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做教案不但知道相關學科領域核心知識“是什麼”和“為什麼”,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

  《敬畏自然》

  所在單元:

  三單元

  授課學時:

  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準確理解並識記“敬畏、蓬蒿、精巧絕倫、不自量力、相形見絀、咫尺、深邃、混淆”等生字詞;

  2、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語言;

  能力目標:

  1、 抓住文章的重點、關鍵句,理解分析課文 ,鍛鍊學生思維能力;

  2、 學習文章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說的通俗易懂的寫作手法;

  3、 理解“敬畏自然”的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瞭解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道理,增進學生對自然的認識,樹立環保意識;

  2、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學重點:

  一是辨證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這一觀點的,二是學習文章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說的通俗易懂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

  一是理解“敬畏自然”的內涵,二是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語言。

  教學手段與方法:

  1、 邊讀邊想

  2、 自主探究

  3、 合作研討

  教學準備:

  風景圖片

  教學過程:

  ***二***

  一、課前自學

  ***一***讀一讀,寫一寫,儘量記住下列字詞的讀音、寫法和意義。

  狼藉***jí *** 咫***zhǐ ***尺 吶***nà ***喊 相形見絀***chù ***

  美味佳餚***yáo *** 沾沾*** zhān***自喜

  ***二***根據意義寫詞語

  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對自己估計太高。***自不量力 ***

  互相比較之下,就顯出一方的不足之處。***相形見絀 ***

  極其精緻靈巧,無以倫比。 *** 精巧絕倫 ***

  美味的飯菜。***美味佳餚 ***

  形容自以為好而得意的樣子。***沾沾自喜 ***

  二、出示圖片,從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匯入新課。

  三、課堂活動

  1、整體感知

  熟讀課文,分別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並採用“把握關鍵語句法”,邊讀邊畫出關鍵性語句默。再讀課文一遍,然後回答下邊的問題。

  ①本文是一篇議論性的散文,文中談論 人 與 自然 的關係,作者否定了“ 征服自然 ”的口號,提出了“ 敬畏自然 ”的觀點。

  ②題目是《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在文中的意思是 敬重畏懼並愛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使自然界更美好,從而使人類的生存更為美好。

  ③作者為什麼要提出“敬畏自然”?

  答: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為人們常常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宣稱要征服自然,走到極端往往違背自然規律,破壞自然,導致自然界的懲罰。只有認識自然的偉大,愛護自然,人類才能求得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④為什麼說“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答:因為人們常常把人與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創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組成部分,儘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的形態有高低之別,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們自己。再則,敬畏自然就是愛護自然,愛護人類生存的家園,就是愛護我們自己。

  ***三***

  2、結構解讀

  引論 征服自然 不自量力***第 到第 自然段***

  敬 比喻

  畏 人類智慧不值得驕傲 ***第 到第 自然段*** 擬人

  自 本論 人類智慧與大自然智慧的關係 ***第 到第 自然段*** 對比

  然 宇宙生命 ***第 到第 自然段*** 反問

  結論 敬畏自然 和平共處***第 到第 自然段***

  3、句段品讀。細讀5~7自然段,回答下邊問題。

  ***1***第5自然段中說道,“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體現”,這樣說有什麼依據?

  答:①大自然使人體眾多細胞分工合理並且相互協調;②大自然創造了人類有感情會思維的大腦;③大自然創造了人體難以形容的美。

  ***2***第6自然段中,作者說:“大自然之所以創造出會思維的生物,也許是有深意的”,這種“深意”應該怎樣理解?

  答:宇宙是通過人類來認識***欣賞***自己、表達自己的。

  ***3***第7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一個器官”這一詞語的用意是什麼?

  答:與上句的比喻“肌體”相呼應,增強文意的連貫性,突出強調了人類與宇宙之間是部分與整體的關係。***意思對即可***

  ***4***5~7自然段中作者最終要表達的觀點是***用文中原句回答***:

  答:讓我們愛護自然就像愛護我們自己的身體一樣吧。

  4、你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與大家共同討論解決。***把問題和討論結果寫在下面***

  5、本文許多語句富有哲理性,請仔細體會:

  ***1***、人類為自己取得的這些成就而喜形於色,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掉入陷阱,就是危機。這句話的意思是,人類開採煤炭、石油、天然氣以及其他各種礦物,留下了無數礦坑,也就破壞了地貌和地層結構,很可能釀成嚴重後果,危及人類自身。***

  ***2***、宇宙之所以創造智慧生物是為了進行自我認識,為了欣賞她自己壯麗無比的美。

  ***這句話的意思是,宇宙創造了人類這種智慧生物,等於宇宙長出了大腦,有了自我認識的工具,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即是宇宙對自己的認識。這句話是把宇宙擬人化,把人類的出現,說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創造。***

  ***3***、人類並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弟兄。

  ***宇宙的一切,包括人類,都是宇宙生命的構成部分,人類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種種存在形式,所以它們與我們是平等的生命,是我們的弟兄。***

  6、你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與大家共同討論解決。

  7、本文多處運用反問句來為文章增色,試從課文中找出幾個反問句,並把它們變換成一般陳述句,比較一下兩種句式的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作用:反問句的作用是加強語氣,激發讀者的思考,發人深省。

  8、深入思考:

  1、作者為什麼提出要“敬畏自然”?

  ***人們常常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宣稱要征服自然,這種觀點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極端往往違背自然規律,破壞自然,導致自然界的懲罰。只有認識自然的偉大,愛護自然,人類才能求得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2、為什麼說“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們自己”,是因為人類與自然本來就是一體的,儘管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愛護自然,就是愛護人類生存的家園,就是敬畏和愛護我們自己。***

  四、拓展探究:

  請說說人與自然是一種怎樣的關係,並就“敬畏自然”這一主題擬幾句宣傳標語,向人們發出呼籲。

  五、課堂練習:閱讀第5自然段,回答下列問題:

  1、請概括這段文字的主要內容:

  ***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

  2、為什麼說“令人厭惡的蒼蠅蚊子”也是大自然的“藝術品”?

  ***蒼蠅蚊子固然討厭,但是它們的身體構造和生理機制十分奇妙,體現了大自然創造的精妙絕倫。

  3、作者從哪些方面具體比較了“相形見絀”?

  ***1***、大自然用“死”的物質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生命,而人類卻不能製造出一個哪怕是最簡單的生物;

  ***2***、人類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體現;

  ***3***、大自然“懂得”用美學原則創造各種事物以至人體。

  4、詞語積累:

  深邃:深奧 殊不知:竟不知道 與眾不同:跟大家不一樣 映照:照射 誠然:實在 蓬蒿:飛蓬和蒿子,借指原野 斷言:很肯定地說 可人:可人意,使人滿意

  六、課堂小結

  這是一篇議論性的散文。作者認為,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人類應該從根本上轉變觀念,再也不要宣稱什麼“征服自然”,應該敬畏自然,愛護自然。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教案
八年級上冊語文微型課教案
相關知識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教案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教案
北師大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教案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作文學會真誠
北師大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
北師大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教案
北師大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測試題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測試題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作文我心目中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