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式太極拳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為“武式太極拳”之另稱。下面由小編給您介紹一下關於:。

  

  []太極拳流派。為“武式太極拳”之另稱。因郝氏一族郝為真、郝月如等為武式太極拳的重要代表性人物,且對太極拳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並在技術上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故有些太極拳傳人及研究者亦稱郝式一門所傳太極拳為。

  [郝為真]***1894-1920***又作“郝為貞”。武式太極拳名家。名和,字為貞。河北永年人。從師李亦畲學習武式太極拳,獲其精要。後因病得孫祿堂悉心照料,遂傾心授拳於孫。推手有獨到功夫,於太極勁法精純熟練,名重當時。傳弟子眾多。其拳法中正安舒,開合有致,輕靈婉轉,陰剛相濟,有“活步開合太極拳”之稱,並有人將其稱為“郝架”。共有四子,分別為郝文勤、郝文桂、郝文田、郝文興,皆習拳,其中以郝文桂成就最大。

  [郝月如]***1877~1935***武式太極拳家。武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自幼隨父學拳,並從李亦畲讀書,得二位大家指點,拳藝精進。曾任永年國術館館長。1929年赴江蘇教拳,學生中張士一、徐震皆為太極名流。著有多種太極拳論,影響較大,其中較重要的有《八門五步說》、《武式太極拳的走架打手》、《操手十五法》等。其子郝少如亦為太極名家。

  [郝少如]***1908-1983***武式太極拳家。名夢修,字少如。河北省永年人。郝月如之子。自幼在郝為真、郝月如指導下學習武式太極拳,全面掌握了太極拳技理。21歲時,出任永年縣太極拳社助教,協助其父開展太極拳教學活動。其行拳瀟灑文靜,推手不重手法,內勁不露痕跡。20世紀30年代時先後任教於中央大學、武進正德學社等。1937年在上海開辦“郝派太極拳社”,曾著《武式太極拳》。

  [郝為真太極拳學術研究會] 河北永年太極拳機構。2004年10月5日成立。會長為郝為真第五世孫郝平順。楊志英擔任常務副會長兼祕書長。

  相關閱讀:

  簡介

  河北永年縣之所以被世人譽為“太極拳中興發祥地”,號稱“太極拳之鄉”,乃因中國太極拳六大流派的創始人半數出自永年城關。如楊派創始人楊露禪,武派創始人武禹襄,郝派創始人郝為真等皆系永年城關人。因之武式下啟郝式,故談其郝式莫不涉及武式。武禹襄名河清,號濂泉,字禹襄***1812~1880***,得太極真傳於河南省溫縣陳家溝人陳清平,所傳架子系陳氏新架。因此架是陳清平由陳家溝移居趙堡鎮後由趙堡鎮傳出來的,所以又有人把這個架子命名為“趙堡架”。關於武禹襄的學拳經歷與師承問題,其甥李亦畲於光緒辛巳年在其著作中曾作記載:太極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嶽論詳且盡矣。後傳至河南溫縣陳家溝陳姓,神而明者,代不數人。我郡楊某愛而往學焉,專心致志十餘年,備極精巧。旋里後市諸同好,母舅武禹襄見而好之,常與比較,伊不肯輕易授人,僅得大概。素聞懷慶府趙堡鎮有陳姓名清平者,精於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過而訪焉,研究月餘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

  禹襄生前著作有《太極拳解》四篇,《太極拳十三勢行功歌解》一篇,《身法》十條,《太極拳四字密訣:敷蓋對吞》等,傳其甥李亦畲、李啟軒弟兄二人。李亦畲名經綸***1832~1892***,於1853年始從其舅學拳,仿禹襄試驗之法,招致鄉勇以自驗其術,每得一勢巧妙、一著竅要,即書一紙條貼於座右,比試揣摩,不斷試驗,逾數日,覺有不妥應慘改即撕下,另易他條,往復撕貼,必至完善而始止,久之遂整合書,即《李氏廉讓堂太極論》。李亦畲的太極拳著作有《五字訣》一篇、《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一篇、《論虛實開合》一篇、繪《左右虛實圖》兩幅、《撒放密訣》、《擎引鬆放》七言四句、《打手歌》八韻,傳寶廉***字石泉***、寶讓***字遜之***及里人郝和***字為真***。

  郝和,字為真***1849~1920***,初習洪拳,中年改從李亦畲學習太極拳。勤奮向學,頗為用功,並深得李氏真傳。郝為真在李氏所授武派太極拳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所傳架子與武、李少異,其因是他在直隸***今河北省***廣平府中學堂任武術教師時,為集體教學之便,將拳架中每式都分成“起、承、開、合”4個動作,用1至4呼發口令,讓學生聽到一聲口令即做一個動作,並4個動作完成一式,全架嫻熟後自能連線起來一氣呵成。因又在拳勢中增添了開合手,故被人們稱為“開合架子”。從此形成了獨自的流派和特點。

  民國初年,郝因事赴京任北京武術學社,始將太極拳傳入北京。當時學習的人把他所傳架子稱為李架,是因為郝與人云該架得自李氏之故。此後,郝為真其子郝月如及其孫郝少如於1928年赴南京、上海授拳時,人們對他所傳之拳架稱為“郝氏架”。自此武術界公開承認郝為真所創拳勢與武派有所區別,因此,郝氏即被稱為“郝派”,郝為真即被稱為郝派創始人。郝為真生前無著作,現僅存有門人們傳抄的郝為真先生所講的《不丟不頂》與《為真先生自己練拳的三個階段》兩篇記錄。其術除傳其子文桂***字月如***外,完縣孫祿堂***孫派創始人***與邢臺會寧李寶玉均受業焉。

  李寶玉,字香遠***1889~1961***,深得郝氏之真傳,並悟其奧妙,刻苦用功,故其功夫純厚,在南京、蘇州、河北、山西等地授拳時獲有“神手”之稱。現在國內關於太極拳的著作,其中五派皆有書籍著述,唯郝派尚無專著,現吳六群根據李寶玉先生之女李桂花口述並演練編寫成拳譜。育圖示、有解說、有分析、有綜合,圖文並茂,功理兼備,實乃太極拳理論寶庫中又一明珠碩果也。
 

吳式太極拳
和式太極拳
相關知識
郝式太極拳
吳式太極拳與健康長壽
楊式太極拳的拳意
武式太極拳的行拳與搏擊
楊式太極拳的意在先
楊式太極拳的五層功夫和境界
練好陳式太極拳的基本方法
陳式太極拳入門十二說要
陳式太極拳七十四式老架一路拳譜
陳式太極拳站樁要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