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給高一孩子的一封信滿分模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孩子升入高一,父母對孩子有什麼話要叮囑的?以一封信的形式寫出來吧。接下來是小編整理的父母給高一孩子的信範文,歡迎閱讀。

  父母給高一孩子的信範文一

  親愛的兒子;

  我還是願意用這樣的稱呼叫你,雖然你不是很願意。

  我親愛的兒子,你長大了!離開父母的時間越來越長。許多社會知識都得自己領悟,爸媽說的就少了,但是尊敬師長說的古訓是不會變的。“人,越有知識就越謙虛,”這裡說的不光是自然科學知識,還包括社會知識。

  從小到大,我們也許有多次的怒打與呵斥,但是你很少會追究事情的細節和原因。準確的說你不是一個淘氣的孩子,但是這個不可以說明你沒有淘氣過。對於你的錯誤,教師發脾氣固然有老師的不對,但是,你也有責任的。危險邊緣的警告和懼怕是非常必要的,說教是家長和老師對你人生閱歷的課程指導,希望你沒有產生怨恨的細胞才是。 埋下怨恨的種子,不會結下什麼好果實的。你爸爸和你外公、外婆的故事希望能夠給你一定的啟發。希望你不要怨天尤人,多從自己方面找找原因,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和學習目標。

  我親愛的兒子,對你的教育方式應該有較大的改變,我很早就感覺到了。真的,爸爸老了!跟不上時代了,更願意看一些古典文學。前一段時間我在看《紅樓夢》,對賈寶玉和他父親賈政的內容特別感興趣,下面抄錄一段。你欣賞欣賞,同時你也體會一下我為人父母的心情,好嗎?

  上次貼上了故事,你說沒有意思。我說說故事大概吧,講的是:大觀園剛建成,賈政帶著賓客遊玩,讓賈寶玉作陪。客觀的說:賈寶玉當時表現很不錯,每首詩寫的很好,賓客們也齊聲說好。可是,賈政一點也沒有表現出高興的樣子,還向平常一樣,陰沉著臉。你想想,這是為什麼?這就是古人常說的“慈母嚴父”。父親嘛,就會穩重一點,不會到處顯擺自己兒子多能行。

  我的意思並不是讓你畏我如虎,只是你能瞭解賈政的心思。為什麼大家都認為賈寶玉寫得好,賈政還要批評。為什麼賈政劈頭蓋臉指教賈寶玉以後,那些小廝還要到賈寶玉面前領賞。 我的兒呀!希望你明白。

  還有,就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教師的腐敗這個話題。你得爸爸是老師,媽媽以前也當過小學教師。你想想,我會因為學生的父母是幹部或者老闆就另眼想看嗎?我勸你,不要有這種想法。老師只會喜歡聽話、學習成績好的孩子,絕不會因為家庭的原因所改變。

  再有就是,你的現任課老師,你我都不能決定,更不能選擇。所以,你要學會適應,適應每一個老師的教學方法。 祝你學習進步,快樂每一天!

  我真老了,說了半天,東扯西拉,文不對題。我想說的是說:孝敬爸媽是應該的,同樣;老師,也就像你的父母一樣,要尊敬老師。每一個老師都有一顆無私的愛心,可能有些老師像賈政一樣,表達愛的方式不相同。希望你能夠諒解他們,更希望你有一顆寬巨集包容的心。不要像你媽媽說我似的,小肚雞腸。 好,寫到這裡吧,就此擱筆。愛你!

  父母給高一孩子的信範文二

  當你走進高中校門時,你就走進了花季,走向了成人,走上了一條搏取未來人生之路。當你走上這條路時,你必須明白,家長對你的庇護將越來越少,親友對你的呵護將越來越遠,甚至《未成年人保護法》也將不再適應於你。你必須明白,你的一言一行將產生三個效應:反映你個人的品性素養,影響你所在的班風校貌,折射你背後的家風家教。

  高中三年,不是鮮花鋪就的,不是輕鬆造就的,更不是浪漫成就的。高中三年,是一個破蛹成蝶的過程,是一個由花到果的過程,是一個由苗到材的過程,是一個石墨變金剛石的過程。其間會有疼痛,會有失落,會有壓力,更會有約束,有義務,有責任。

  那種期望庸過三年就會有大學上的想法是可笑的,那種自信苦學高三就有大學上的想法是幼稚的。唯有從高一就開始努力學習、科學學習的同學在群雄逐鹿的高考中才能笑傲沙場,在作別高中生活的金秋才能喜獲豐收,在18歲成人的季節才能踏入理想的大學校園。而那些中途懈怠者、中途放棄者、中途分心者,要麼赧顏返家,要麼淚別校園,要麼再上沙場。而任何時候,復讀都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更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哪怕你是帶著高分為了考取名校再入高三學堂。因為你已經19歲了,不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高中生了,因為你又要在重複的忙碌中度過又一年的青春,而這段青春你本可以在理想的大學裡度過的,在研讀全新的學問中度過的,在和全新師友的交往中度過的,在搏取更高的人生階梯中度過的,甚至會是在自力更生的自豪與驕傲中度過的。

  出類拔萃不是一蹴而就的,出人頭地不是一想就來的,出將入相不是一夢即可的,所以你必須走對高一,走實高二,走好高三。

  你的家境也許很殷實,也許很富有,也許很高貴,但也許很艱難,也許很貧窮,也許很低微。然而你們父母的心思是一樣的,那就是非常渴望你能進入一所理想的大學深造,提高你的文化,提升你的品位,增加你的素養,增強你的能力,美好你的未來,改變你的家境,榮耀你的家鄉,甚至於增輝祖國,使你比他們更優秀,使你比他們更卓越。而這一切,都需要你切實地處理好師生朋友同學的關係,需要你踏實地完成每年每科每月每天每次的學業,需要你誠實地走好高中三年這一千多個日日夜夜。

  你有權利在個人的自由時間做法律允許你做的事,但不等於你有權利在集體場合集體時間做你想做的事;你有權利在個人的自由時間做法規允許你做的事,但不等於你可以拋卻必盡的義務與責任;你有權利以恰當的方式對老師的教育、學校的管理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不等於你可以侵犯他人的權利、無視他人的利益以違規違紀來表現或抗議。

  享受著父母給予的滋潤,拋棄著父母寄予的厚望,違反著應守的班規校紀,揮灑著自己的恣意妄為,消磨著短暫的青春光陰,淡漠著應擔的義務責任,冷視著師長的諄諄教誨,荒廢著應做的學問學業,這不是一個懂事的兒女應做的,這不是一個日益成人的高中生應做的,這不是一個日漸成熟的以寄生為羞以奮鬥為樂的青年人應做的。

  一個懂事的兒女會用體貼的言行來感恩父母的給予,會用努力學習來回報父母的厚望;一個日益成人的高中生會用恰切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才華與個性,會用每時每天每月的奮發來實現自己的志向;一個成熟的青年會用自律來規範自己的言行,會用禮節來展示自己的風采,會用知識與智慧來鋪就自己的前程。

  “年輕人犯錯誤,上帝也會原諒的。”這句話只能讓對方用來表明他們的寬容與大度,表明他們對你的信任與愛護,表明他們對你的期望與期待,但它決不表明你可以無視自己的錯誤,也不表明你可以放縱自己的的錯誤,更不表明你可以重犯同樣的錯誤,尤其當這種錯誤是低階的和幼稚的時候,是為生求學、為人處世所必須摒棄的時候,是你在小學或幼兒園時就已深明其理的時候。比如遲到,比如早退,比如曠課,比如說謊,比如作弊,比如上課長睡不起,比如課上喋喋不休,比如不做必要作業,比如隨口髒話無禮謾罵,比如出言不遜動手傷人,比如你屢次把老師的真心教誨當作耳旁輕風甚至惡語相向……

  身在高中校園,你必須明白:你是一名高中生,不是一個小皇帝;你是一名成年人,不是一個三歲童;你是一名有知有識者,不是一個愚腦昧心者;你是一個有民事行為的人,你必須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你是一個有文化素養的人,你必須為自己的形象負責;你是一個有眾望在肩的人,你必須為父母的顏面負責;你是一個融在大海中的人,你必須為學校的聲譽負責;你是一個有理想抱負的人,必須為自己的前程負責。

  你帶著花季的笑容,走進了高中校園;你帶著青春的自信,走向了成人;你更應該帶著紳士的風度、淑女的風采、智者的學識走出高中校園,走向精彩未來。笑容與自信是你成功的名片,知書和達禮更是你走向成功的階梯。愚頑之於孩童是天真,是可愛;而愚頑之於成人則是可憐,是悲哀。 

  同樣的錯誤,初犯是誤,再犯是錯,三犯是不應該,四犯五犯怎能不讓別人對你另眼相看?怎能不讓人懷疑你的品性素養?怎能不讓人透析你的家教家風?

  同樣的錯誤,師長一教是責任,二教是愛心,三教是奉獻,四教五教是犧牲。尤其當這種錯誤是幼稚的時候,是低階的時候,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也不會再犯的時候,而一個已然成年的高中生卻一犯再犯,難免讓人可氣又可笑又可嘆。

  不要一而再地用這種可氣可笑又可嘆的低階錯誤來成就師長的可敬,烘托同學的可愛,彰顯自己的可憐,暗示家教的可悲。因為這耗費的是師生雙方的精力

  與精神、時光與歲月,因為你本可以用這些精力與精神學習更多的知識,因為你本可以用這些時光與歲月去鑽研更深的學問,因為你本可以用同樣的時間從師長那裡獲得別樣的愛心,因為有更多的人本可以在這些時間從師長那裡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智慧。

  也許你會說有自己的個性,也許你會說你有自己的準則,也許你會說你有自己的性格,但你是否想過,你的個性,你的準則,你的性格,是否以自我為中心?是否只通行於個人的小世界?是否只暢通於父母的小家庭?是否能優遊於與他人的交往?是否能通行於家庭之外的廣闊天地?是否能為你搏取錦繡前程? 

  一天天成人的你必須明白:你為父母而生,而不是父母為你而生;你為世界而存在,而不是世界為你而存在;你可以為自己而活,但你不能只為自己而活。你不能把父母當作依靠,把世界當作家庭,把偏執當作執著,把任性當作個性,把乖戾當作性格,把放縱當作放鬆,把求樂當作求學,更不能把刻苦當作痛苦,把信任當作放任,把做夢當作圓夢。

  當你走向高中校園的時候,你必須記著:用真心團結同學,用誠心結交朋友,用貼心欣慰父母,用尊心擁戴老師,用運動強健體魄,用書籍豐盈心靈,用思考睿智頭腦,用智慧開擴心胸,用努力證明自強,用不屈迎戰困境,用無悔書寫成長,用微笑坦望前景。 

  當你走進高中校園的時候,你必須明白:你的身後是父母期盼你快快成人快快成才的目光,你的身旁是與你一樣胸懷大志目光堅定的同窗,你的面前是給你指點給你知識給你愛心的師長。

  當你走在高中校園的時候,你必須明白:你應當時時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它反映著你的品性素養,影響著你的班風校貌,折射著你的家教家風。 

  當你規劃高中生活暢想人生的時候,你必須學會做學生,做人和做學問。

  父母給高一孩子的信範文三

  孩子,

  這是爸爸媽媽第二次給你寫信,我們想先給你講個故事。

  40年前,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的一所小學裡,三年級女教師費爾米納·西納加在宣佈下課前,給學生布置了一篇題為《我的夢想:我長大後想做什麼》的作文。

  第二天,學生一個接一個地朗讀了他們的作文。在這個班級的學生所寫的作文中,有人長大了想當醫生,有人想當機械師,還有人想當消防員。輪到一個胖乎乎、捲髮的小男孩,他在作業本上寫著“我長大後想當總統”。當這個黑人小男孩說將來想當總統時,全班同學立刻大笑起來。

  原來,這個男孩來自美國,是全班唯一的黑人學生。他兩歲時,父親離開了,母親改嫁給一名印尼人。6歲的他跟著母親移居雅加達。在那裡,他的名字變成巴里·索托羅。當時一家人住在租賃的小矮屋裡,這個男孩平時在一箇舊沙發上玩耍。在房東和老鄰居眼裡,這個黑人孩子少言寡語,十分膽小,一刻也不願離開自己的母親。在一所普通學校就讀。

  男孩生長在貧困的家庭,面對的是複雜的家庭背景,又身為有色人種……擁有這些外在條件的孩子將來能當總統,這不是痴人說夢嗎?班上的同學對這個男孩將來當總統的想法感到滑稽可笑,也就不足為奇了。這個黑人男孩10歲時,母親帶他回到了夏威夷,大部分的時間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當時,家裡生活困難,一家老少擠在一個很小的公寓裡面。母親省吃儉用供兒子讀書。但這個男孩憑著自己的勤奮考進了夏威夷普納後私立學校。

  在將近四十年裡,這個胸懷大志的男孩沒有放棄兒時的夢想,先後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和法學博士學位,畢業後成為律師,後來又當上了參議員。他一步一個腳印,終於在2008年成功當選美國總統,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他就是貝拉克·奧巴馬。奧巴馬充滿坎坷的人生和漂泊四海的經歷造就了他具有獨特魅力的性格。

  人有了夢想,才會有希望;有了希望,才會有為之奮鬥的激情和敢於拼搏的精神。無論是誰,只要為自己的夢想鍥而不捨,就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古往今來,許多成功人士都是憑著少年時期的一個夢想,最終站到了人生的巔峰。 但是競元,你知道嗎,奧巴馬也是逐步制定自己的人生規劃的,把夢想掛在天上、把目標寫在地上。沒有實際行動,夢想就是空想。於是,他轉變了,開始以一個一個切實目標為跳板,一步一步跳到夢想。上大學期間,他拼命學習,畢業時得到了“刻苦求學優等生”的評語。大學畢業後,他第一個目標就是做出色的社群組織者。實現這個目標後,他再跳向下一個目標:伊利諾伊州參議員。又由參議員跳向國會議員,最後成功當選總統。

  說到這裡,你也該明白了。照亮目標的,當然是夢想,實現目標的,一定是努力,而且是不一般的努力,是持續專注的努力,只有持續專注的努力才是有效率的從而有效果。成功=夢想+目標+持續專注的努力,還要注意目標是包括眼前的目標和階段性目標的。當然,你可以說我沒有像奧巴馬那麼遠大的夢想,但孩子,取得成功的公式只有一個,我們知道你內心深處的渴望。

  你喜歡打籃球,可以體會到不論進攻還是防守不持續或不專注結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如果進球是眼前的目標,那麼整場比賽可視作階段性目標,階段性目標是相對的,打入季後賽是季前賽的目標,殺入總決賽是季後賽的階段性目標。你現在很清楚,上課是掌握新知識的非常關鍵的環節,若做不到持續專注,效果能好嗎。

  前段時間在東方衛視推出的一檔電視節目《中國達人秀》中,一位失去雙臂的瘦弱青年,正用雙腳在黑白琴鍵上彈奏優美動聽的旋律,那是鋼琴王子理查德克萊德曼的經典曲目《夢中的婚禮》,琴音纏綿悱惻,在場的所有觀眾無不震驚。這個沒有雙臂的青年叫劉偉,一個23歲的小夥子,在他十歲那年一場不幸的電擊事故讓他失去了雙臂。當表演結束後,他在回答評委提問時說了這樣一句話,這句話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中國人。他說:“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夢想負責”。

  學習上的取得進步需要你克服一些困難和挫折,但面對劉偉這樣一個樂觀、堅強的男孩,與他的遭遇相比,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和挫折又算得了什麼呢?

  爸爸和媽媽相信你,通過自己持續專注的努力,一定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順便說一下,在學校要尊重和理解老師,懂得寬容同學。

  祝你好運!


父母給升入高一孩子的一封信模板
內分泌失調的原因
相關知識
家長給高三孩子的一封信範文
家長給高中孩子的一封信
家長給高三孩子的一封信
家長寫給孩子的推薦信滿分模板
家長給初中孩子的一封信
家長致高三孩子的一封信
家長給高三孩子的信
家長給高考孩子的信範文
家長給小學孩子的一封信
家長給高二孩子的信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