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詩兩首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兒童詩兩首》是人教版課標本五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課文。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今天我們上了第九課《兒童詩兩首》,學生對詩歌非常感興趣,我先讓孩子從整體上比較兩首詩的不同,大家說的不錯,比如第一首是分小節寫的,全文只有一個標題,而第二首詩有三個小標題。在體會押韻時,在引導下,孩子們也能發現詩的韻腳。

  接著我們描繪了詩帶給我們的畫面和感受,學生說的不錯,尤其是在說《童年的水墨畫》的《溪邊》時,有的孩子從顏色上理解意思,說前三句都是在寫綠色,而到了第四句就寫到了“紅”蜻蜓,真是“萬綠從中一點紅”呀!我當時就肯定了她的感受,想的非常細緻!

  最後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比賽朗讀自己喜歡的詩歌,大家積極準備,在比賽朗讀環節,每個小組各顯其能,讀出了自己的特色!在評價小組朗讀效果時,我採用了建議的方式,比如:朗讀的聲音要響亮,最好要把身體站直,這樣聲音才能更好地傳出來,在我的建議下,第二小組吸取了第一小組的教訓,但感情又不夠,我繼續建議,如果你想讓別人陶醉,不僅聲音要響亮,自己先要入情入境,能有這樣你才能打動別人,第三小組終於按照要求朗誦了出來,讓大家聽得如痴如醉。我的評價:你們幾個人的朗誦,就像一首和諧的交響樂,各盡其職,如入天籟之音,好!也許這個評價有些言過其實,但孩子們在朝著目標努力著,真是高興!

  晚上佈置了改寫《溪邊》的家庭作業,有很多孩子能把文中那種美的意境表達出來。

  篇2

  本課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畫》這兩首兒童詩組成。一首寫出了兒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題目一樣,如水墨畫般勾勒了三個典型的兒童生活的剪影。

  1.本文是略讀課文,所以我引導學生們自主獨立的讀書,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讀出感情。

  2.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並儘量在交流中拓展學生的思路。讀《我想》時,問:“那麼多願望中,哪一個最令你神往?說說理由。誦讀最神往的願望,想象畫面。”讀《童年的水墨畫》時,引導學生: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這個畫面給你怎樣的感覺?

  3.拓展延伸。寫寫自己童年的夢想與童年趣事。遺憾:有些同學還是沒有讀出詩的意境來,還要加強朗讀。

  篇3

  本課的兩首兒童詩一為《我想》,一為《童年的水墨畫》,都是描述兒童豐富多彩的生活,展示孩童純真、細緻的內心,與學生息息相通。因此,運用不同的朗讀方式,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是體會兒童詩情感美的有效手段,能使學生與詩人產生心靈的共鳴。

  《我想》一詩行文跳躍,想象大膽奇麗,表達了一個孩童內心的美好願望,極富韻律美,學生讀起來琅琅上口。本課是略讀課文,在教學時,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做到初讀了解詩的內容美,賽讀感受詩的節奏美,默讀想象詩的意境美,品讀體會詩的語言美。在反覆地誦讀中,學生自主學習,瞭解到詩中表達的綠化環境、美化春天、探索奧祕、讓世界更美的純真願望。品讀時,孩子們找出了“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把眼睛裝在風箏上”這些生動的用詞,感受到了“悠啊,悠……”“長啊,長……”“望啊,望……”“飛啊,飛……”

  這種強烈的韻律美,並在教師課件製作的“柳絮飄揚、孩童托腮展望”的情境中進入了想象的天地。

  “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教師這一問,使學生與詩中孩童一起展開想象:“我彷彿看見了草地上盛開著五彩繽紛的花兒,孩子們高興地唱著春天的歌謠”;“我看見了一棵棵茂盛的樹長起來了,綠蔭如蓋”;“藍天飄著白雲朵朵,令人神往”……孩子們的心靈體會加深了,童心與詩情迸出了火花。學生與詩人在交流,形成了共鳴,自然而然體會到了詩的情境美。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
童年的朋友課文預習教案
相關知識
兒童詩兩首教學反思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兒童詩兩首教學設計
二年級上冊語文古詩兩首教學反思
兒童詩兩首課文反思
兒童詩兩首課後反思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七課古詩兩首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七課古詩兩首教學反思
語文杜甫詩三首教學反思
杜甫詩三首教學反思範文
兒童圓舞曲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