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配合踢好足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作為一名優秀的後衛,技術方面是最重要的,因為技術上的優勢可以彌補很多的不足。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怎麼踢好足球后衛,歡迎閱讀!

  各個位置的職責

  ***1***邊後衛的職責:邊後衛主要是要防守對方的邊鋒以及其他進攻隊員在邊路的活動,破壞對方由邊路發動的進攻。同時還可利用插上助攻式運球來直接威脅對方球門。

  ***2***中後衛的職責:中後位有突前中後衛和拖後中後衛之分。前者主要任務是盯守對方突前的最有威脅的中鋒,因而又被稱之為盯人中後衛;後者則主要擔負整個防線的指揮任務,其站位經常處於其他防守隊員後面,一般稱他為自由中衛。

  足球術語

  補位

  :足球運動戰術術語。比賽中集體防守的一種配合方法。指防守中本隊一個隊員被對手突破時,另一隊員前去封堵。兩人補位是集體防守配合的基礎。防守隊員相互間保持適當的距離和角度,是進行及時補位的前提。過去主要指衛線隊員防守時的配合。當代足球採用全攻全守戰術,補位的內容也有了相應的發展。擔任鋒與衛的隊員之間在一次進攻中相互位置交換,也成為補位的重要內容之一,從而對補位隊員的技術戰術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插上進攻

  :足球運動進攻戰術之一。指位於第二、第三線的前衛、後衛隊員,插入第一線參加進攻的戰術方法。因有縱深距離,故容易擺脫對方的防守,且第二、第三線隊員的插上具有較大的隱蔽性和突然性。因此,更具威脅性。後衛插入前鋒線直接參加進攻是全攻全守戰術的一個重要標誌。

  長傳突破

  :足球運動進攻戰術之一。運用遠距離傳球突破對方防線的戰術方法。當代足球比賽中,多用於快速反擊時。防守隊員在本方球門前搶截得球,利用對方壓上進攻後不及回防的時機,長傳給突前的同伴,以突破對方的防線。

  沉底傳中:足球運動進攻戰術之一。指邊線進攻中,通過個人帶球突破,或集體配合把球推到對方端線附近,然後長傳至對方球門前的戰術方法。攻方在快速推進中,常趁對方防線陣腳未穩時,採用此法中間包抄以射門得分。

  反越位戰術

  :這是針對對方“造越位”戰術而採取的一種進攻戰術。當進攻隊員覺察到防守者用製造越位的戰術破壞本方的進攻時,及時改變傳球方向,讓在後面的隊員插上接球或自己直接帶球快速推進射門,從而使對方退防不及。

  弧線球

  :足球運動技術名詞。指使球呈弧線執行的踢球技術。足球在執行中,由於強烈旋轉,使兩側的空氣發生差異而形成。由於球呈弧線形執行,故俗稱“香蕉球”。踢弧線球時,腳擊球的部位應偏離球的重心。常用於繞過位於傳球路線中間的防守隊員,或射門中迷惑門員,使之產生錯誤判斷。罰直接任意球時,用弧線球射門已是得分的一種重要方法。

  交叉換位

  :足球運動戰術術語。比賽中進攻隊員為了擺脫對方的防守,在跑動中左右換位的戰術配合方法。最常見的有:左側的隊員疾跑到右側有球隊員前接球,右側隊員傳球后,交叉跑到左側位置。這一戰術配合改變了隊員只在本位置範圍內活動的踢法,使之戰術更變化多端。

  籬笆戰術 :也稱人牆戰術。在自己門前危險區域內,當對方罰任意球時,幾個防守隊員並排成“人籬笆”,以幫助守門員封住對方射門的部分角度。

  密集防守

  :防守戰術之一。球門前的30米區域常被稱為“危險地帶”。比賽中,雙方為了穩固防守,往往組織相當多的人把守這一區域,形成密集狀態,以加強保護,減少空隙,阻住對方的突破,稱為密集防守戰術。

  清道夫

  :足球比賽中承擔特定防守任務的拖後中衛之別稱。1966年第8屆足球錦標賽,在“固守穩攻”的戰術思想影響下,為了加強防守,於後衛線後面安排一個隊員,其職責是隻守不攻,執行單一的補位防守任務,“打清”攻到本方球門前的來球,因而得名。

  區域防守

  :足球運動防守戰術之一。每一隊員根據位置劃分一定的防守區域,在劃定的範圍內,主要採用站位的防守方法,而不緊盯人。這使進攻隊傳接球比較容易,且在同一區域內出現兩個以上進攻隊員時,防守就感困難。這一防守戰術比較被動,已不能適應足球運動發展的需要,現已很少採用。

  全攻全守

  :足球運動戰術之一。一個隊除守門員之外的10名隊員都有進攻和防守的職責,稱為“全攻全守”。根據比賽中攻與守的需要,每個隊員都可到任何一個位置上發揮這一位置隊員的作用。這一戰術打破了陣式對隊員的束縛,能充分調動和發揮隊員的積極性的才能。同時,對隊員在身體素質、技術、戰術和意志品質、戰鬥作風諸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74年第10屆世界足球錦標賽中,出現了這種打法,被譽為國際足球史上的第三次變革。

  外圍傳中:也稱“45度角傳中”。足球運動進攻戰術之一。當攻方有球隊員在邊線附近與對方球門約成45度的地區時,用過頂長傳把球傳向處於對方罰球區附近的同伴,供同伴用頭頂球連續進攻,稱為“外圍傳中”。尤其在守方隊員已及時退回,且密集在球門前30�40米的地區,通向對方球門的路已被封住,或攻方有身材高大、爭頂球能力強的前鋒隊員時,運用這種打法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魚躍撲球

  :足球技術名詞。守門員的一種難度較高的接球技術。以與球同側的一腳用力蹬地,異側腿屈膝提擺,使身體躍出接球。接球后落地時,雙手按球,用前臂的側面先著地,團身護球,因是騰身側面躍出,增大了接球的範圍,故能接住用其他動作難以接到的球。

  越位

  :越位規則是在1874年的足球規則中正式規定的。不過,那時的越位規則跟現在的越位規則有很大的不同.當時規定:攻方隊員攻到前場,前面守方隊員如果只有兩個人***包括守門員***時,那麼這個進攻隊員就算越位了。19世紀70年代初,足球運動開始在西方等國盛行起來,那時,普遍重視進攻,而不大注意防守。這從當時一些國家常用的比賽陣形***1217,1226***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放在前面的鋒線隊員竟多達六七個。攻方攻到前場,就像決堤的洪水一樣,勢不可擋。守方一搶到球,也往往容易偷襲成功。這樣,由於進攻的人多,防守的人少,造成攻與守的力量極不平衡,嚴懲地影響了球技和戰術的發展與提高。另外,由於攻守雙方缺少人數上勢均力敵的對抗,比賽也就不那麼激烈和精彩了。為此,一些人便在戰術陣形上動腦筋,有些人則在規則上想方設法給進攻一方以適當的限制。越位規則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現在運用的越位規則,是1925年規定的,它對足球運動技術和戰術的發展,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在某種意義上說,沒有越位規定的制定,也沒有足球運動的今天。越位,顧名思義就是越過球的位置的意思。用足球規則的術語來說就是:隊員較球更接近於對方端線者,即處於越位位置。換句話說,當隊員踢球或頂球時,同隊接球隊員在對方半場內所站的位置是在球的前面,並且他與對方端線之間,只有對方一個隊員時,就是越位了。

  如果同隊隊員回傳球或平行傳球時***即球與接球人平行,距對方端線相等***,接線人不算越位,因為他並未在球前面,僅與球平行。判罰越位的關鍵,不是在隊員接球時而是在同隊隊員傳球時即同隊隊員踢球或頂球的一剎那。當傳球時,接球隊員如果不處在越位位置,而是在踢出的球在空中或在接球時跑到越位位置,然後又跑回非越位位置接球,則應判罰越位。

  在對方隊員踢球時,同隊隊員停球或帶球時,無論哪方的隊員,無論在何位置,均無越位可言。因為判定越位是指同隊隊員傳球時的一剎那,這是判定越位的主旨和關鍵所在。

  如果守方隊員故意退出場場外造成攻方隊員越位屬不正當的行為,裁判員不但不判攻隊隊員越位,反而應在成死球時給守方隊員予以警告。

  國際足聯最新規則規定:隊員所站的位置與對方最後一個防守隊員平行***守門員除外***,不算越位。 下列情況不能算越位: 隊員在本方半場以內者。

  對方有兩個較其更近於對方端線者。 最後觸球或踢球為對方隊員者。 直接接到球門球、角球、界外擲入的球及裁判員所丟擲的球。

  隊員如處於越位的位置,如果裁判員認為該隊員沒有影響比賽,沒有阻礙對方的活動,或沒有從所處的越位位置獲得有利條件,不應判罰。

  如果裁判員已判斷某隊員越位,但在裁判員鳴哨停止比賽以前,守方隊員企圖搶截而接觸了球,這個球又被越位隊員所控制,則應判罰該隊員為越位。這個問題在前面已經講過,因為最後觸球為對方隊員。

  如果裁判已鳴哨判定隊員越位後,守方隊員由於搶截而接觸了球,這個球又被越位隊員所控制,則仍應判罰該隊員為越位,因為當同隊隊員傳球時,裁判員已鳴哨並判定該隊員為越位。就是說該隊員已經犯規,也是我們常說的犯規在先了。規則規定:最後觸球或踢球為對方隊員者,不算越位。

  這一規定係指隊員雖然處越位地位,但觸球或踢球給他的不是同隊隊員而是對方隊員。

  隊員進攻時,由於衝力關係使身體越過了球門線***跑入網內***,裁判員應看該隊員是否影響了守門員來決定是否判罰越位。

  觀眾在看臺上欣賞比賽,因為角度的關係,往往認為某隊員已越位了,實際上並沒有越位。只有巡邊員的位置才能正確判斷隊員是否越位。

  越位是足球規則中很重要的一條規則,也是較複雜的規則。從定義來講一般球迷基本上都能理解它的精神實質。但是,足球比賽的形勢錯綜複雜千變萬化,場上隊員不斷地跑動,像有矛就有盾一樣,有了造越位戰術,也有反越位戰術。

  越位的情況是多種多樣的,越位是攻方的大“忌”,一個個極有威脅的攻勢常常喪失在“越位”身上。守方也常用造越位戰術瓦解對方強大的攻勢,不費什麼力氣便可將球“搶”到而由本方踢間接任意球。

  造越位:是一種防守戰術。根據規則:進攻隊員在接球時,如與對方端線之間防守隊不足2人時則為越位。防守隊員利用這一規定,在對方傳球中,另一隊員將觸及球的瞬間,突然向前一跑,造成對方接球隊員與本方端線之間有一個防守隊員的局面,使對方越位犯規。

  撞牆式

  :比賽中進攻時的一種過人戰術,即形成兩人過一人局面時,二人一傳一切,接球再傳者一次出球,使傳球者傳來的球像撞在牆上一樣,從而加快過人速度,故名。

  自由人

  :足球比賽“一三三三”陣型中拖後中衛的別稱。防守是無固定的看守物件,可機動靈活地補位救險,從而使其他隊員,特別是3個後衛在盯人時無後顧之憂。是清道夫踢法的發展,不僅要守,而且要伺機插入進攻第一線。根據職責,要求擔當“自由人“的隊員技術全面,戰術意識強,比賽經驗豐富,是組織、指揮防守的核心。

  集體的區域性配合進攻戰術

  集體戰術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隊員在比賽中為了完成全隊攻防任務而採用的區域性協同作戰的配合方法,它包括“二過一”戰術配合、“三過二”戰術配合和反切配合等進攻戰術。

  1、“二過一”戰術配合

  顧名思義,“二過一”是兩個進攻隊員,通過傳球配合突破一個防守隊員。“二過一”是集體配合的基礎,可以在任何場區、任何位置上運用這種方法來擺脫對方的搶截或突破防線。“二過一”是進攻的兩個隊員之間相距10米左右,進行一傳一切的配合。要求傳球平穩及時,一般多用腳內側、腳外側等腳法,傳地平球為主。傳球的位置,儘可能是接球人腳下或前面二、三步遠的地方。

  2、“三過二”戰術配合

  “三過二”是在比賽中區域性地區3個進攻隊員通過連續配合突破兩個防守者的防守。由於這種配合有兩個同隊隊員可以同時接應傳球,因此使持球人傳球路線更多,且進攻面擴大。

  全隊進攻戰術

  全隊進攻戰術是指比賽中一方獲得球后,通過隊員之間的傳遞配合達到射門的目的而採用的配合方法。與區域性進攻戰術相比較,全隊進攻戰術的進攻面比較廣,參加進攻和快速反擊等。

  1、邊路進攻

  利用球場兩側地區發起進攻的方法叫邊路進攻。邊路進攻是全隊進攻戰術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主要特點是有利於發揮進攻速度,打破對方防線製造缺口。

  2、中路進攻

  中路進攻是利用球場中間區域組織的進攻,這種進攻雖能直接射門,但難度最大,因中路防守最為嚴密,前的攻擊手必須是反應極其敏銳、意識強、技術高、敢於冒險、速度快和善於路位策應的隊員。

  3、快速反擊

  比賽中當攻方進攻時,後衛線往往壓至中場附近,防守人數也由於插上進攻和助攻而相對減少,此時如能抓住對方防區空隙較大和回防較慢的機會,乘其失球發動快速反擊,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快速反擊是最有威脅的進攻手段,有效地進攻在於突然快速地反擊,但其難度較大,即要冒險,又要有準確、快速的傳切配合技能。快速反擊要有組織,配合得要極為默契,必須進行專門性的訓練,否則很難在比賽中實施。

  定位球戰術

  定位球戰術是指在比賽中,利用“死球”後重新開始比賽的機會組織進攻與防守配合的戰術方法。定位球戰術包括中圈開球、角球、任意球、點球、擲界外球等。在勢均力敵的高水平比賽中,定位球戰術有時起決定勝負作用。在配合上要利用簡練的一次配合取得射門機會,配合越複雜成功率就越低。故要進行專門性的練習,才能在比賽中奏效。

  集體的區域性配合防守戰術

  1.補位

  補位是足球比賽中區域性地區集體配合進行防守的一種方法。當防守過程中一個防守隊員被對手突破時,另一個隊員則立即上前進行堵封。

  2.圍搶

  圍搶是指比賽中在某區域性位置上,防守一方利用人數上的相對優勢***通常是兩三個隊員***同時圍堵對方的持球隊員,以求在短暫時間內達到搶斷或破壞對方的目的。

  3.造越位戰術

  造越位戰術是利用規則而設計的一種防守戰術。是一種以巧制勝的省力打法,因而成為一種重要的防守手段。但由於其配合難度較大,搞不好會適得其反,讓對手鑽空子,因此戰術往往是為水平較高的球隊所採納,但在一場比賽中也不是多次運用。

  全隊防守戰術

  防守戰術可分為兩種基本型別:盯人緊逼防守***人盯人防守***,即在規定的範圍內盯人緊逼,不交換看守;區域緊逼防守***盯人和區域相結合***,即現今流行的綜合防守,緊逼和保護相結合,在個人的防區內緊逼,作交替看守。盯人防守即各自都有明確的防守物件,如對方左邊鋒大幅度地斜插至右路,則右後衛緊跟盯防,不交替看守。防守最根本的原則是緊逼和保護。只有緊逼才能有效地主動斷搶,壓制對方技術的優勢而獲取主動權;保護是為了更好地緊逼和控制空當。

鍛鍊踢足球力量的方法
小學足球訓練總結
相關知識
如何配合踢好足球
彈鋼琴左右手應該如何配合才好
初中生如何踢好足球
家長如何配合學校幫助孩子學好英語
家長如何配合學校教育好孩子的人際關係
夫妻應該如何配合教育子女
家長應該如何配合老師教育孩子
組裝臺式電腦如何配置最好
怎麼樣踢好足球的方法介紹
如何分析一場足球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