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氣怎樣養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第十四個節氣。處暑是暑氣結束的時節,意味著暑氣消退,秋天來臨。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處暑節氣的時候如何養生,供大家參考。

  處暑節氣如何養生?

  處暑節氣,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處暑過後,氣溫逐漸下降,日夜溫差逐漸增大,但白天氣溫仍較高。此時飲食調養方面宜益腎養肝,潤肺養胃。

  從養生的角度來看,處暑節氣適宜進食清熱安神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乾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但這些食物一次進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另外,隨著氣侯漸漸乾燥,身體裡肺經當值,這時可多吃滋陰潤燥食物,防止燥邪損傷。如梨、冰糖、銀耳、沙蔘、鴨子等養陰生津的食物,或黃芪、黨蔘、烏賊、甲魚等能益氣保健的食物。當然,多吃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潤燥、消熱通便的功效,能補充人體的津液。應少吃或不吃煎炸類食物,因為這些炸食物會加重秋燥的症狀。

  多喝水去秋燥

  想去秋燥必須養陰,而養陰的重點在於留住水分。除了多吃平潤的食物外,水分的攝取也不可少。建議早上起床後喝一杯溫水,可以讓整個消化系統甦醒過來,腸子開始蠕動,就會想上廁所,當然也就不會便祕了;但是千萬不要喝冷水,因為人的脾胃喜溫忌寒,低於室溫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護腸養胃

  對於消化功能低下的人來說,除了及時治療、儘量不喝酒、避免冷飲冷食、避免過度刺激的辣椒等調味品、少吃傷害消化系統的藥物之外,還要消除不利於消化吸收的各種不良習慣。

  按時吃飯。胃腸喜歡有規律的工作,到點就分泌消化液。少吃壞油。烹調方法儘量採用蒸、煮、燉等,不要過於擔心加熱到軟會破壞營養素,因為即便損失一點維生素,也比吃了不消化要好。維生素可以用豐富食物品種的方法來彌補。食物柔軟。胃腸負擔最小的食物是富含澱粉,各種抗營養因素又比較少的細膩食物。比如山藥泥、芋頭泥、土豆泥、大米粥、小米粥等。渣子太多的老玉米不適合消化不良者常用。對於那些不太好煮但是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可以用打漿、打粉、煮爛等方式來減少胃腸的消化負擔,保證其中豐富的營養成分能更好地被人體吸收。

  通風透氣,早晚添衣

  處暑時節,正值初秋,暑熱尚未退盡,此時不宜過多過早地新增衣服,以自身感覺不過寒為準,以提高機體對低溫環境的適應能力。當然,‘秋凍’還要因人而異,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代謝功能下降,血液迴圈減慢,既怕冷又怕熱,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更應及時增減衣服。

  一定要確保室內通風,白天只要室內溫度不高就不宜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風滌盪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溼濁之氣。睡覺時腹部蓋薄被,以防脾胃受涼。同時,室內可養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蘭、文竹等綠色植物,可以調節室內空氣,增加含氧量。可在床頭擺放散發香氣的水果,能起到促進睡眠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入睡之前莫貪涼,最好把窗戶關上,以防寒溼之邪侵入人體。

  早睡早起

  進入秋季後,人體出汗減少,人的機體進入一個生理休整階段,水鹽代謝開始恢復原來的平衡,心血管和神經系統負擔緩解,腸道功能日漸正常,由此,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應,一些在夏季時潛伏的症狀就會出現,機體也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如不少人清晨醒來還想再睡,這種狀況就是“秋乏”。

  處暑時節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瀉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人的起居應相應調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個小時,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秋乏”。

  處暑節氣養生注意事項

  1、睡眠充足

  睡眠充足可讓學習工作更精力充沛,減少秋困的出現。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睡眠增加一小時,並且堅持午睡的好習慣,即使睡不著,但閉目養神也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2、飲食

  大家在飲食方面一定要謹慎,多吃滋陰潤燥食物,防止燥邪損傷。多吃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潤燥、消熱通便的功效,能補充人體的津液。

  3、冷水浴

  秋天氣溫逐漸降低,人體對寒冷和冷水也逐漸適應。洗浴部位由區域性到全身,水溫由高到低以及洗浴時間由短到長。

  4、多開窗通風

  多開窗,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盪滌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溼濁之氣。室內養些植物,綠蘿這類葉大且喜水的植物也可以養在臥室內,使空氣溼度保持在最佳狀態。

春分節氣怎樣養生
尖叫運動飲料怎麼樣_喝完你有沒有尖叫
相關知識
處暑節氣怎樣養生
霜降節氣怎樣養生
處暑節氣喝茶養生有什麼禁忌
處暑節氣起居養生
處暑節氣及其養生要點
立春節氣怎樣養生
小暑節氣怎麼養生
大暑節氣怎麼養生飲食
春分節氣怎樣養生
芒種節氣怎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