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教案蘇教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

  課題《日出》

  教師寄語:學則須疑,大疑大得,小疑小得,無疑則不得。

  【學習目標】

  1、瞭解戲劇的一些基本知識。

  2、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3、學習通過矛盾衝突推動情節發展。

  【學習重點】

  朗讀臺詞體會人物內心感受。

  【學習過程】

  1、預習:

  1、瞭解文學常識

  曹禺,劇作家、戲劇教育家,出身於封建官僚家庭,幼年時的所見所聞對他反帝愛國思想的形成和他一生的創作起了巨大的作用。曹禺劇作在中國話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雷雨》和《日出》的發表,是中國話劇創作藝術成熟的標誌。他的劇作戲劇衝突尖銳複雜,結構嚴謹;人物性格鮮明獨特,富有典型意義;戲劇語言個性化,且具動作性和抒情性,這些都是劇作成熟的標誌。他促進了話劇從“案頭劇”向“劇場劇”的發展,曹禺以前,多數劇本主要以閱讀欣賞為主。曹禺的《日出》等劇作,具有極好的舞臺效果。《日出》是以 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大都市生活為背景的四幕話劇。它暴露了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爛面,控訴了“損不足以奉有餘”的社會,一方面是剝削者、“有餘者”貪得無厭,醉生夢死;另一方面是被損害者,“不足者”備受侮辱,“有餘者”和“不足者”形成強烈對比。小職員黃省三走投無路毒死自己的孩子後自盡被救發了瘋,劇本描寫了他們的悲慘命運,也描寫了他的善良、忠厚和倔強的性格。

  2、瞭解戲劇藝術知識

  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他藉助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手段塑造舞臺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現實生活。

  戲劇種類:A、 按藝術形式不同分成話劇,歌劇,舞劇等;B.按劇情繁簡和結構不同,可分為多幕劇,獨幕劇;C、按題材反映的時代不同,可分為歷史劇,現代劇;D、按照矛盾衝突的性質和表現手法不同,還可分為正劇、喜劇和悲劇等。

  劇本的特點:***它是演出的依據和基礎。***

  第一,劇本必須適應舞臺演出,篇幅不能太長,人物不能過多,場景不能過多地變換。

  第二,劇本必須有集中、尖銳的矛盾衝突,戲劇衝突發展變化;過程構成劇本的情節結構,情節結構一般分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個部分。

  第三,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必須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點。

  舞臺說明:

  寫在每一幕的開頭、結尾和對話中間的說明性文字,內容包括人物表,時間,地點,服裝,道具,佈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

  ***二***

  口述課文故事梗概,小組內互相補充和糾正,從而正確瞭解課文內容。

  明確;課文《日出》第二幕的節選。寫大豐銀行的小職員黃省三哀求銀行襄理李石清能讓他再回來工作,被李石清冷潮熱諷一番並被經理潘月事打昏在地。

  4、問題探究

  l、課文戲劇的矛盾衝突是什麼?是怎樣發展的?

  2、從這幾次衝突可以看出黃省三怎樣的性格特點?

  學生討論明確。

  1、這齣戲圍繞黃省三想復職的問題展開矛盾衝突。課文的開頭寫黃省三非常卑怯地向李石清求情,理由有:一個月只花銀行十三塊錢,孩子餓得直叫,銀行還在蓋大樓,銀行還添了新人,讓我回來,再累一點也心甘情願。這些遭到了李石清的反駁:沒飯吃,這不是粥廠,銀行可以辭人,你講良心,怪不得你現在這麼可憐,誰叫你一大堆一大堆地養孩子。見求情無望,黃省三隻好淚汪汪地告辭,看似矛盾衝突已經不存在了、可是剛走兩步,黃省三忽然跑回來,因為他無路可走,無處可去,為了飢俄的三個孩子,他只有再次乞求李石清,別無他法。因此受到了李石清的無情羞辱,給他指出了去偷去拉洋車,最後竟唆使他去跳樓自殺。聽了李玉清的一番冷酷無情的話黃省三“忽然爆發地悲聲”“幫幫我,我不能死,為看我的孩子們,活得再苦我也死不得”、到這裡黃省三與李石清發生了一場大沖突。一個殘忍冷酷,毫無人性,一個卑怯,懦弱;一個冷言冷語將人往絕路上逼,一個苦苦哀求,呼天嗆地。矛盾此時無從化解。接著潘月亭上場,黃有三的下跪求情惹惱了他,厲聲地讓黃滾開。這時黃省三內心積壓已久的怨恨突然暴發出來,他“瘋狂似的又哭又笑地抽咽起來”“兩手捶胸”“尖銳的聲音,不顧一切地”“憤恨地”指責“你們真是沒有良心,你們是賊,是強盜, 是鬼啊!你們的心簡直比禽獸還不如。”這下完全激怒了潘月婷.矛盾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當潘月婷狠狠給了李石清當胸一拳時,矛盾衝突才得以解決。

  2、從以上矛盾衝實可以看出黃省三有如下性格特點:

  他非常的卑怯,懦弱。從他的神態動作可以看出.他與李石清的對話顯然非常“膽小”;他只會“苦笑”、“他淒涼地”“又卷弄他的圍巾”“囁嚅地”,不斷地“乞求”。被愚弄了,竟還會燃起了一線希望”“臉紅、不安”“嘴脣自動”“懼怕地”。但為了他的孩子,為了那每月的十三塊錢發出憤怒的吼叫。“我現在不怕你們啦!我不怕你們啦!***抓住潘經理的衣服***我太冤了,我非要殺了——”,可以看出他也有反抗、剛強的一面,但只是被逼無奈所為。

  八、以上我們對課文白了較深一層的理解,下面我們另請幾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

  問題探究

  1、理解這篇戲劇的語言特色。

  ***1***劇中人物語言不僅要表達人物的意圖和思想感情;而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所處的特定環境。讀一讀劇中李石清的幾段臺同,說說他的個性特點。重點朗讀黃省三控訴潘李二人的臺詞,體會並讀出黃省三的內心感受。

  ***2***試補出破折號所省略的話,並說說劇本這樣表達有什麼好處。

  學生討論明確:

  ***1***再讀課文黃省三的臺詞,可以看出黃省三的性格的發展,他原本膽小、懦弱、萬般無奈、畏畏縮縮、苦苦哀求。可是他走投無路,哀號、下跪、拉住李石清的手,瘋狂地發

  出悲聲“我不能死”,他求了李石清再求潘月亭,哀求不得時終於開口痛罵;潘月亭的當胸一拳打昏在地。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黃省三,從逆來順受到無力的抗爭,絕望的抗爭、從未看透李潘之流,存有希望之心,希望他們發善心,到認清“你們是賊。是強盜,是鬼啊!你們的心簡直比禽獸還不如——”,自發的反抗意識開始萌發,但他看不到出路而完全絕望,這是他以後走上自盡之路的原因。

  劇中李石清的刻劃入木三分,他以他個人的所謂經驗,無情嘲笑黃省三,“這時候你還講良心!”他“魔鬼般地獰笑著”告訴黃省三:“你一層一層地爬上去,到了頂高的一層,就可以邁過欄杆,站在邊上。再向空向外多走一步!那時候你也許有點心跳,但是隻要過一秒,就一秒,你就再也不可憐了,你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這段話說起來是那樣的輕鬆自在,那麼的冷靜理智,真是個毫無人性的冷血的動物。

  但是李石清的性格也有他複雜的一面,他訓斥黃省三“你這個傻子!這時候你還講良心!怪不得你現在這麼可憐了”;“有錢人的錢可以從人家手裡大把地搶,你沒有膽子,你怎麼不能偷?”“你滿肚子的天地良心,仁義道德,你只想憑著老實安份、養活你的妻兒老小,可是連自己一個老婆都養不住,你簡直是個大廢物,你還能養一大堆孩子!我告訴你,這個世界不是替你這樣的人預備的。”這些話也摻雜了“憤世嫉俗”的情緒在裡面,表達了他對現實的不滿,在劇本第四幕中,升為銀行襄理的李石清也被老闆無情地解僱了,成了又一個“黃省三”,這真是一個絕妙的諷刺。

  2、好的戲劇往往安排一些人物的潛臺詞,在破折號後補充上人物的潛臺詞,並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①那你可以到街上要——

  ②您說,要我去——

  ③我太冤了,我非要殺了——

八年級語文課文教案
八年級語文備課教案
相關知識
八年級語文下冊蘇教版古詩詞
八年級語文下冊蘇教版古詩詞
八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
八年級語文核舟記教案及教學反思
八年級語文背影的教案
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教案
八年級語文下冊新教案
五年級語文下冊蘇教版教學計劃
二年級語文計劃蘇教版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蘇教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