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養生之養氣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在中醫的理念中,氣是非常玄妙又重要的一個概念。很多時候我們講求養生的方法,就要從養氣入手開始培養。在中醫理論中,首先認為人的形體是由氣構成的,“氣聚則形成,氣散則形亡”,氣主宰著生命。不論是體表可以見到的面板、毛髮、五官和人體的生命活動現象,還是內在的肌肉骨骼、五臟六腑,都是由“氣”構成的。

  尤乘在《養肺論》中指出:肺主統帥一身之氣,而“七情之客,皆氣主之”,所謂調節七情以養氣就可直接養肺。此外,慎言語,節飲食,也可以防止肺氣耗傷。

  肺主一身之氣,是指人體一身之氣皆歸屬於肺,受肺之統領,凡元氣、宗氣、衛氣、營氣等,皆需要通過肺的呼吸得以敷布;而人體中各臟腑功能活動之氣及經絡、營衛之氣,皆賴肺的調節而實現其升降出入,發揮其特有的功能作用。可見,肺為氣之主宰。正如《素問·五臟生成》中說:“諸氣者,皆屬於肺。”

  “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是人的精神活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素問·舉痛論》說:“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尤乘說:“調節七情以養氣,就可直接對肺腑保養。因為情志的種類與五行、五臟相配,《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的:肝“在志為怒”,心“在志為喜”,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心病及肺,心氣不足,則血運無力,從而導致肺之氣血不暢。脾病及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肺的津氣依靠脾運化生成水谷精微提供。如果脾氣虧虛,氣血生化不足,常引起肺氣不足。肝病及肺,肝的疏洩失常,可影響肺氣的肅降,使肺氣痺阻。肝病累及於肺,導致肺之功能失常。腎病及肺,腎陽不足時,氣化不行,水液氾濫,亦可影響肺的宣發肅降功能。由此可見,情志所對臟腑的影響,都可波及到肺,使其功能受到不同的影響。調節七情對於五臟功能都有良好作用,也是直接對肺臟的保養。

  慎言語,可以防止肺氣耗傷。節飲食,尤其是少食肥甘厚味;可防止胃腸熾熱,不使痰火膠結於肺,使其肺絡免於阻閉,都利於養氣利肺。

濫用抗生素會變胖你知道嗎
秋季要養胃應該怎麼做
相關知識
五臟養生之養氣
夏季飲食養生之養生粥
霜降時節談養生之養生方法有哪些
中醫五臟養生之肺臟***3***
二十四節氣養生之立春
五穀養生之道
五十歲的女人養生之道
中醫養生之五指健身術
二十四節氣養生之寒露
大暑節氣的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