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春節民俗文化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天津年俗,是指天津市在中國農曆春節期間的社會風俗習慣。你知道嗎?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貼肥豬

  在所有的窗花中,“肥豬拱門”是最經典的主題,特別是用黑色臘光紙雕刻的肥豬馱聚寶盆的花樣。過大年紅色是主流,唯有這“肥豬拱門”獨享這黑色的特權。天津人視豬為“財”的象徵。所以很多人家也把“肥豬拱門”的窗花貼在大門上,企盼新年中的富足。今逢豬年,“肥豬拱門”更要風光無限啦!

  糖瓜祭灶

  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昇天的日子,家家要買糖瓜兒,等到夜裡12點祭灶王爺。待香燃盡後,請下灶王像,點火燒了,大年三十再買新的灶王像,又叫"灶王碼子"換上,年復一年,都是這樣。

  逛娘娘宮

  臘月十五開始,各式各樣的年貨全都上市,以娘娘宮為軸心的宮南宮北大街更是熱鬧非凡。男孩子到娘娘宮頭一個目標就是風葫蘆,成年男人到這裡,忘不了買燈籠,女人們來這裡多是"洗娃娃"的。從娘娘宮拴回的"娃娃"每年都要"洗一回",這是節前婦女必須做完的事情。

  貼吊錢

  天津人有貼吊錢的習俗,紅紅的吊錢,薄薄的紅紙,像旗幟一樣,被北風一吹,呼啦啦地飄曳,彷彿在跳躍歡快的舞蹈。吊錢是貼給屋外的人看的,正面衝外。過去人們多把吊錢貼在窗戶外,然而北風如刀,吊錢很快就破掉,委實遺憾。後來有精明細緻的天津人把吊錢貼在窗戶內,這樣就一直能保留到過完年了。美中不足的是,風中火紅的舞蹈變成了靜靜的守望,熱辣辣的年變成了羞答答的年。天津人過年可以沒有大門上的春聯,但家家一定會有吊錢。除了吊錢寓意吉祥外,那個“錢”字也是吸引人的關鍵吧!

  天津春節食俗

  正月初二敬財神,要吃撈麵條,講究吃全菜碼,即黃瓜、菠菜、豆角、豆芽等窖菜。還有銀魚、紫蟹、晃蝦、鐵雀等都是過年時的菜品。除這四種還有韭黃、蘿蔔、鴨梨、黃芽菜,統稱天津八珍。其中銀魚有其獨特之處即為金眼圈,其他地方所產都是黑眼圈。明太監劉瑾最愛吃天津銀魚,在天津設“銀魚監”,派太監畢珍專司此職,供他和皇宮內食用。有詩說:“水中釣出是銀魚。”此句差矣,因為銀魚的最比魚鉤要小得多,所以逮銀魚要用網澇。傳說,天津金剛橋附近的三岔口銀魚最好,最肥。有詩云:“佳餚都在封河後,聞說他鄉總不如。”說出了它的獨特味道和產期。

  天津春節好去處

  龍泉山遊樂園

  國家A級景區龍泉山遊樂園,坐落在天津市薊縣下營鎮道古峪村西,距縣城2公里。園內開闢了生態旅遊區、水上游樂區、山野林間別墅區、生活服務區及山野納涼園、松林沐浴園、湖畔垂釣園。

  景區還備有專車接送,設有果園採摘園,兒童動物園,散養雞場,二人轉小劇場等。分別設有三條遊覽路線,可以滿足不同年齡遊客的需求,實現了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的全面配套,是天津短途旅遊度假勝地。

  寶坻晶寶溫泉農莊

  晶寶溫泉農莊位於寶坻區裡自沽農場,目前已建成綠色世界觀光園、果蔬採摘體驗區、綠色餐飲區、BBQ自助燒烤區四大板塊,並已對遊客開放。

  摘草莓,摘香蕉,鋤鋤田,拔拔草,果實成熟的春夏之際,這裡簡直是孩子的樂園。積極勞動,享受收穫,在這裡得到的,除了新鮮的蔬果,還有滿心的快樂!
 

為什麼春節要吃湯圓
臺灣春節習俗
相關知識
天津春節民俗文化
春節民俗文化作文
春節民俗文化的散文
春節民俗文化的意義是什麼
春節民俗文化的意義
春節民族文化手抄報
春節民俗文章
春節民俗文章
春節民俗禮儀文化
中元節的起源及其民俗文化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