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女孩子溝通技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學業的負擔,競爭的氛圍,都給她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心靈體驗,這些體驗一方面促進她們的成長、成熟,另一方面,也會使部分女孩子產生憂鬱、自卑的傾向。那麼,家長應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女孩溝通呢?下面小編整理了與青春期女孩子的溝通技巧,供你閱讀參考。

  與青春期女孩子的溝通技巧01

  1.做個有心人

  在親子關係的構建上,媽媽首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透過生活中的細節去關注、察覺、瞭解女兒的想法;其次是要積極嘗試培養與女兒的朋友式的交流互動方式,要認識到女兒已成長為一個有自己獨立情感、意志的人,要在充分尊重女兒的前提下進行親子對話,對女兒表達關愛的方式要切合女兒的身心變化需要;要信任女兒,給女兒應有的成長空間,不要凡事都打聽,凡事都窮根究底;要管住自己的嘴,多傾聽孩子的想法;要做情緒自我管理的榜樣,遇事先等三分,讓自己的心先靜一靜,當自己有了平和的心境時才與孩子展開深入的對話;學習、掌握一些可操作的語言溝通技巧,多用問句,多使用寧靜的語氣語調,儘量避免命令或指責的語氣語調。

  2.與子女平行交談

  用平行交談的方法跟青春期的兒女談話往往能引起熱烈的反應。所謂平行交談,即父母與子女一起從事一些普通活動時進行交談,但重點要放在活動上,而不是談話 的內容,雙方也不必互相看著。這種談話方式會讓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輕鬆自在,而對父母來說尤其如此。幾乎從事任何活動都能得到這種相處的機會,例如和孩子一 起看電視或進行體育活動。一位父親就很會利用這樣的機會:“我常常和14歲的兒子在清晨打羽毛球,那時候我們往往談起某位老師或學校裡發生的某件事情,但 都只是隨便聊聊,不是嚴肅的討論。我發現兒子很喜歡這種形式的談話,從這種活動中我也較好地瞭解到兒子的情況。”

  3.只做顧問不做“指導員”

  有時父母提出的意見即使很好,孩子們也不喜歡,因為他們需要的不是“指導員”,而是顧問——只會細心地聆聽,協助他們做出抉擇,不是插手來干預他們的事情 而是建議他們改弦更張。要是孩子把事情搞砸了,不宜直接干預、批評,孩子不喜歡別人指出他們把事情搞得一塌糊塗,更不需要別人教他們如何走出困境。父母應 該協助子女仔細檢討這件事,青少年往往能自行想出叫人拍案叫絕的解決方法。

  4.做一個好聽眾

  隨著年齡的增大,許多青少年認為坐下來同父母細訴衷腸是一件很彆扭的事。而對於父母來說,必須設法讓子女覺得那樣做是很自然的,其訣竅就是要讓家裡時時有 一種“聆聽的氣氛”,這樣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要跟人商談,自然會來找你。要達到這個目的,其中一個好辦法就是經常抽空陪伴孩子並做一個好聽眾,而晚飯是 全家共聚的好機會。可惜這一點往往被一些父母忽視。同時,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很少同父母一起吃晚飯。父母如果每天晚飯時肯留心聽兒女說話,會讓兒 女覺得自己受重視,而創造這樣的“聆聽氣氛”會很有效。

  青春期女孩子的心理特徵

  1.莫名的憂鬱、自卑傾向。新的環境,新的人際關係,學業的負擔,競爭的氛圍,都給她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心靈體驗,這些體驗一方面促進她們的成長、成熟,另一方面,也會使部分女孩子產生憂鬱、自卑的傾向。特別是那些天性內向的女孩,更容易產生這種心理。她們因缺少貼心的夥伴而自卑,因學習不理想而自卑,因自己長得不夠漂亮而自卑等。所以,這個階段的女孩有時在自信心上、情感上會表現得特別脆弱。

  2.對友情、對好朋友的強烈依賴。女孩們如果有了自己的好朋友,總樂意如影隨形地結伴而行,會很固執地在意朋友對自己的忠誠與接納程度,會因為一些在成人看來很微不足道的事情鬧彆扭。有了心事不一定跟媽媽說,但願意跟好朋友分享。如果母女溝通不順利,女孩會對媽媽表現出明顯的封閉狀態。

  3.叛逆傾向。青春期又被稱為“叛逆期”,無論男孩女孩進入青春期後出現一些在成人看來不那麼乖巧聽話的叛逆言行或心理,也是非常正常的。自我意識的覺醒,獨立的渴求,情感的更加豐富、細膩,使得這個階段的女孩表面上看起來安靜,但內心可能會對師長的要求充滿了不認同、牴觸、不滿。

  4.對異性的好奇與關注甚至愛慕。對異性明顯的關注與親近願望,是青春期少男少女正常而顯而易見的表現。

  

青春期如何與父母溝通技巧
怎樣跟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相關知識
青春期女孩子溝通技巧
家長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技巧
怎樣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技巧
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技巧
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技巧
怎麼跟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怎樣跟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怎樣和青春期男孩子溝通_有什麼方法
如何正確的跟青春期的孩子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