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極拳的快慢應該選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我們看到的太極拳,都是極慢的揮舞著,許多人就認為“慢”就是太極拳的特色,但是有的時候,看見大師打的太極拳翻飛跳躍,拳帶風聲,那麼打太極拳的快慢應該怎樣選擇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太極拳之“快慢”

  現今習武之人多知太極拳主慢,外家拳主快,然快可制敵,敵不宜躲閃,慢何以制敵?上之疑惑,多因只注形式,未重拳理之故。

  習練傳統武術的人應清楚地認識拳術套路是一種練習的手段,雖然形式和方法不同,其目的都是為了達到功夫上身。

  快慢即是鍛鍊過程中的一種形式表現。如明白陰陽之理,即懂慢練實際是為了快用。慢練能夠體會動作的過程,快練則注重動作的目的。所以一味慢練或一味快練都不是正確的途徑。所以太極拳的鍛鍊上要求快慢相間,但偏慢是注重養生,打築好基礎而為技擊服務。外家拳套路亦快慢相間,偏快而偏重技擊。

  然而這種“快”,不是我們想象的速度快。太極拳的“快”,在於它的變化快。太極拳的變化之快在於“意在人先,勁在人前”。意貴於舍已從人,勁貴於借力而行。

  這種變化之快必須以快慢相間的慢速運動中品味出來,也就是太極拳家們所說的“懂勁”。可想而知一輛能快速行駛的汽車,如果車閘不靈,你決不會在道路上飛奔而行,因為是停是轉不會受你的控制,那麼越快危險就大。而太極拳從“慢”中得到的“快”,是化是打,變化之妙純任自然。

  太極拳之“快慢相間”

  再有,我們誇獎一個人表演套路動作時,常說“快慢相間,剛柔相濟”。然而這種“快慢相間”,也不是我們想象的這個人表演套路一會快速,一會慢速,而是一個動作中身體各關節之間的快慢不同,協調配合,如同齒輪繞合,大大小小旋轉速度不一,如此鐘錶走時準確。

  快慢相間體現在一個動作過程中,身體各關節動作有快有慢,協調合作。如身體重心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是一個動作過程,此過程要有始有終、連綿不斷、不過能及。以此動作過程為例,當身體後坐時,腰胯的轉動速度要小於手臂順逆纏絲的轉動速度。當轉腰成弓步時,腰胯的旋轉速度要大於手臂順逆纏絲的轉動速度。

  如果一個練拳者的動作慢而勻速,那麼他的拳術動作則違背陰陽之理。所以一個人的拳術套路表演在整體上給觀眾留下快慢相間視覺效果,在區域性上自身的每個運動動作亦要快慢相間。這樣才能讓觀眾感覺如大江流水連綿不斷,亦有激流險灘,高潮澎湃。這樣的拳術鍛鍊才是我們這些習練傳統武術所追求的快慢效果。

  簡化太極拳的快慢

  簡化太極拳速度比較快,尤其是隨著音樂打拳就更快了,違反了運勁如抽絲的太極原理,以這樣的速度打拳永遠也練不出功夫,在快的請況下,不能體會出鬆肩墜肘,更不能練出鬆腰鬆胯,使手臂,腰胯發飄,甚至腿腳無根,與真正的太極功夫相差太遠,與傳統太極拳相比,只能算是照貓畫虎,依葫蘆畫瓢。

  傳統太極拳的快慢

  傳統太極拳比較慢,初學者打一套拳需40-50分鐘,在慢的請況下,不斷的保持住鬆肩墜肘,不斷的檢查鬆腰鬆胯的狀況,不斷的檢查動作的正確性,不斷的體會招式的用意,不斷的感覺由於放鬆身體內的變化。所以,練傳統太極拳比較慢。

  練傳統太極拳的速度與長功力的速度成反比,練拳時越慢,功力長得越快。在慢的請況下,才能把太極拳的內在的細微處練出來,功夫就出在細微處。

  簡化太極拳雖然套用傳統太極拳的理論,但是最主要的是注重外在的動作與表演性的練法,重形不重意,與傳統太極拳重內不重外***初學者內外都要重視***正好有本質的相反。

  太極拳慢練是因為快不了,沒有其他目的

  這跟太極的要領有關,比如要“立身中正”,對初學者,假設老師把起式給你調中正了。你自己一動,那個中正就沒有了,只能慢慢想著這個中正的狀態,其他都協調的動來維持。再比如要外三合,也是一動就沒,只能體會起式或定式那個相對正確的狀態,在接下的變化中這些正確的東西不會被變掉。當然講到底那種外形很慢的太極其實並不慢。

  太極拳並不慢

  動愈緩而神越全這句話好象是別人講過的,但是神全和全神這兩個概念本源於道家自我修煉實踐中的,是道家修煉避不開的兩個重要指導。太極拳出於道家功夫,繼承這些基本概念是毫無疑問的。修道是比較高深莫測,超出了我的認識範疇,我們只能在太極拳技術的範圍內窺知一二。講清楚這個問題實際牽涉了太極拳比較深比較本質的祕密。“神全”在太極由另一些名詞來替代,有一系列的修法,用文字講解比較玄奧,這裡從資訊學的角度來說明太極拳慢練和神全的關係。

  現代資訊學原本源於計算機服務於計算機技術,關鍵在於說明資訊是可以用來計量的,因為可以計量所以就可以被用來控制。計量最小單位就是“位元”。一般未習武者,出拳出腳,他的頭腦中並不需要也難以掌控多少資訊,一出右拳的瞬間,他也許只有一個右拳的資訊,而且是右拳一部分的資訊,其他身腰胯腿內外等等,雖然都處在某個資訊態中,但他並不能掌控***意到、想牢***,我們假設這個瞬間的右拳部分資訊為10“位元”,他用了0.1秒,那麼他處理資訊的能力就是波特率100位元/秒。

  在太極拳中同樣出右拳***姑且說說***,他還得同樣想到腳下,背後左拳等等,因為處處合處處通,這樣他的資訊處理中心同時需要掌控更多的資訊,比如左手腰胯腳全部內外這個資訊量按照體積重量來計算也要增加幾百倍,比如說300倍,太極拳處理的資訊量就變成了3000位元,古太極十三勢前面五項是關於空間的,是對空間因素近可能全面的估計,這個空間因素不是一項一項分別存在的而是同時存在的,即我們說打太極拳需要空間想象力,加上這些空間因素包括之間的關係,那麼資訊量又是成倍增長,估計再增加十倍,那麼我們要處理的資訊便變成了30000位元,十三勢的後八項是前五項空間因素變化是產生的大概功能,這個資訊增加量不大。

  這個三萬位元在原來的0.1秒完成顯然中央處理中心要非常強大才行,但往往沒練過拳的人中央處理能力不可能一下從100位元/秒變成三萬除以0.1秒30萬/秒,他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處理比如150秒,2分鐘半,這樣的處理能力仍然是200位元/秒,比隨便出一拳的人快了一倍,也就是同樣的時間裡已經能比對手多控制一倍的資訊,從資訊戰的角度就多了幾分取勝的機率,3萬相對於10就是神全。

  太極拳講尺寸分毫,斤兩株錢,資訊量指數增加。 由此可見處於神全努力的慢慢的太極拳實際在快速的處理自己的資訊,同樣的copy操作,當年的X86超不過一秒,而現在的計算機很難少於一秒,後者就是比較神全的太極拳,當你的處理能力足夠強時,理論上你總是能取得先機。 當然兩軍對壘並不真的等同於可控的資訊戰,所以神全之說也不能保證太極拳總能不敗。

  較強的資訊處理中心往往不是頭腦皮層或頭腦皮層的常態,因為頭腦特別是邏輯皮層習慣於行列式處理即先來後到式的處理。而運動往往需要同步即想象式相控式同步式的處理。動物的大腦不如人發達,但是運動能力卻是人類難以望其項背的,練拳的一大任務就是要消除大腦皮層意識對運動的干擾。

  想如此全面的打拳,比如身上點與點之間都有二兩的氣氛,動起來也不變,那麼外形上想快也快不了,故而太極拳根據這種實際情況慢慢的練,等能快了那就是練成了。點與點之間似乎沒有聯絡,空了,好比打仗就是指揮官全被斬首了,戰鬥員還能自覺的有相當的合同配合達到勝利,那麼就入境界了。

  太極拳可以慢練也可以快練的

  我國近代著名的太極拳大師陳發科,有一次被幾個當時也是著名的太極拳家要求表演拳法。當時人們一般都知道太極拳功夫練得越慢越好,誰知道陳發科練了兩趟拳一共才花了十幾分鍾,行動處翻飛跳躍,拳帶風聲,觀者無不瞠目。這和當時在京城較為普遍傳播的楊式太極拳有完全不同的風格。

  不過,有內行的就看出了門道,說陳發科雖然“動作迅速,卻是圓的旋轉,雖然發勁多,卻是鬆的,從手臂看,肌肉也不是鼓成塊的,應屬於上乘的內功”。更有當時的頂級太極拳名家試著和陳發科推手,剛一接觸,差距立分,而且簡直就像三歲孩子,被隨意前引後仰,顛來倒去,身法腰勁步法全都亂了。

  太極拳的慢練,一來有利於初學者思考和掌握動作要領,二來有助於放鬆身體,達到節節貫穿。三來為了蓄勁,來為發勁做準備。但是,一味地慢練是不會出功夫的。為什麼?太極的陰陽本身就是強調矛盾的對立統一體的。沒有快哪來的慢?不發勁蓄勁做什麼用?不會緊何談會鬆?真正的太極拳,也就是能夠用來技擊的太極拳,是綿裡藏針,是剛柔相濟,快慢相間的。蓄勁時慢如抽絲,發勁時快如閃電。很難想象一個從來沒有進行過快練的人能夠和別人驚心動魄、電閃雷鳴地對打。很可能第一拳打出去肌肉就拉傷了,或者站立不穩自己摔倒了。太極拳在練習技擊的時候,基本上是遵循放鬆、出擊、再放鬆、再出擊這樣一個個迴圈的。也就是太極拳所說的剛柔相濟,快慢相間。

  太極拳的特點

  ***一*** 輕鬆柔和

  太極拳的架式比較平穩舒展,動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體的生理習慣,沒有忽起忽落的明顯變化和激烈的跳躍動作。

  所以,練習一兩遍太極拳以後,會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會出現氣喘等現象,給人以輕鬆愉快的感覺。由於太極拳具有這個特點,所以,不同年齡、性別和體質的人都可從事太極拳練習。

  ***二*** 連貫均勻

  整套太極拳的動作,從“起勢”到“收勢”,不論動作的虛實變化和姿勢的過渡轉換,都是緊密銜接、前後連貫,看不出有什麼明顯停頓的地方。整套動作演練起來,速度均勻,前後連貫,好像行雲流水,連綿不斷。

  ***三*** 圓活自然

  ***四*** 協調完整

  太極拳不論是整個套路,還是單個動作的姿勢,都要求上下相隨,內***意念、呼吸***外***軀幹、四肢動作***一體,身體各部分之間要密切配合。

  在練習過程中,要以腰為軸,上肢和下肢動作都由軀幹來帶動,並且互相呼應,切忌上下脫節或此動彼不動、呆滯等現象。
 

太極拳各階段的呼吸法有哪些
業餘者練不好太極拳的原因是什麼
相關知識
打太極拳的快慢應該選擇
太極拳的快與慢
老人打太極拳的作用
打太極拳的真正好處是什麼
打太極拳的好處
打太極拳的要領
打太極拳的時候為什麼膝蓋會疼
打太極拳的好處有哪些
打太極拳的講究_老年人練拳的姿勢要正確
女性打太極拳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