適合老人四季養生的喝的粥有哪些
老年人夏季養生的方法
中老年人夏季養生的方法
四季養生女人春季養生的方法
老年人冬季養生的方法
老年人春季養生的方法
中老年人冬季養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