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春捂有什麼好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春季需要春捂,但是很多朋友對春季春捂的方法並不瞭解,下面給大家分享春季春捂的好處吧。

 

  春季春捂的好處

  1、春捂可以調節人體的恆定溫度。一般來說,人體的體溫應該維持在37℃才是最健康的,如果在春季過早的脫掉厚衣物就容易感受到外界的風邪,導致體溫的下降,從而誘發疾病,而春捂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維持體溫。

  2、春捂能抵禦風寒抗疾病。春季是一個疾病的高發季節,這是因為春季氣溫回升,很多朋友會脫下厚外套等禦寒衣服,這個時候風邪就容易入侵身體引起疾病,而春捂可以幫助人們抵抗風寒預防疾病,所以春季需要適當春捂。

  3、春捂能讓你更快適應季節變化。在春季,當我們遇到寒流以及冷空氣的時候,回升的氣溫就會驟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沒有春捂的話就難適應氣溫的變化,甚至會感染上疾病。

  春季春捂正確的方法

  日夜溫差大於8℃要春捂

  春季的早晚溫差是比較明顯的,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體會,認為中午的氣溫升高,早上出門就不需要多穿衣服,但是晚上放學、下班之後回家又被“凍成狗”,這樣的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專家提醒,如果一天中的早晚溫差大於8℃,那麼這個時候就應該添一件衣服,適當的捂一捂。

  冷空氣來臨前1-2天要春捂

  南方的朋友在春季容易受到冷空氣的襲擊,那麼在冷空氣來臨之後春捂是否來得及呢?專家表示,春季大家要多多注意天氣預報,在冷空氣來臨之前的1-2天就該捂一捂了,這樣才能預防各種春季高發的疾病,例如:感冒、心肌梗死、中風等。

  氣溫維持在15℃以上可以不用春捂

  專家認為,15℃是春捂的一個“臨界點”,如果最近以及之後的氣溫維持在15℃以上,那麼春捂就不是那麼重要了,特別是對於年老體弱不知道要春捂到何時的朋友來說,這個時候就可以適當的脫下外套,吸收一下春季的陽光。

  春捂要注意的四個原則

  捂對時間

  一般情況下,最短也要捂10天至15天。雖然春天來臨,但冬季的低溫並不會立刻回升,需要至少10天15天的過渡時間。在這期間,氣溫變化較大,如果過早脫掉棉衣,頭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熱的氣溫變化中,因為不適應而受寒,從而導致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

  捂對地方

  春季穿著應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點在於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預防疾病,減少感冒機率;腹部保暖是保護胃、脾、腸,預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寒從腳下起,腳下神經末梢豐富、敏感,保暖才能使身體適應氣候變化。春天防寒要注意好兩頭,照顧好頭頸和雙腳。捂對溫度

  捂會依各人體質而有所不同,老人、小孩或體質偏寒者可多捂幾天,而體熱的人則可以少捂幾天。具體標準可以綜合考慮氣溫和個人感覺兩方面。首先看溫度。通常來說,15攝氏度是一個臨界值。低於這個氣溫時,最好繼續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帶來的不便;而當超過這個溫度時,則可以考慮脫點衣服了。

  氣溫如果升幅不大就儘量少脫衣。比如有時日最高氣溫超過22℃,雖然不能像夏季那樣只穿單衣,但也不能連棉衣也不脫地捂著。捂過頭反而使人上火、血壓升高,也可能熱傷風而患上感冒。

  晝夜溫差也是判斷捂不捂的標準之一。早春時節,應該多多關注天氣預報,提前一兩天瞭解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物。這在很大程度上使身體免受冷空氣突至的刺激,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特別是當天氣預報預告晝夜溫差超過710攝氏度時,就該小心防寒了。捂對年齡

  老人們都知道要春捂,但專家提醒,春捂要適度。老人怎樣春捂,可依據氣溫來決定。研究表明,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者來說,日夜溫差大於8℃時要春捂,而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此外,冷空氣到來之前24至48小時是春捂的最佳時機。因冷空氣到來會使氣溫大幅降低,感冒發病率明顯上升,提前幾天春捂可以及時抵禦低溫侵襲。但要注意的是,冷空氣過去後,氣溫逐漸回升了,也別急著減衣,至少再捂7天,體質虛弱或高齡老人則應捂14天再減衣。

  說春捂好,貴在講究適度。對於孩子們來說,就是那句老話, 要想小兒安,常受三分飢和寒。這便是度。如果孩子整天處於衣被過厚,保暖過度的情況下,得不到鍛鍊,就會影響身體耐受力的形成,抗寒能力下降,不能適應天氣變化,也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

中醫推薦春季養生小祕訣
春季養胃護胃最重要
相關知識
春季吃魚有什麼好處
女人春季喝茶有什麼好處
春季春捂有什麼好處
初春打網球有什麼好處介紹
春吃莧菜有什麼好處及食用方法
立春後游泳有什麼好處
立春後喝茶有什麼好處
初春打網球有什麼好處
春天吃藕有什麼好處
老人冬季戴帽有什麼好處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