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班主任給家長的一封信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一年級的轉變需要一定的時間,不僅是孩子們要改變,家長也要做相應的改變。下面小編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2016年8月30日——華師附小一年級新生報道的日子,牽著親愛的寶貝走進教室的你們,臉上除了興奮,更多的是擔憂和忐忑。教室門口張貼著詳盡的報名須知,可是仍有不少家長不斷地問著須知上已有的內容。 “書包要買什麼樣的?帶多少鉛筆合適?包書用什麼樣的書皮比較好?校本是什麼課?學校課程帶什麼書?上什麼內容?”……報道後,快樂二班的微信群裡熱鬧非凡,孩子就要開始人生中最重要的路程了,我知道你們有太多的擔憂、太多的困惑,生怕因為自己的疏忽,委屈了孩子。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不必過分擔憂,放輕鬆,慢慢來。

  首先,請您轉換角色。昨天起,您的孩子成為了華師附小一名光榮的小學生,而您也加入了快樂二班這個大家庭!孩子進入小學開始各方面的學習,而您也要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家長,給予孩子最需要的陪伴,與孩子共同成長。

  其次,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孩子的健康成長,孩子、家長、學校三者缺一不可。孩子是主體,如果他自己沒有學習的動力,家長和學校再怎麼努力都是徒然。家長和學校則是孩子的左膀右臂,在正確教育理念的引領下,家校密切配合,從扶到放,很快孩子就能自由翱翔。請充分相信您的孩子,相信孩子在正確的引導下一定能很快適應小學生活,成為快樂二班的快樂小精靈。其次請相信老師,老師一定會耐心的對待每一個孩子,用最快的速度認識每一個孩子,瞭解每一個孩子,因材施教。也請相信你們自己,只要緊跟老師的步伐,落實學校各項要求,您的擔憂會成為多慮。 第三、給孩子進行健康的心理引導。這個非常重要,是很多家長忽視的。

  1、入學前,為孩子描繪令人嚮往的小學學習生活,激發孩子進入小學學習的願望,切忌以學習十分辛苦、小學的學習生活非常緊張來影響孩子,使他對入學產生恐懼。入學後,經常和孩子交談,當孩子提問的時候,耐心地給予解答,或利用各種機會告訴他有些問題經過小學階段的學習就能解決。讓孩子擁有成為小學生的自豪感。在他感受到學習辛苦的時候,別忘了告訴他,學習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努力學習是自己的責任,不經過無聊和辛苦的學習過程,你就無法真正感受成長的快樂。

  2、學會表揚。讚美老師,樹立老師的威信,讚美您的另一半,為彼此樹立威信。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對學校、老師或者您的另一半的不滿,久而久之,會令他們威嚴掃地,再想讓孩子聽話,就難咯!

  3、開學第一個月是孩子最不適應的一個月。這時的孩子,特別需要您的關心、鼓勵與理解。家長們要善於觀察孩子的情緒,俯下身子聆聽孩子的聲音,如孩子有不良情緒,請多多與老師溝通。

  第四、為孩子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家裡為孩子佈置一個學習小天地。書桌、椅子高度適中,桌子上可擺上課程表、小檯燈、小鬧鐘、地球儀等。固定孩子擺放物品的位置。給孩子準備一個小櫃子或小書櫥,教會孩子將故事書、課本、練習本等分類擺放。

  第五、陪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個是小學階段的主要任務,良好的習慣將決定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活和人生道路。

  1、培養孩子早睡早起的作息習慣和良好的就餐習慣。早飯一定要在家裡吃飽吃好,教育孩子不挑食、不浪費,儘量在20分鐘內吃好飯,晚上請讓孩子8點半左右入睡。

  2、我校的作息時間是:上午上放學時間為8:20——12:05***週一和惡劣天氣擁堵會比較嚴重,請合理規劃出門時間,儘量做到每天不遲到***,下午上放學時間為14:10——15:45,每節課40分鐘。週三下午教師學習,沒有課,孩子不用上學,請家長注意上放學時間,做到準時送孩子上學,及時接孩子放學。

  3、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專注地做好一件事,不要讓孩子一邊做作業***或吃飯***一邊玩。

  4、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學會自己整理書本、鉛筆袋、書包***為減輕書包重量,請讓孩子學會每天按功課表整理書包***,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9月5日起,孩子上學,你們只能護送到校門口咯,中午放學,老師會帶著孩子們整隊離校,請你們到學校大門口一年級二班接送處等你的寶貝兒,沒有特殊情況就不能進入校園啦。

  6、培養孩子不撒謊、愛勞動、愛惜學習用具、團結同學、尊師守紀等好習慣,同時教育孩子不做危險動作、不猛跑、不亂扔東西,樹立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第六、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不僅決定孩子的小學成績,而且決定初中高中的成績,乃至大學的的發展。

  1、請您每天安排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和孩子一起閱讀課外書,最好能為孩子大聲朗讀。

  2、每天至少和孩子交流一次讀書的體會,哪怕幾分鐘也可以。

  3、請您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書店逛逛、看看。每次給孩子買書的時候,請別忘了也給自己選一本。今後,老師會陸續向您提供適合孩子閱讀和有關家庭教育的書目。

  XXX

  XXXX.X.X

  篇二

  尊敬的各位家長:

  您好!

  首先祝賀您的孩子升級成為一名光榮的阿鎮第四小學的小學生。感謝您對學校的信任和支援。為了讓孩子儘快適應學校生活,邁好成功的第一步,請家長幫助孩子做好以下準備:

  一、比知識更重要的是習慣的培養:

  良好的習慣將影響孩子的終生。一年級是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一定要在入學前就重視習慣的培養。您不防現在就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培養。

  1、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家長要教育孩子嚴格遵守學校的作息制度,

  2、文明禮貌,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3、教會孩子每天按著課程表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帶齊學習用品。物品放置順序化、固定化,用完即歸位。讓他自己認識自己的東西,逐步培養他管理好自己東西的意識。

  4、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除了每天在校認真學習外,回家也要主動學習,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強調以下幾點: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先寫作業後玩耍,寫作業時一定要一心一意,切不可邊寫邊玩,必須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

  5.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筆畫規範,整齊美觀。作業本和書本不可以隨意亂畫,鉛筆粗了,要及時換,字寫歪了要擦掉重新寫。

  6.養成認真檢查作業的習慣。作業先自己檢查,對於孩子檢查不到的錯誤,家長要及時給予方法上的指導。

  7、能安靜地閱讀自己喜歡的課外書,注意讀書姿勢和用眼衛生。

  8、鼓勵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教會孩子洗自己的襪子、小褲子等。

  9、堅持體育鍛煉。

  二、家庭環境準備:

  孩子上學後,家庭是孩子學習的重要場所之一,家庭學習環境的準備是項重要內容。您不防從以下幾個方面為孩子創設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

  給孩子準備獨立的學習小空間,有張屬於孩子的小書桌,一個小書櫃即可,重在安靜、整潔。教會他寫自己的名字;記住家裡的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父母單位、父母的電話號碼;會用簡單的一兩句話介紹自己和家人。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可以在一旁看書、看報,給孩子一種共同學習的氛圍。當孩子做完作業以後,家長在與孩子一同檢查作業,教給他檢查的方法;孩子有不懂的問題,也在這時進行輔導

  為孩子選擇好檯燈:一般用光線柔和的白熾燈,5-20瓦,左側取光,燈臂可調整,燈罩將燈泡全部遮蔽以免眩目,開關安全、方便。

  三、學具的準備:

  1、書包:要給他準備一個合適的雙肩式書包,大小宜跟孩子的身高以及教室格子大小相適宜。要求是質料要輕、肩帶要寬闊,功能不要太多,在上面顯眼的地方寫上孩子的班級、姓名。

  2、樸素大方裝飾少的筆袋1個。

  3、鉛筆:稜杆HB或2H木製鉛筆10支,上學帶4-5支即可***前一天晚上您幫孩子或讓孩子自己削好***。

  4、橡皮。建議不要用香型的,不易孩子的健康。

  5、小型轉筆刀一個。

  6、尺子 :尺子準備15CM的小直尺即可,小直尺有兩個長邊,要買那種一邊是平直的,另一邊是波浪紋的。

  7、美術用具:水彩筆、膠棒、色卡紙。

  8、準備書皮。為孩子把書包上書皮,並初步認識書名,每本書都寫上名字,以免到學校以後混淆.教育孩子愛護書籍。

  9、水瓶:建議準備小保溫瓶式的水瓶最佳。

  10、乾溼紙巾在校洗完手,或是玩耍後擦擦小手,它們都可派上用場。

  在準備以上學習用具時,請家長注意要簡單,功能不要太多,不要太複雜,以免在課堂上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聽講效果,並且都有寫上名字和班級。

  四、家校聯絡方面的幾點建議:

  1、早晨8:10—11:55中午2:40—4:55,做好接送工作。

  2、為了您孩子的安全,和學校正常有序的教學工作的開展,希望家長能夠準時接送孩子,有病有事及時打電話或發簡訊給班主任請假,這點請務必做到,您的規則意識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3、限制孩子玩耍的時間,早睡早起。

  4、發現孩子有什麼問題請及時與老師溝通,多聯絡。

  5、參加學校的校訊通,班級學校一些活動的通知會通過校訊通發給家長。

  6、及時瞭解學校的情況。比如孩子的課程安排,學校管理、紀律,學習的具體要求,孩子的各科任老師,並主動與班主任、任課老師保持聯絡

  “萬事開頭難”,如果有了您對我工作的大力支援與配合,有了您帶著孩子在開學前做好各項充分的準備,有了您牽引著孩子慢慢走進“我是一名小學生”的角色中去,做好入學前的心理調適,我們相信“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們相信您的孩子將在家、校共同配合下,展翅高飛!

  祝: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班主任:郝海燕

  9月2日

  篇三

  家長們:

  對於一年級新生來說,重點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了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更好的學習,我有幾點想法和各位家長交流一下,向各位家長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紀律方面

  1、孩子的禮儀教育。在家尊重長輩與父母***來去要打招呼***;看見老師、同學養成招呼的習慣。讓我們的孩子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學校和老師同學。

  2、孩子的合群教育。有的孩子喜歡攪擾、進攻同學。這也是教師關注的。希望大家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多多規範自己的孩子。畢竟,對於那些多動和富於攻擊性的孩子而言,最不幸的是他們自己,天長日久,他們會成為人群中不受歡迎的孤獨者。我會竭盡全力,儘量不讓那種情況發生。作為家長,對此更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3、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教育。課間遊戲做到文明安全,活動做操排好隊,聽從指揮。對家長接送孩子的要求:如您有事不能及時接送孩子,請家長一定要給老師打電話。我們上午和下午第三節課,有時不是班主任的課,下課後由任課教師帶到學校門口,所以你最好和孩子約定一個固定的地點,每天放學後在那接他***她***。

  4、孩子的集體活動。學校開展集體活動要準時守紀,要支援孩子去參與,做好接送工作。

  二、衛生方面

  每位學生都帶好紙巾、水壺,不帶飲料零食進校園;隨天氣的變化,要記得帶好雨傘、雨衣,自己採取一定的方法去記住。在學校學習期間,不要讓孩子把玩具和零食帶到學校,也儘量讓孩子不帶零花錢,懂得節約。另外,要記得給孩子剪指甲、勤洗澡。

  三、生活方面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是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不少孩子早晨起不來床,甚至來不及吃早飯,餓著肚子去上學,結果到了第三節課,精力不充沛,以致頭暈、肚子疼。

  二是書包裡的書本文具要讓孩子自己收拾。第二天上什麼課,頭天晚上要把書裝好,鉛筆削好,本子放好。這一點非常重要。若家長代勞,孩子第二天到校後很可能會不知學習用品放在何處,會出現手足無措的情況。

  2、週末時間放手讓孩子做家務,會幫忙做家務的孩子會學習。

  孩子自己的事情當然讓他自己做, 除此之外給小孩與年齡相符的工作,不但家長輕鬆,還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在幫忙中小孩可以培養出好奇心與自發性,不讓小孩幫忙,就是剝奪他們重要的學習機會,提醒家長要注意寬容與忍耐,就算小孩做不好,也不要當面抱怨,做家長的待會兒再偷偷重做一次即可,如果小孩弄得一團糟,也不要生氣,為了教育,一定要讓他做家務。當他做完了家長要向他道謝“謝謝你幫忙!”告訴他,要認真做,不要隨隨便便,養成無論大事小事,都要好好做的態度。

  另外,幫忙做家務有助於培養孩子學習的各種能力。在讓小孩幫忙時,應該教他,例如:不要將油膩的碗盤疊在一起,擦拭餐具時不要將比手大的餐具拿在空中,以免滑落打破。應該放在臺上,邊擦拭邊移動。這不單單是教他知識、技術而已,也是教他做事的順序,培養判斷力,洞察力。一旦決定家長孩子一起做菜,就必須先訂計劃,列出需要的材料,然後上街購買,準備用具,調味料,可以請小孩說說看,該按什麼順序進行調理。經常幫忙做家務的小孩,很自然就記得訣竅,讀書,做題,寫作文等都得有計劃,有順序,所以幫忙做家務的孩子多半是成績優秀有自主性的孩子。

  3、必須限制孩子看電視,玩遊戲機的時間。

  長時間看電視的小孩,會流利地和人交談,具有協調性。但問題也很多,很多調查都指出,看太多電視會帶來負面影響。有報告指出,看電視的時間越短,提出問題的積極性越佳。因為小學生聽看的節目,以娛樂性質的節目居多,不需要像讀書般認真思考發揮想象。只是一直坐

  在那兒,看著不斷變化的畫面,感到有趣而已。久而久之,就養成了被動的性格,持續盯著電視看的小孩,的確缺乏集中力,會變成不安定的小孩,這類孩子缺乏感動心的傾向,不大會思考問題,所以成績不好。原則上不要邊看電視邊用餐、聊天,每天限制時間,而且規定完成功課才能玩,節目內容也必須注意,家長與孩子之間應該針對節目內容充分交換意見。

  四、學習方面: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為孩子的終身學習帶來益處,現在我們就要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校老師會嚴格督促他們,在家裡,需要家長的督促。他們一放學回到家,就要讓他們把當天的作業先完成。做作業的時候,坐姿要端正,不要讓他趴在桌子上或是腳翹著、跪著,否則在學校學的好習慣就全忘了,這樣我們老師在學校做的都是無用功了。

  2、做作業要一心一意,不能讓他們邊看電視邊寫作業,或者寫一會兒玩一會兒,這樣容易使他們分散注意力,不能專心致志完成一件事,將來功課多了就無法按時完成,這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寫完作業,要讓他們自己整理書包,準備好第二天的學習用品,主要是鉛筆要削好***要求每個小朋友鉛筆盒裡有5支削好HB的鉛筆***,橡皮擦準備好,課本與本子要帶好,看一下課程表是否有體育課,注意第二天的穿著。平時家長要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多給他買一些課外書,多讓他知道一些科普知識,法制知識,安全知識。

  3、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一年級的孩子,一般注意力時間較短,穩定性也差。所以當孩子看書寫字時,家長要儘量避免在一旁大聲講話或看電視,最好是坐在孩子身邊和他一起看書,既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又營造了一種學習的氛圍。久而久之,對孩子注意力的養成便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家裡為孩子佈置一個學習的小天地。書桌、椅子的高度要適中,為孩子創造一個固定的學習場所和優美的學習環境。

  五、語文方面:

  1、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孩子從小就應當養成每天閱讀的好習慣,雖不能一時顯現出效果卻會使學生終身受益。所以說,作為家長的您最好每天抽時間陪孩子讀書,不只是督促孩子讀,而是自己做愛讀書的榜樣。還要提供健康有趣的閱讀材料。如兒童讀物、訂兒童的報紙等。另外,與孩子一起討論、發表看法。兒歌背誦方面,堅持每天1—2首,熟讀也行。讓孩子自己拼讀。

  2、督促孩子預習新課,複習檢查學過的內容。家長可以給孩子聽寫學過的音節,並注意格式和書寫;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購買相關的測試題讓孩子做。

  3、語文中有些內容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比如走出校門、家門到外面觀察世界,一是找找新奇有趣的東西,二是幫助孩子認識很多的字。這個活動一定要實踐,這對於您的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因為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有許多東西值得學生去發現、去了解。

  六、家庭作業方面:

  1、每天用記事本記作業,每天提醒孩子對照記事本依次完成作業,家長在完成的作業上簽名,長此以往,培養孩子做家庭作業的好習慣。

  2、在家做作業要注意:是否認真?字跡端正嗎?格式正確嗎?注意力集中嗎?有沒有經常“左手拿點心右手拿鉛筆”的情況?不需要教他解題,學生對理解題意有困難的話,家長可以幫助他多讀幾遍,直至讀懂題目要求。儘量不陪坐,養成在規定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規定的作業。一年級的孩子,回家做作業的時候有些題目孩子不懂,家長要耐心地解釋題目的意思,鼓勵孩子不懂就問。但是家長最好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訴他,我想只要你把題目解釋清楚,孩子是能夠自己解答的。

  最後,送給家長朋友們兩句話,與大家一起共勉:①教育孩子要言傳身教。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②細節決定教育的成敗。教育孩子要從細節做起,誰關注孩子細節越多,孩子進步越大。

  民族學校16班班主任 鄒永欣

  XXXX.X.X
 

寒假學校致一年級家長一封信
要怎麼給家長寫一封信
相關知識
一年級班主任給家長的一封信
新班主任給家長的一封信
高中班主任給家長的一封信
班主任給家長的一封信
高三班主任給家長的一封信
小學班主任給家長的一封信
小學一年級班主任工作總結一學期
二年級班主任給學生的評語
二年級班主任給學生的評語
班主任給家長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