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低血糖的具體症狀和防治措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低血糖,通常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如果沒有來得及救治,可能會導致死亡。那麼,夜間低血糖症狀有哪些,又該如何防治呢?接下來小編為你介紹。

  

  1、患者容易出現出汗、心悸等現象

  夜間由於患者入睡,早期低血糖的警戒症狀如出汗、心悸、手足震顫等均不易察覺。往往在早晨醒覺後,患者感到頭痛、頭暈,出汗後 可溼透內衣及有飢餓感覺。若此時測血糖仍可偏低,但也可出現Somgi反應,血糖異常增高,早餐前的尿糖也可呈強陽性,常被誤認為病情控 制欠佳而追加胰島素及降糖藥物劑量,從而促使夜間嚴重低血糖的發生,甚至死亡。

  2、黎明前是低血糖發生的高峰期

  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發生的夜間低血糖,多半是由於在晚餐前應用低精蛋白胰島素的劑量過大或注射時間過早。由於低精蛋白胰島素注射後的高峰時間在6~12h,恰好處在夜間胰島素需要的低谷,在黎明前1:00~3:00容易發生低血糖。夜間低血糖也可發生於晚餐前服用過量的中、長效磺酌腮類降糖藥。

  3、留意是否有異常現象發生

  同時在夜裡要留意,看看是否有出冷汗、發抖、抽搐等異常的情況,一旦碰到這種情況,首先要冷靜,喝一些糖水,同時快速檢測血糖,以做到“心中有數”。一般來說,經過處理,多數人低血糖的症狀可自行緩解,如果出現神志不清等嚴重的反應,應及時送醫院搶救。

  為什麼夜間會出現低血糖

  造成夜間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吃得不夠***攝入較少***;二是動得太多;三是用藥不當。晚餐後到第二天早餐這一段時間較長,如果晚餐進食較少,晚飯後運動量過多又沒有補充食物,就可能出現低血糖。另外,胃腸功能不好,大便次數多,營養物質吸收不足或丟失較多,都會造成體內儲備能量不足;接受藥物治療時,比如胰島素的劑量和維持時間掌握得不太好,或口服磺脲類降糖藥的患者在用藥過量或使用不當的情況下,也比較容易出現低血糖。由於夜間低血糖往往在睡夢中,一般不會像白天那樣感到出汗、肚子餓,而是表現為多夢或噩夢,大聲驚叫等。

  這種情況可以這樣解釋:由於正常睡眠分為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兩個時相,快波睡眠時以交感神經活動佔優勢,人的神經興奮性增高,腦蛋白質合成加快。當血糖過低時,大腦能量供應不足,蛋白質合成受阻,致使快波睡眠時間延長,導致神經興奮更為增高,從而出現多夢、噩夢等。

  如何擺脫夜間低血糖的困擾

  1、保持生活規律,防止食物攝入不足及運動過量。

  2、做好血糖監測。最好做到每週二次全天血糖監測,包括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早餐後2小時、午餐後2小時、晚餐後2小時,必要時加凌晨3:00,根據血糖波動,及時調整降糖藥物用量。

  3、年患者如睡前血糖偏低,小於5.6mmol/L,要及時加餐,同時減少降糖藥物用量,防止低血糖。

  4、加強糖尿病教育,認識低血糖的危害性,科學合理的應用降糖藥,不能偏信廣告,濫用自制降糖藥。

  5、當合並感冒、發燒、手術等應激狀態影響進食時,要及時與醫生聯絡,下調降糖藥物用量。

  6、當合並腎病、腎功能不全時,要及時下調降糖藥物用量。

  7、反覆晨起高血糖時,不要盲目增加降糖藥物用量,要防止夜間低血糖後反應性晨起高血糖現象,要及時監測夜間血糖,合理調整降糖藥物用量。

  8、一定要讓患者身邊的人知道患者病情,以及什麼情況下可能出現問題,及如何幫助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為以防萬一,最好不要獨居一室。


什麼人易得糖尿病以及症狀表現
黎明現象和蘇木傑現象的區別
相關知識
夜間低血糖的具體症狀和防治措施
夜間低血糖的臨床症狀
孕婦低血糖的常見症狀
孕婦低血糖的主要症狀
血友病能治好嗎_血友病的具體症狀和治療
小兒腦癱的具體表現和護理措施
月經不調的具體症狀和如何治療
豬瘟的症狀及防治措施介紹
豬瘟的症狀及防治措施介紹
牙齦炎的早期症狀有哪些牙齦炎的早期症狀和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