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感恩教育主題黑板報內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叫“老人節”,是一個屬於敬老愛老的日子。那麼關於重陽節感恩黑板報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重陽節感恩黑板報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重陽節感恩黑板報圖片:

  重陽節感恩黑板報圖片1

  重陽節感恩黑板報圖片2

  重陽節感恩黑板報圖片3

  重陽節感恩黑板報內容1:

  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記隋代風俗,已與後世近似。在南宋的《夢粱錄》卷五載:“日月梭飛,轉盼重陽。……是日‘孟嘉登龍山落帽,淵明向東籬賞菊’,正是故事。”南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雲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描寫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

  由於重陽為秋節,節後草木開始凋零,所以有稱重陽節野遊活動為“辭青”,與三月春遊“踏青”之說法相對應。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這也是一個頗有詩意的名稱。

  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

  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據說,早年不家用發麵餅夾上棗,慄諸果的,或以江米、黃米麵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

  重陽節感恩黑板報內容2:

  1、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自己

  2、養老敬老愛老助老

  3、重視老齡問題,提高社會意識

  4、老人融入社會,參與社會發展

  5、樹敬老之,促社會文明

  6、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

  7、建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和諧社會

  8、老年人的經驗和知識是社會的寶貴財富

  9、重視老齡工作,發展老齡事業

  10、加強老齡工作,發展老齡事業

  11、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12、老齡事業快速發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

  13、敬老傳統,代代相傳

  14、給老年人溫暖和親情

  15、踐行科學發展觀,共建和諧社會

  16、落實老年優待政策,保障老人合法權益

  17、營造健康老齡化的社會環境

  18、樹敬老之風,促社會文明

  19、尊老,敬老,養老,愛老,助老

  20、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

  21、完善老年服務功能,優化社群生活環境

  22、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才有所教

  23、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大力發展老齡事業

  24、加強老齡工作發展老齡事業

  25、揚尊老中華之風,護老人合法權益

看過此黑板報的人,還看了:

中學生足球黑板報內容
主題心理健康教育黑板報圖片素材
相關知識
重陽節感恩教育主題黑板報內容
高中感恩教育主題黑板報
愛在左感恩在右主題黑板報內容
感恩老師主題黑板報內容
健康教育主題黑板報內容
法制教育主題黑板報內容
感恩勵志主題黑板報內容
義務教育主題黑板報內容
感恩父母主題黑板報內容
感恩教師主題黑板報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