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痔瘡怎麼治療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產後痔瘡怎麼辦?不少產婦生完孩子後,在坐月子的過程中出現了痔瘡的問題,想要治療痔瘡,要先搞清楚病因,瞭解病因後,我們就可以針對病因開採取措施。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治療產後痔瘡的方法。

  治療產後痔瘡的方法

  1、防止便祕

  要避免便祕就要多吃含有較多纖維素的食物,比如多吃水果和蔬菜,香蕉對於防止便祕十分有效;每天可以喝8~10杯的水;養成定期排便的習慣;堅持每天適量運動,以維持良好的腸道功能。如果這些方法仍然不能奏效,就要去醫院尋求幫助,使用開塞露等。

  2、清潔肛門

  俗話說:便後一次洗,痔瘡不著邊。這是因為做好便後的肛門清潔,可以清除肛門周圍面板皺襞裡的細小糞便殘渣。避免這些汙物刺激肛門引起區域性感染。因此,每次便後或臨睡前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清洗肛門,有利於避免痔瘡的形成和加重。

  3、注意休息

  痔瘡的發作還和疲勞過度、情志不暢、暴怒急躁有密切關係,這是因為勞累會使組織彈性疲勞、張力下降、抵抗力下降、肛門處血管擴張淤血而致病。所以預防痔瘡的發生就要保持心情開朗、樂觀豁達和勞逸結合。

  4、進行提肛運動

  持之以恆地進行提肛運動對預防痔瘡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提肛運動包括:吸、舐、攝、閉四個動作。吸即吸氣,舐即舌舐上顎,攝即提肛門,閉即閉氣。具體的做法是:全身放鬆,雙腿併攏,吸氣時腹部鼓起,呼氣時腹部凹陷,呼吸10次後,舌舐上顎,同時肛門向上提收,並閉氣半分鐘,然後全身放鬆。提肛運動站臥姿勢都可進行,每日2次,每次40~50遍。

  產後長痔瘡的原因

  1、女性懷孕後,體內的子宮增大,血液供應不足,隨著胎兒的發育,子宮也在不斷的長大,長大的子宮會影響到靜脈的流通,造成血液迴流不暢,導致形成痔瘡。

  2、產後坐月子期間,體內的黃激素增多,大腸蠕動速度減慢,很容易便祕,形成便祕後,很易誘發成痔瘡。生長過程當中,通過順產,生產時間過長,就會加重痔瘡。

  3、妊娠期間婦女體內的盆腔組織變得鬆弛,順產過程當中,用力過大,腹腔部運動時間較長,易形成血栓性動脈,肛周面板就會形成硬塊,產生疼痛,形成痔瘡,一些剖腹產的孕婦也不例外,也會形成痔瘡。

  防治痔瘡食療方

  痔瘡治療最好以食療為主,在這裡,我們提供了一些防治痔瘡的食療方,供產婦使用。

  1、馬齒莧荸薺粥

  原料:鮮馬齒莧60克,荸薺50克,粳米100克。

  做法:馬齒莧洗淨切碎,荸薺去皮洗淨,與淘洗乾淨的粳米文火熬成粥。每日兩次,連服數日。

  2、白糖燉魚肚

  原料:白砂糖50克,魚肚50克。

  做法:將魚肚和白砂糖一同放在沙鍋內,加水適量,燉熟即可。每日1次,連續服用有效。

  3、香蕉粥

  原料:香蕉250克,大米50克,水適量。

  做法:香蕉扒皮,同大米一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成粥。每日早晚服用。

猜您感興趣:

女人祼睡的好處
產後痔瘡怎麼治療效果好
相關知識
孕婦產後痔瘡怎麼治療
產後痔瘡怎麼治療
產後痔瘡怎麼治療效果好
產後痔瘡怎麼治療最好
產後痔瘡怎麼治療最好
產婦痔瘡怎麼治療
產後痔瘡怎麼治
產後有痔瘡怎麼治療
女人痔瘡怎麼治療最好
年輕女性痔瘡怎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