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如何野外釣魚的技巧分享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喜歡垂釣的朋友都知道,春季是釣魚的黃金時間,許多人喜歡在春季釣魚。可是在晚春釣魚又應該掌握哪些技巧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晚春野外釣魚技巧

  首先是釣早

  晚春釣魚首先要記得釣早,尤其是四月直至八月,鯽魚進食的時段性日益明顯,清晨5:30-7:30下午3:00-5:00是二個重要的覓食高峰時段,錯過時段,氣溫迅速攀升,水中光線增強,底部缺氧,所以上魚頻率不但低而且個體也小,尤其是清晨,趕上這一時段,上魚快,而且都是大鯽。所以晚春後野釣確實要有起早貪黑不怕苦的精神,曾有多次經歷,同樣的釣點,遲來後錯過時段,無論在窩料、釣餌做出什麼努力,水下依舊是一片寂靜。

  其次是釣淺

  由於春季魚類繁衍的本能和近岸淺水處水溫的穩適性等因素,所以春釣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春季由於魚類全天候的遊動,使得水體比冬季渾濁,能見度降低為近岸釣淺創造了條件,有過多次在近岸0.5-1米左右深度釣獲野生大板的經歷,對此深有感觸,但要強調釣近釣淺務必注意用站在偏斜偏遠的岸部用長伸拉竿方式來下鉤,防止站在近處水中倒影驚跑魚類。

  最後是釣草

  水生植物有遮光、造氧、微生物繁衍等功能,所以有草的水下比光水更易聚魚,而且魚的安全感越強,吞食越果斷,在送漂上的表現非常漂亮,浮漂輕微顫捧,美感無限,此時提杆,霎時動感十足,隨後的精彩和心情不說了。

  晚春難釣魚的原因

  五月份左右氣溫高,魚兒漸漸進入了甩籽期,咬鉤並不積極,以鯉魚為例,在甩籽前後,鯉魚是基本上不吃餌的,所以釣友的釣獲也十分差。晚春水溫上升幅度快,各個水層溫差大,魚兒會經常變動活動範圍,活動到上層水域,但此時釣友依然習慣釣底,魚兒比較難釣。

  五月份是飼養者大量投放食料的時間,更是魚兒的產卵繁殖時期,所以,出於魚情水情方面的狀況,以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晚春魚難釣。那麼針對這些情況,又有啥應對辦法呢?我們不妨從以下幾點著手看看。

  更換物件魚

  此時垂釣可以以釣鯽為主,鯽魚甩籽較早,並且甩籽期間仍然會進食。

  更換釣點

  此時的釣點選擇十分關鍵,晚春氣溫水溫出現大幅度變化,且處於農耕時節,各個水域水位大幅度下降,垂釣時候釣點最好選擇在水底有溝坎斜坡一類,障礙物多的地方下鉤,尤其是在淺灘處找有凹陷坑窪或者溝壑的地方,更容易藏魚。除此之外,還可以選擇在淺灘的水草區下鉤。

  釣具搭配

  晚春時節垂釣,釣竿一般在2.7-4.5米左右,不需要釣的太深太遠,竿質調性可以偏軟一些,不僅能提高命中率,並且手感也非常好。釣線質量要好,耐磨性要強,主線的型號為0.8-1.5號之間,子線在1號之內。釣鉤可使用2-4號的釣鉤,鉤體細韌會讓魚兒吸食容易,而浮漂建議釣友使用比較靈敏的短尾漂。

  釣魚收竿的技巧

  穩住神兒

  抖魚兒上鉤以後,一定要穩住神兒,先抬起魚竿,輕輕抖動一下竿梢,讓魚鉤往深處鉤去,鉤在魚嘴裡鉤牢了,不僅魚吐不出鉤來,收線時也可減少滑鉤。但一定要輕輕地抖竿,重了會鉤破魚嘴而脫鉤。

  鬆收線要有張有弛

  收線時魚的反抗力弱時,可快收,但反抗力強,特別發威時,要立刻收線,強收或僵持住,魚就會掙脫掉。特別是到近岸時,魚要拼命掙扎,這時必須注意收線,否則會切線逃跑。

  直收線時魚竿朝前直往上抬

  切忌左右拉擺。魚在水中發威時,力量要超過體重的若干倍,收線的阻力很大,大魚發威時,人都很難站穩,這時魚竿只有往前抬,才能承受住壓力,如果左右擺動,最易造成斷竿的損失。

  嗆讓魚多嗆幾口水

  魚竿收線到一定時候,為防止魚咬斷線,掙扎脫逃,需將魚的頭部抬出水面,再迅速放下水去,往復幾次,魚口中被水嗆過後,必然頭昏體乏,這時再用抄子去抄,就容易收上魚來。

看過晚春野外釣魚技巧的人會看:

春季釣鯽魚為什麼不打窩
釣魚為什麼會跑魚的原因分析
相關知識
晚春如何野外釣魚的技巧分享
初春如何輕鬆釣魚的祕訣分享
晚春如何在野外釣魚的技巧
晚春野外釣魚的技巧有哪些
夏季如何在野外釣魚的技巧
春天如何在魚塘釣魚的技巧分享
春季如何手竿釣魚的技巧方法
夏季夜間如何釣魚的技巧分享
冬季如何高效釣魚的技巧
如何在南方的黑坑釣魚的技巧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