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勇敢小故事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勇敢是什麼?勇敢是敢於面對自己的失敗;勇敢是能正面生活中的挫折;勇敢是能容忍自己的錯誤;勇敢是能夠忘記不如人意的經歷……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勇敢小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勇敢小故事篇一:苦難是一條項鍊

  有這樣一個女人,大膽地向世人展示著她的“傷疤”,獲得了人們的掌聲和鮮花。

  她4歲時得了腫瘤,11歲腿上長膿腫,12歲發現得了脊柱側彎,13歲在脊椎裡埋植了兩根鋼條。之後她又因為頸部椎間盤突出、肩膀二頭肌腱炎等經歷了多次手術。至今她都不能彎腰,也無法像其他女人一樣風情萬種地扭動身體……從4歲開始,她的身體就出現了太多常人所無法面對的問題。“傷痛從來就沒有消失過,我只是習慣了而已。”——她習慣了一種時刻與傷痛鬥爭的生活。經常,疼痛湧上來了,她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照樣穿好衣服,看看當天的訓練和比賽安排,“活下去就是成功。”她總是這樣告訴她的家人。

  13歲時她第一次做脊椎手術,在背部植入了金屬鋼條和支架。從那以後,她便開始蓄起了長髮,不為別的,只為遮蓋手術後背部的傷疤。“傷疤不會消失,它一直在那裡。它是我的弱點。”珍妮特·李每每想到她的傷疤,都會情緒低落,她說,“我對我的背部很敏感,哪怕有人站在我背後,我都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我吃飯的時候也會選擇背對著牆。我不知道為什麼。”

  “她總是場上最搶眼的女人。”BBC的專欄作家詹姆斯這樣說。黑色的披肩長髮、黑色的無袖上裝、黑色的特製手套和緊身皮褲,黑色的尖頭高跟鞋——這樣的亮相與其說是“扮酷”,不如說是掩蓋缺陷。“我現在的氣質和性感,都來自於艱苦的檯球訓練,它是感性的、技術的、有風度的一種運動,我喜歡,所以我一直做到現在。”在與病魔抗爭的時間裡,她遇到了丈夫喬治·布里勒夫,那時她25歲,打球7年,她明白了一個女人終究要以家庭作為成功的標誌,當然,這絲毫不影響她在臺球桌邊繼續輝煌。

  然而,就是這個對自己的傷疤諱莫如深的人,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最近一個世界聞名的時尚雜誌推出了一系列明星們的最新寫真,她終於不再為自己動過手術的身體而難堪,一襲黑色長髮也悄然挽起,她大膽地向世人展示了她的傷疤。

  當記者問她為什麼有勇氣將自己的傷疤暴露給大家的時候,她說,每個女人都會有自己的傷疤,有的在身體上,有的在心裡。苦難並不可怕,如果你駕馭和征服了苦難,苦難就會是一條項鍊,使你變得更美麗。

  她就是那個深受球迷喜愛的女子檯球世界冠軍,在臺球桌前意氣風發、光彩照人的“黑寡婦”——珍妮特·李。

  坊間盛傳她連續37個小時練球直至被送進醫院,用塑料膠帶日以繼夜地固定手型等難以想像的事實都是真的,每天晚上上床前,她光是上藥就需要1個小時,還要讓丈夫幫她按摩,“我只是想和我的家人一起享受檯球和運動的快樂,因為我必須做好,做給每一個不幸的人看,李,你是好樣的!”她沒有跌倒,反而在艱辛中一次次站起來,這讓她的意志和信念磨鍊得比金屬鋼條和支架更堅強。

  於是,我們看到了她的成績:在美國女子職業撞球聯盟***WPBA***征戰不到一年,便成為世界十位頂尖女子職業球手之一。1994年,她贏得巴爾的摩錦標賽、華盛頓錦標賽兩項8球比賽冠軍後,她又接連捧回一座座花式九球獎盃。1996年贏得年度WPBA冠軍,達到世界第一。作為一名亞裔檯球選手,這項榮譽來之不易。到目前為止,她已是女子花式九球專案的世界級偶像和符號。

  黑色讓她美麗,而苦難讓她超越了美麗。

  勇敢小故事篇二:牛糞照亮人生

  他出生於皖北一個貧窮的小村莊,六歲之前沒有穿過襪子,上中學之前沒有穿過縫紉機做的衣服,衣服都是辛勞的母親用粗布一針一線地縫製的。他卑微得如同村莊裡隨處可見的牛糞,活得無聲無息。可是,小小的他堅信:出身不可以改變,但人生可以改變。

  在學業上,他可謂一路狂奔。17歲,他跨入中國科技大學的大門,而後又考入美國紐約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異國他鄉,他才知道,本來自己認為馬馬虎虎的英語,這時卻等同於“啞巴”。

  當那個帶著白種人優越感的化學系主任,當著五百多名同學的面罵他“Bullshit”時,他居然聽不懂這個單詞,問了“What”。終於明白那個單詞的意思後,他血衝腦門,拳頭捏得“咔咔”直響,但最終理智戰勝了衝動——那個主任手裡控制著獎學金及留學資格。他想,韓信連胯下之辱都忍了,大丈夫能屈能伸,有朝一日,我一定要讓他為中國人瞠目結舌!

  為了迅速提高英語口語水平,他尋找各種機會訓練,到百老匯當義工,與本土的演員溝通,並積極爭取參加即興表演。即興表演需要思維、語言與溝通同步,才能達到感染觀眾的效果,本土演員演起來都感覺吃力,何況是他?

  他以非凡的勇氣去挑戰和超越自己,兩年後,終於“磨”成一口令人讚歎的英語,以優異的成績被美國最著名的四所商學院同時錄取。最後,他選擇了凱洛格商學院。當他找到那個自以為是的主任,要求退學時,這個刻薄的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紐約大學歷史上,還沒有一箇中國人敢主動退學;在紐約大學求學,是多少中國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然而,就讀凱洛格商學院的八萬美元學費,如一道巨大的山樑橫在他面前。看看他為籌措這八萬美元所做的嘗試吧。

  第一個嘗試,他去買彩票。當然,他買彩票的錢最後統統捐給了美國的公益事業。

  第二個嘗試,他去美國《世界日報》登廣告,內容是:我被美國頂級商學院錄取,如果你們願意貸給我八萬美元,我可以以15%的利息返還。

  第三個嘗試,他給美國的一些著名影視明星寫信求助。為了證實自己求助的真實性,他隨信附上四所商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第四個嘗試,他給在美國取得成功的華裔商界人士寫信求助,隨信附上錄取通知書。

  然而,一切努力都如石沉大海。他的口袋裡只剩下450美元。絕望,如同一口幽深的暗井,欲將他吸入深淵,但他沒有絕望。雖然知道美國人沒有借錢給別人的習慣,但他仍然不願放棄最後一點點希望。

  一位美國朋友被他的鍥而不捨打動,願意出面擔保,幫他向銀行貸款。朋友深信,這樣執著的一個人不會背信棄義。

  他以優異的成績從凱洛格商學院畢業後,被美國財富五十強之一的施貴寶公司聘為市場總監,享受百萬美元年薪,第一年就為公司創造了2。5億美元銷售額。幾年後,他放棄綠卡和豐厚的年薪,回國開創自己的事業,為中國人摸索出了一條獨特的英語學習之路和營銷之路。

  他就是被稱為“營銷魔術師”的劉克亞,國際知名英語教育專家,表演英語創始人。

  一塊生長於皖北偏僻小村莊的“牛糞”,終於燃起了溫暖人生的火光。

  被人蔑稱為“牛糞”不要緊,只要不自暴自棄,勇敢地在寒風嚴霜之下發酵、風乾,將生命中的每一個空隙都蓄滿歲月的力量,當風送來機遇的火種時,卑微的牛糞就能燃燒出熊熊烈火。

  勇敢小故事篇三:會下錢的貓頭鷹

  那一年,他9歲,父母離婚了。

  父母都不要他,看著母親拉著哥哥,父親拉著姐姐離開院子時的背影,他沒有眼淚,沒有留戀,只有心寒之後的絕望。

  爺爺走來,抱著他說:“我們回家。”於是,爺爺帶著他回到了那個窗戶用木條定成十字架的土房子裡。

  以後的日子,他看見誰都不說話,也不笑,成天僵硬著一張並不難看的臉。爺爺嘮叨說這個孩子將來肯定是個啞巴。

  有一次,半夜,躺在席子上的他,眼神空洞。爺爺問他,娃子你想什麼呢?他不吭聲。爺爺再問,他翻身下床,坐在椅子上,表情麻木。爺爺也下床,用手在他眼睛前左右搖晃著。他的眼睛眨了一下“活著沒有意思!”爺爺聽了心裡一驚。

  爺爺沒有說話,轉身出去了。過會兒,爺爺回來了。但是爺爺沒有說話,就躺到床上睡了。夜深人靜,他站在窗子邊,聽到窗外有貓頭鷹“咕咕”的叫聲。生性膽小的他,知道爺爺以前講過,聽到貓頭鷹叫了,就是要死人了。他暗想:也許我會死掉的!這樣一想,他就著從破窗子裡射進來的朦朧月光,摸索著爬上床,在爺爺身邊躺下。

  迷糊中,爺爺搖醒他說,我剛才做了一個夢,夢見我們院子裡樟樹上的那隻貓頭鷹下錢了。他一下子振作起來:“貓頭鷹下錢了?我去看看是不是真的。”

  他顧不上爺爺的允許,忘記了不能觸控貓頭鷹的忌諱,就徑直下床。他站在窗戶旁,有點害怕,不敢開啟屋子的門,出去。從那扇破窗戶裡,他看見盛滿月光的院子,月光皎潔,星星明亮,樹影婆婆娑。柔軟的夜風一蕩一蕩的,飄忽又美妙。院子裡的樟樹上,棲息著兩隻貓頭鷹,它們的眼睛發出閃亮的光芒。他忽發奇想,要是能夠去摸一下貓頭鷹的頭,該多美妙啊。他忘記了一切,開門走了出去。

  站在樹下,他沒有片刻的猶豫,就像猴子一樣攀援著上了樹枝。枝丫上的鳥巢上,一邊站著一隻貓頭鷹。它們的目光溫柔而又明亮。他伸出手,摸了摸其中的一隻。它沒有啄他,只是用它的喙輕輕地摩擦著他的手指,很溫馨很舒服的感覺。夜出奇的安靜,心如風的溫暖。他就那麼和它對視著,沒有一點慌張,也沒有一點恐懼。過了好久,他用手捧著把貓頭鷹放回窩裡:“你睡吧!”無意中,他的手觸控到鳥窩裡的一張紙幣。他拿起來,對著月光一看。哇,是一張2角的紙幣!

  他揣著錢,急忙跑回家,站在床邊,很興奮地告訴爺爺這件事情。爺爺平淡的哦了一聲。他把那張毛票子捏在手裡,躺在爺爺身邊還一直咕嚕:“錢從那裡來的呢?”爺爺翻個身說貓頭鷹下的唄。那貓頭鷹以後還會下不?爺爺說,它心情好了就下,心情不好就不下。他咯咯的笑著說:“原來這樣啊。”然後,就捧著那張錢,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後來,他隔三差五的在有月光的夜半,爬到樹上去摸錢。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有的時候,他就著實的笑,沒有的時候,他也不哭,他覺得等得有希望。到貓頭鷹的窩裡摸錢的事情一直持續到他小學畢業。

  初中畢業後,他出去闖蕩。先後下過煤礦,在海上捕過魚,在炎炎烈日下的工地上做過小工,在車間裡當過工人。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都沒有氣餒過。他一直堅持學習,休息日上夜大補習班,通過幾年的打拼,他的英語過了八級,他擁有了大專文憑,應聘到一家廣告公司做文案。

  一次,因為他設計的廣告圖案受到了客戶的好評,老闆嘉獎了他。加上他平日比較健談,總有陽光般的微笑掛在臉龐,老闆一直很器重他,把一個分公司交給他打理。

  10年後,爺爺彌留之際對他說:“你在貓頭鷹窩裡拿的那些錢,都是我放的,我只是希望通過這樣的事情,你能夠變得膽子大一些,勇敢一些!”然後爺爺就嚥氣了。從來沒有哭過的他,瞬時淚雨滂沱。

  他終於明白:無論到天涯,無論到海角,那些溫柔的情愫,一直滋潤著他的心靈,併成為他一生難捨的財富。

  童年那盛滿月光的院子,那訂著木條十字架的破窗戶,以及貓頭鷹窩裡的零碎錢,改變了他一生。


讓孩子學會生活的故事全集精選
給大學孩子的一封信
相關知識
關於勇敢小故事精選
關於勇敢的故事精選
關於德育小故事精選
關於勇氣的故事精選
關於立志小故事精選
關於勇敢的故事
關於友誼的故事精選
關於友情的故事精選
演講關於勵志的故事精選
關於誠信的故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