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色彩在幼兒教學中的心理影響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5日

  兒童畫包括的內容廣泛,題材多樣。不論是國外兒童抽象、誇張的繪畫手法,還是國內兒童所創作的細緻精美的裝飾畫,其共同之處是他們在色彩上都是以紅、黃、藍等豐富奪目的顏色為主,畫面整體明亮、鮮豔,給人以活潑跳躍分外醒目的感覺,這正是孩子們畫畫的主要特點,也是兒童畫較成人畫不同之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色彩在幼兒教學中的心理影響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談色彩在幼兒教學中的心理影響全文如下:

  摘要:隨著我國國民素質的不斷提升,教育起著主導作用,作為基礎教育的幼兒教育的地位也不斷提高。其中幼兒階段的美育對幼兒的成長成才十分重要,幼兒階段是幼兒對色彩認知的關鍵階段,是整個幼兒美育培養的基礎階段,因此,對幼兒色彩教育方法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主要探討了色彩在幼兒教學中的研究背景、意義、具體運用和色彩心理影響等。

  幼兒美術教育在兒童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方面的教育作用,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此專案正是在這一理念下,通過改進現有的幼兒色彩教學,結合長期的教學效果反饋和分析,形成一種新的色彩教學方法。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為基礎,在幼兒園色彩教學實踐中引入兒童心理干預的最新研究成果,形成教學方法,加以實踐。藝術教育是調節兒童心理的有效途徑,我們的專案研究是這種教育觀的具體應用環節,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當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儘管《綱要》在幼兒園的活動教學中已經實行多年,但真正地把握幼兒心理的特點,並進行美術色彩干預的方式幾乎是空白,現在大多數幼兒園的美術教學沒有把握幼兒心理特點,還是運用教小學生美術的方法來教幼兒美術,對於幼兒來說,這樣小學化的美術教育,形式就會顯得過於死板,方法過於僵硬,從而讓很多孩子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美術是幼兒的另一種表達認識和情感的語言。它能激發幼兒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能鼓勵幼兒大膽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經驗、感受和體驗;教師要理解幼兒並積極鼓勵幼兒創造與眾不同的表現方式,注意不要把藝術教育變成機械化的技能訓練。

  一、色彩在幼兒教學中的定義

  在幼兒教學中,美術是根據不同年齡幼兒的特點,針對兒童在繪畫、動手操作及美術欣賞中出現的智力或非智力因素,並依據長期的學習經驗,來開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促進幼兒思維的發散,達到美育的效果的一種藝術,美術既能反映現實美,又能創造藝術美,而色彩則是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色彩的本質是光。色彩是以光為主體的客觀存在,對於人則是一種視覺感覺,這種感覺包括三個要素:一是光,二是物體對光的反射,三是人的視覺器官――眼。光與人類的生命息息相關,生命離不開光,即生命離不開色彩,特定的色彩在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中也有體現,當光的不同波長作用在人的視覺器官產生色感時,會使人產生某種帶有情感的心理活動,這就是色彩對人類身心的影響的一種特性。色彩是通過人的眼、腦和生活經驗所產生的一種對光的視覺效應。色彩是將視覺元素搭配組合成新的視覺形象,是人在接受光的刺激後,視網膜的興奮傳達到大腦中樞而產生的感覺。色彩不同於顏色,顏色是色彩的具體表現形式之一。在幼兒的教學過程中,色彩不僅是幼兒對顏色的種類的一種認識,更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反應和內心世界的一種表達。色彩心理學是研究人對色彩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等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從色彩到色彩心理學

  說起在近代的色彩研究,就不得不提起兩位偉人――牛頓和歌德,他們因色彩而被緊緊地聯絡在一起,縱然生活的年代相差近百年,但對色彩的研究著實讓人驚歎,因此被稱為色彩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導者。牛頓用科學實驗來解釋自然的方式把光分解為七原色,而將這種七原色光綜合起來就會還原成白色光,這就是牛頓發現的所謂的“混色原則”,因此樹立了自己在光學領域裡的權威地位,建立了色彩領域的“共和國”。

  歌德的理論觀點與牛頓的理論觀點大不相同,為此他還用著作《色彩論》詮釋自己的觀點。他是最早注意到色彩與情感之間聯絡的人,他認為顏色的顯現是通過對比展現出來的,色彩具有輕重感、冷暖感、強弱感,不同的顏色會給人以不同的色彩聯想,因此有人甚至將歌德視為現代色彩心理學的開山鼻祖。

  二從心理學到色彩心理學

  自古以來,人們就沒有停止過對心理探尋的腳步,從希波克拉底的“體液說”,到榮格的性格型別,再到一些發達國家進一步對色彩心理學進行深入的研究,特別是日本、美國,並出現了一大批以研究色彩心理學為內容的書籍,如:最近幾年,出現的具有實用性的石井亞由美的《別笑,我是色彩心理學》,原田玲仁的《每天懂一點色彩心理學》等等;在國外,色彩心理學很早就被引入到幼兒的心理教育學校日常教學當中,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阿爾修勒博士,曾進行過為期一年的兒童色彩調查研究,並將他的研究成果廣泛作用於現代教學當中。在國內,近幾年,隨著色彩心理學理論的不斷髮展與完善,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並且關注色彩心理學。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內教育工作者開始關注這個在近幾年迅速發展的學科,並有意識地引入到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當中,也有越來越多的關於色彩心理學與教學的論文發表並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而在幼兒園日常教學活動中,色彩心理學以其去無所不在的特徵和不經意間潛移默化的影響已在不經意間被運用於幼兒的教學當中,當然真正成熟的,有效地運用於幼兒教學中的例項卻寥寥無幾。

  三、色彩在幼兒教學中心理影響的價值

  一現實價值

  色彩與幼兒的心理及情緒,有著相當大的關聯性,是項靈敏的指示器。色彩偏好與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幼兒對色彩的選擇甚至可以透露出他當時的情緒是快樂的還是憂傷的。對顏色無意識的選擇習慣可能詮釋了幼兒內心的祕密,他的深層個性與氣質特徵,幼兒極端的熱愛某一種顏色,證明了其個性特點存在突出的問題,這種突出的個性特徵常常是幼兒優缺點的“釋放點”,這個時候教師要找準了這個“釋放點”,正確地對幼兒進行引導,這樣對其進行色彩的教育可以更加地有的放矢。既然顏色詮釋了幼兒內心的祕密,我們可以運用簡潔有效的“色彩引導”方式,如運用冷暖色調的對比,色調漸近的方式,或多讓幼兒欣賞其他顏色的藝術作品,這樣不僅彌補幼兒“極端個性”的缺陷,又培養了良好的審美習慣,又能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下促進幼兒個性的發展。   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如果能在效地掌握色彩和色彩心理學的基礎上,並能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有效地、靈活地運用,這對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的展開是非常有意義的。

  二理論價值

  通過色彩心理學在幼兒園的活動教學中的運用,能夠使幼兒園、教師、家長更準確、快速地掌握孩子的情緒情感、心理動向,進而彌補其他活動領域的不足,並輔助常規的理論教學活動,培養幼兒積極健康的心理、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幼兒快樂的成長,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色彩在幼兒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幼兒認識色彩的過程從認知方式的轉變,到色彩感覺的培養,到色彩心理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再到幼兒在美術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認知方式的轉變

  3―4歲是幼兒的色彩敏感期,這時的特點是幼兒開始對色彩產生感覺和認識,開始在生活中不斷尋找不同的色彩,人類認知的發展正是從感覺訓練開始的。

  但是現在,在幼兒園的藝術教學活動中,其中特別是色彩認識教學中存在很大的問題,仍然採用的是傳統的色彩認知方式。傳統的幼兒色彩認知方式是老師拿出色彩圖片或相應的圖書機械地教幼兒進行認識記憶,教師再用簡單的遊戲來進行強化,來達到認識的目的。說實在話,這樣的方式確實會讓幼兒準確地認識色彩,然而這種填鴨式的教育方式會大大降低幼兒的學習興趣,這對於幼兒的整體的身心發展是非常不利的。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根據幼兒的興趣和好動的天性出發,探索出一種新的認識色彩的方式,即運動認識法。教師在講色彩時應準備飲料瓶若干,並裝多半瓶水,提前把顏料放入瓶蓋內不讓幼兒看見,教師做示範,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再通過親手搖晃水瓶的方式來認識色彩。經過幼兒園的實踐演練發現,幼兒在進行此活動時,一方面顏色的變化會刺激幼兒的視覺,進行記憶,另一方面身體的跳躍和手臂的搖晃等肢體動作的協調進行會加深記憶。事實證明,這種愉快的方式遠比機械的記憶效果顯著,同時可以在幼兒的交叉活動教學中進行有效的運用,如社會領域活動等。

  這種“遊戲化”的教學手段,讓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不僅尊重了幼兒的自主性,同時又理解、重視了幼兒的情緒情感,滿足了幼兒的心理需求。

  二色彩心理干預在幼兒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指南》指出,要培養幼兒去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覺,這時教師就應該給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材料,不同主題的版塊、琳琅滿目的遊戲區角、優秀的藝術作品的欣賞等來調動幼兒的色彩感知能力,讓孩子無意識地進行色彩交流。另外,在主題的環境創設中教師應有意識地通過色彩對幼兒進行心理調節和滲透,也可以針對幼兒的個性差異組織一些活動或遊戲進行個別指導。

  根據日本色彩大師野村順一的調查研究可知,幼兒喜歡顏色的順序是黃色、白色、粉色、紅色、橙色,它完全不同於成人的色彩喜好。

  色彩的喜好與幼兒的性格特點有著密切的聯絡,喜歡不同顏色的幼兒性格也大不相同,比較明顯的是,喜歡紅色的幼兒多為外向型,活躍,精力旺盛,但脾氣易暴躁,自制力較弱;喜歡黃色的幼兒好奇心較強,樂於探索新事物,有很好的自我調節意識,但有時行動會較為自由散漫;喜歡藍色的幼兒感覺敏銳,冷靜,有較強的自控力,但有時會比較自我;喜歡綠色的幼兒率真,平和,富於忍耐力。色彩心理是幼兒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應。作為教師就更應該注意幼兒心理感受,通過色彩的調節使幼兒得到心理的滿足。

  通常教師可以通過幼兒園的相關色彩教學活動來判定幼兒的性格特點,但教師絕不能因為幼兒喜歡的顏色就定義幼兒的性格,幼兒對某種顏色偏愛才能能體現幼兒的性格特點,而且這種喜好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的,如家庭成員對幼兒顏色的引導性、幼兒現階段的心理狀況、周圍環境的影響等。

  三幼兒在美術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由於成人評價觀念落後,只注重繪畫技能訓練,大大忽略了幼兒的創造性的發展。

  現在很多家長都特別重視幼兒的藝術教育,把孩子送到美術班學習,而很多的美術班為了向家長展示孩子學到了美術知識,就特別注重幼兒的繪畫技能、技巧,如:畫出優質的線條,臨摹優秀的藝術作品。優質線條的繪畫要求不利於幼兒小肌肉群的發育,這種不考慮幼兒身體發展狀況的學習行為,會使幼兒淪為繪畫的“小技工”,而非真正的感受、發現,創造藝術的美;與此同時,不可否認臨摹優秀藝術作品對提高幼兒審美能力有著極大的益處,但一味的模仿恰恰束縛了幼兒自我創作的天性,這種機械的、缺乏自主性的、不考慮幼兒的心理年齡特點的學習方式,會大大降低幼兒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以上這兩種美術的學習方式只會使幼兒變成所謂的“乖寶寶”,這樣的美育教育又有什麼意義呢?

  五、結語

  使用色彩心理教育的方法進入幼兒的內心世界,不僅可以滿足幼兒們在心理上的心理需要,還能幫助幼兒提高他們的能力,讓幼兒達到心理上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認同。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色彩在幼兒教學中的影響日益顯著,這就要求在各級幼兒園的一線教學活動中,在一線幼兒英語教師的隊伍中,能不斷地學習色彩及色彩心理學的應用,能夠花費一點時間不斷創造出新的教育教學方式,為幼兒在健康、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有效的學習,從來都是快樂的。
 

幼兒家長教育心得3篇
關於農村留守兒童心理障礙與調節論文
相關知識
淺談色彩在幼兒教學中的心理影響論文
淺談遊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
淺析朗讀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論文
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心理探究論文
淺談色彩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及規律
淺議遊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論文
遊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意義和作用_遊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技巧
淺談體育教學中的快樂體育論文
案例教學法在市場營銷教學中的實施探討論文
關於案例教學在高校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思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