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孩子十大原則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7日

  美國人的家教理念非常適合我們揣摩和學習,一起來看看吧,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美國教育孩子十大原則,希望可以幫到你!

  美國教育孩子十大原則

  1.歸屬原則: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環境,也是最重要的環境。因此,要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使孩子從小就對家庭建立起可信賴的歸屬感。

  2.希望原則: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經常鼓勵他們樹立前進的目標。無論遇到什麼挫折,永遠都要讓孩子看到希望。

  3.平等原則:要和孩子平等對話,傾聽他們的聲音,想方設法理解他們的想法並加以引導,不要總是居高臨下地指指點點。

  4.管束原則: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主要是父母的責任,不要把這個責任推給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當然,這些老人們也要尊重子女的管束權,但不要代替。

  5.榜樣原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榜樣。一般說來,孩子的言行往往都是從模仿父母開始的,言傳身教的榜樣作用是巨大的。因此,父母們一定要以身作則。

  6.懲罰原則:不懂事的孩子有過失時,可以批評和指點。對於故意犯錯的孩子,適當的懲罰也是必要的,但是,不準打罵或體罰孩子。懲罰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要慎用和巧用。

  7.後果原則:每教孩子做一件事的時候,就要讓他們瞭解可能產生的後果。當孩子自己打算做一件事時,也要幫助孩子分析其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從小就要讓孩子養成凡事都要想到後果,並對自己行為負責的習慣。

  8.界限原則:要教育孩子從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知道要敬畏道德和法律,讓他們懂得這兩個界限就像公路上的紅燈一樣,是永遠不可逾越的。

  9.20碼原則:尊重孩子的獨立傾向,鼓勵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但是,不要放鬆監護的責任。“20碼”約合18米只是個象徵,意思是要給孩子留出成長的私人空間。

  10.四W原則:任何時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誰在一起who,在什麼地方where,在幹什麼what以及什麼時候回家when。對於自己的未成年孩子,必須時刻了解這四點。

  美國人教育子女的方法

  一:國際化

  在全球經濟、社會和政治各個方面相融合的基礎上,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已是日益膨脹。美國的富人階層裡,培養子女具備高瞻遠矚的能力和水平,"國際化"就是一個必備課程。那麼美國人理解"國際化"與中國有何不同呢?

  其實中國家長並不缺乏這樣的覺悟,甚至我們經常感覺到,中國家長在對子女成長為國際精英的願望上更加強烈。但是從培養方式上相比較,中國的父母則顯得單薄很多。提到"國際化"中國家長想到的就是"語言",能夠跟老外溝通就是對子女所期望的終極目標。所以現在市場上的很多培訓機構也都打著"單詞速記"、"考試過級"等旗號吸引那些急功近利的家長為孩子報名。

  然而在美國人眼中,語言只是溝通工具,本身不具備競爭力,國際化的視野是需要孩子對其它國家的文化、精神、甚至思維方式都有所瞭解。就像一個會說地道英語的美國人卻不能成為一個集團的CEO,因為大部分人不會懂得商務談判等語言技巧,差別就在於不同的人說出的語言所體現的價值不同。而我們學英語,但是不懂得西方人的行事特點,在談合作時並沒有資料模型做支撐,只是一味地談經驗,那麼肯定很難達成協議。所以在中國的英語課堂中,其實非常需要滲透對西方文化和思維的解讀,這樣在日後的國際競爭中才能理解不同的文化傳統、價值評判等。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很多中國的高階家長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在為孩子報名英語培訓班的時候也會考慮到孩子的國際化視野方面究竟可以成長多少,因此更多地青睞一些外資品牌的英語培訓班,或是傳播美國教育理念的如瑞思學科英語這樣的機構。

  二:能力

  其實在如今70後、80後的家長眼中,能力的概念已經從早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逐步發展成為知識和技能兼備型的培養目標。所以演變成了幾個特點:一、成績要高,這其實無可厚非,但是一些唯分數論的家庭直接導致了孩子長大後成為了"書呆子";二、專業技能要過硬,典型表現就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家長為孩子報志願時對IT、財務等專業度高的職業特別青睞。

  美國家長們則不然,尤其美國的富人家庭裡,對能力的要求更多體現的是社會性,而不是專業度。我們常常可以聽說美國某個小孩在假期打工時通過自己的經營創造了多少財富,或者電影裡也常表現的在假期中一群孩子有組織的分工完成了一個很偉大的任務。專案管理能力、領導的才幹、以及團隊協作的能力,這些中國家長眼中可能"偏軟"的能力培養,卻是美國父母們最最關注的。

  少兒英語教育專家Sally女士說:"在美國執教期間我聽說過這樣一件事,一個跨國公司不肯讓中國人當中國區的總裁,因為美國的高層覺得,中國人在演講的能力和風度方面可能都有所欠缺,於是他們也懷疑我們的管理能力。所以,精英的能力當然可以體現在技能上,但是軟實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忽略這些能力的培養。

  三:創造性

  央視主持人芮成鋼在耶魯大學留學時有這樣的體會:在西方人眼中,對人讚美或貶低都不是討論他的身家背景,而評價一個人"Boring"則算得上是極低的評價了。一個人的無趣程度一定是與他的創造性有關聯的。拿職業來說,最簡單機械的崗位一定毫無創造挑戰,也只適用於低階勞動者,而越高階的崗位越要求人的創造力。

  創造性需要一點點培養和引導。記者採訪到瑞思大恆中心的Andy老師,他介紹了美國引導孩子主動探索創造的幾個方法:"比如說教孩子學數學,在瑞思美國小學的課程中不會讓孩子去背公式,而是通過一些生動的形象例子,引導他們自己去想4*6是如何得來的過程,讓他們自己去總結三角形需要具備哪些特點,這樣在考試的時候,孩子不會因為沒有背下來公式而犯愁,因為他們明白了算術後面的思考過程。"

  記者發現,周圍很多家長確實都習慣於給孩子一個"標準答案",而忽略了讓孩子自己探索的過程。而美國的家長則由於經常對孩子進行引導式的提問,使得美國孩子在想象力的保留和創造力的拓展方面更具優勢。

  中國家庭教育孩子的誤區

  以分數論“英雄”,重考試分數,輕學習能力

  許多家教最明顯的誤區之一,是把分數當成智力發展水平的唯一尺度,也當成孩子學習能力強弱的尺度。分數與智力水平不是一回事,分數只反映智力水平的一部分。分數與學習能力也不是一回事。“高分低能”就是隻抓分數不發展能力所致。許多家長只要求孩子從小拿高分,卻忽視了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猶如捨本逐末,致使學習沒有後勁。許多孩子小學成績優秀,越到高年級,成績越差,就是學習能力缺乏培養的結果。

  家長不注重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

  現在一些有知識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輔導過於包辦,當孩子的學習稍微遇到一些困難,家長就幫助解決,這無形中讓孩子在學習上依賴父母,往往不利於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指導孩子的學習,目的是為了最終放開手,不是為了揹著孩子一輩子。孩子對家長輔導越依賴,學習到高階段就越吃力。家長應讓孩子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孩子自學能力與獨立鑽研的精神

  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

  現在家長對孩子心理健康不重視,對孩子身體健康卻關注過度,家長對心理知識一無所知,無法瞭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對孩子的心理隱患也不知如何預防、消除。而許多科學調查研究顯示:我國大中小學生患心理健康問題的,佔有一定比例。孩子的心理髮展關鍵時期,一是兒童時期,二是青春期。在兒童期,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如何,對孩子的心理早期培養有重要意義。如果是在青春期中,父母不能幫孩子處理好一系列衝突,最容易使孩子發生各種心理障礙,這些應引起父母高度重視。

  父母對孩子過度期望並付出極大代價

  “望子成龍”是中國父母的普遍心態,許多家長都希望孩子進好學校,上名牌大學,考研,讀博出國深造等等。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很高。父母為此投入巨大物質代價和精神代價。孩子的學習狀況、考試前途是夫妻關係、家庭氛圍的晴雨表。許多夫妻間的爭執,來源於對孩子教育方式的不同觀點和看法。由於家長對孩子過度投入,因此也抱有極高回報期望,一旦孩子表現不盡如人意,父母心理難以隨和,導致心理落差,情緒失衡,對心理造成不利影響。

  不對孩子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條古老的教育原則,也是一種教育方法,應根據孩子的具體特點給予他們適當的教育。孩子的發展有各自獨特之處,存在個體間差異:有發展速度的差異,思維型別的差異,興趣愛好的差異。有的家長不研究自己孩子的特點與長處,盲目地與別的孩子進行比較:用孩子的弱點比別的孩子的優點,越比越亂,甚至用貶低孩子的方式去刺激孩子的自尊心,總是認為別的孩子強,盲目比較造成父母對孩子的長處視而不見,使孩子逐漸喪失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違背孩子成長髮展的自然規律  孩子發展有自身規律。身體發展如此,智力、心理髮展也是如此,許多家長因為缺乏家庭教育基本理論,不瞭解孩子成長規律,往往採用“拔苗助長”的方法,達不到家長所希望的預期效果。違背孩子發展的規律,表現為兒童教育成人化,或是青少年教育兒童化,使孩子生理髮展與心理髮展不同步。導致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很多困惑,家長往往付出大量時間與心力,而事與願違,誤了孩子。

1.天才與美國教育

2.中國與美國教育方式的差異區別

3.家庭教育孩子十大方法

4.美國家庭教育的分析論文

5.看外國人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英國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什麼
美國家長教育孩子原則有哪些
相關知識
美國教育孩子十大原則是什麼
教育孩子十大原則
鄭委教育孩子十大原則
英國教育孩子十大名言
教育孩子幾大原則
如何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什麼
如何教育孩子成功方法是什麼
如何教育孩子自信方法是什麼
家長教育孩子的小技巧是什麼
如何教育孩子學習方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