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格障礙案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人格障礙指人格明顯偏離正常,主要以持續明顯地偏離個體所在文化期望並適應不良的內在經驗及行為模式為特點,是表面心理現象或精神障礙的底層變數。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篇1

  1881年 4月 5日,安娜的父親去世了,悲傷之餘,已經卸下重擔的安娜病情卻急轉直下。她人格轉換的頻率越來越快,變成安娜 2時還出現以下症狀:

  ① 除了 J外,其他人等一概無法辨認。

  ② 只能說英語,而作為安娜的時候她還會說法語、義大利語和德語。

  ③ 只有 J喂她,她才會吃點東西。

  再後來,她的情況越來越糟,開始有自殺傾向。於是在 1881年 6月 7日,她被 J轉移到特殊的地方監護起來。這期間,J一直在做不懈的努力,使出渾身解數,卻始終未見效果。直到後來,安娜突然出現了迴避喝水的症狀。J一看這架勢,心說她是鐵了心地要玩命啊,心急如焚,便又開始了對她的催眠。

  答案緊接著浮出水面:有一次,安娜看到一條狗在水杯裡喝水,頓時覺得非常噁心。J順勢誘導她表達出了內心真實的感受。當安娜從催眠中醒來時,她的恐水症竟奇蹟般的好了。

  J頓時領悟到了這種後來成為精神分析技術主要治療方法的東西,那就是:宣洩!得道的 J迅速把這種方法運用於安娜其他症狀的治療,而這些症狀也奇蹟般的消失了。J立功了!

  後來,弗洛伊德對這項發現做了系統的論述,並把它運用到夢的解析之中,宣洩一切因為“壓抑”而產生的心理痛苦,取得了巨大的治療成果。

  只是,儘管安娜的許多病狀都已被清除,她多重人格的身份卻並未發生改變。安娜的朋友談起安娜時是這樣說的:她就像是過著“雙重的生活”,一方面,她是個柔弱的維也納 19世紀末的文化精英;另一方面,她又是一個強硬的女權主義者和改革家。

  沒錯,多種人格的身份並沒有妨礙安娜後來成為一個傑出而成功的人,很多常人看來災難般的精神疾病,其實都沒有阻止患者自身奮發成為一名優秀人才的腳步。隨後的幾十年中,安娜先後成為德國法蘭克福猶太孤兒院的領導者,建立了猶太婦女聯合會,開辦未婚媽媽之家,致力於婦女兒童事業。

  1954年,前西德政府特地發行了一套紀念郵票來紀念她。

  篇2

  1815年由安德魯•埃利科考提出的有關瑪麗•雷諾爾茲身上出現的兩種人格的發現,據信是歷史上有關多重人格的首次文獻報道。瑪麗生於英國,4歲隨父母遷至美國,在賓夕法尼亞州定居。長大後她成了一個虔奉宗教、性格孤獨和心情抑鬱的女子。18歲開始她常常受到一種莫名奇妙的疾病的襲擊,其中一次使得她接連幾個星期視力和聽力全部喪失,後來又有一次發作使她一度完全喪失了記憶,人格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成了一個性情開朗、喜愛交際和常在戶外活動的女子。

  可5個星期後,她突然陷入沉睡之中,醒來時,她又重新恢復到過去的狀態,而且竟然對自己身上曾發生過的巨大變化一無所知。就這樣這兩種人格在她身上不定平地交替出現,直到36歲,她的第二種人格才佔據絕對優勢,並一直伴隨到她生命的結束。

  篇3

  安娜是一名21歲的未婚女性,出身維也納一個顯赫的猶太家族。心理師J成功地用催眠術勾起了安娜的記憶,重構了那些導致她前來就診的事件:遠到童年的經歷,近到她正在照顧身染重病的父親,備感身心疲憊。1881年4月5日,安娜的父親去世了,悲傷之餘,已經卸下重擔的安娜病情卻急轉直下。她人格轉換的頻率越來越快,再後來,她開始有自殺傾向。J又開始了對她的催眠。J順勢誘導她表達出了內心真實的感受。當安娜從催眠中醒來時,J頓時領悟到了這種後來成為精神分析技術主要治療方法的東西,那就是:宣洩!只是,儘管安娜的許多病狀都已被清除,她多重人格的身份卻並未發生改變。她就像是過著"雙重的生活",一方面,她是個柔弱的維也納19世紀末的文化精英;另一方面,她又是一個強硬的女權主義者和改革家。

丙肝疾病怎麼預防
丈夫得了抑鬱症怎麼辦
相關知識
多重人格障礙案例
多重人格案例
分裂型人格障礙的症狀
什麼是多重人格
什麼是邊緣性人格障礙
人際關係對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影響
依賴型人格障礙的表現及治療
人格障礙怎麼形成的怎麼治療人格障礙
偏執型人格障礙的症狀
常見人格障礙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