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推薦春季養生小祕訣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進入春季之後,氣溫開始回溫,雨水也會增多,但也要注意倒春寒。那麼春季如何養生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中醫推薦春季養生祕訣

  1、養肝護脾氣血調暢

  春天屬木,肝氣旺。春季是人體肝陽抗盛之時,因此每年立春過後,容易焦慮、睡眠不好。所以春季應重視調肝養心,保持心情愉悅、積極樂觀,可以使肝氣條達、氣血調暢、身心健康。

  春天肝旺,容易克脾而引起脾胃病,增加甘味以增強脾氣,達到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效果。春季是禽流感、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手足口病等病毒性感染疾病的高發季,通過養肝可對身體進行有效的調理,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

  由於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中醫養生所提及的養肝不是單獨地養護肝臟,而是通過養肝達到整體的調理效果。

  雖然氣溫有所回升,但王傑博士提醒大家,這個時候更需要注意保暖。人體腠理開始變得疏鬆,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減弱,不宜馬上減去棉服,應該下厚上薄。春季風邪侵襲人體,頭、肩、背、肘等處容易受風而疼痛,這些部位的保暖很重要。

  春季陽氣初生,飲食上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用酸收之味。所以在飲食上選擇柔肝養肝、疏肝理氣之品。

  比如多吃些大蔥、生薑、韭菜、洋蔥,有助於春天體內陽氣的生髮,少吃羊肉及辛辣食物。

  至於睡眠,春天人體氣血需要疏通條達,要夜臥早起,就是說可以比冬天睡得稍微晚一些,但早上要早點起來,舒展肢體,多去室外活動,走出冬眠狀態,有助於身心更富有活力和生命力。

  2、多伸懶腰多梳頭

  伸懶腰是人體自我保健,特別是對肝臟保健的一種條件反射。

  人體睏乏的時候,氣血迴圈緩慢,這時若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並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納新、運氣活血、通暢經絡關節、振奮精神的作用。

  伸懶腰後,血液迴圈加快,全身肢體關節、筋肉得到了活動,睡意皆無,這樣也激發了肝臟機能,使肝臟得到“鍛鍊”,從而達到保健效果。伸懶腰時要使身體儘量舒展,四肢要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時,儘量吸氣;放鬆時,全身肌肉鬆弛,儘量呼氣,效果會更好。對老年人來講,經常做這一動作,還可以增加肌肉、韌帶的彈性,延緩衰老。

  這個季節,風邪極少單獨存在,與寒同行成為“風寒”,與熱同行成為“風熱”,與溼同行成為“風溼”,如常見的風寒外感、風溼痺痛等。在風邪頻繁侵襲人體的春季,要怎麼躲避風邪襲擊?梳頭能將風邪“拒之門外”。

  人腦後面有三個穴位,兩個風池穴,一個風府穴。中醫上有“風池、風府尋得到,傷寒百病一時消”的說法。經常梳頭,能刺激這幾大穴位,通暢氣血,讓風邪繞道而行。

  3、堅持鍛鍊身體

  “想體質好,鍛鍊很重要!增強體質要從每日堅持鍛鍊開始。不過雖然已經入春,但早晚溫差依然較大,早起鍛鍊的時候要注意保暖添衣,老話說‘春捂秋凍’是很有道理的。

  說到鍛鍊,要根據年齡、職業特點、居住環境等來選擇運動方式。而“快走”是普通大眾都比較適合的運動,因為快走過程中始終有一條腿不離地,相對來說對膝關節的壓力沒有那麼大,體重偏重或者膝關節不好的人可以多通過“快走”來運動,一定要記得循序漸進,不要一開始就給自己上太大的運動量。”

  其次是要堅持,只要堅持運動,一定會有效果的。只要我們動起來,就比坐著要健康,創造條件多走動,就會比經常靜坐的人更加遠離肥胖、遠離慢性病、流行病、心血管疾病。

  春季吃什麼好

  1、養脾佳品大紅棗

  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 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裡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 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2、補中益氣葡萄乾

  葡萄乾是很好的補中氣食物,對人體有益氣補血的作用。對於一些貧血、平時時常頭暈的人應該常吃。春天頭暈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於氣血不足引起的,葡萄乾中有豐富的鐵,因此貧血人群應適當吃一些葡萄乾。但是葡萄乾中的糖分較高,因此血糖較高、易拉肚子的人應少食,建議一天食用一個掌心的量。

  葡萄乾的功效很強大,它可以補血益氣,非常適合貧血、頭暈的人食用,春天易頭暈的人,通常氣血較不足,而且葡萄乾富含鐵質,對女性來說是造血所需,不過因糖分較高,所以怕胖、糖尿病患者、容易拉肚子的人要少吃,建議1天不要吃超過半個手掌的量。

  3、入脾養血龍眼乾

  龍眼乾可以起到安神的作用。對於一些氣血迴圈不好的人以及在春天容易失眠,精神不佳者可以適當的吃一些龍眼乾。同時龍眼乾很養脾胃,因此對於晚上失眠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不過常識龍眼乾會上火,體質燥熱的人要少吃。建議一天食量不要超過半掌。

  4、時令食物春之芽

  春日食春芽是大自然的賜予,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說要“食歲谷”,意思就是要吃時令食物。春天裡所有的植物都生髮出新鮮的嫩芽,其中,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等。

  5、四鮮之首是春韭

  春日嚐鮮首推春韭。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其根白如玉,葉綠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樣,既可佐肉、蛋、蝦、墨魚等,又可做蒸包水餃的餡料。炒綠豆芽或豆腐乾時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6、菠菜解毒防春燥

  春天裡吃食的菜蔬還有菠菜,菠菜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為佳,“春菠”根紅葉綠,鮮嫩異常,最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對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中醫也認為菠菜性甘涼,能養血、止血、斂陰、潤燥。因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鈣和鐵的吸收,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春季養生應該吃什麼食物
春季春捂有什麼好處
相關知識
中醫推薦春季養生小祕訣
中醫推薦春季養生小竅門
中醫推薦春季養生小竅門
老人春季養生小祕訣有哪些
中醫推薦春季防病的方法
中老年人春季養生小常識
廣東夏季養生湯推薦_夏季養生小知識
老年人春季養生的祕訣
夏季養生小祕訣介紹
夏季養生小祕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