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戶外垂釣四字技巧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春天到了,天氣越來越暖和了,魚兒們從冬眠出來進食了,這時候垂釣的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哦。那麼大家聽說過春天戶外垂釣的四字技巧嗎?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春天戶外垂釣四字技巧

  聞

  我們在垂釣下鉤前,可以迎著風蹲在岸邊,聞一聞水面吹來的風是否有魚腥味,或用手捧水聞一聞,腥味越濃,魚就越多,反之則少魚或根本沒魚。

  聽

  如果我們釣魚的那個水域存在魚的話,能聽見魚兒吃草的嚓嚓聲,大魚追小魚發出的撲通聲,及魚躍出水面的響聲,宜下鉤垂釣。若魚在水面浮頭吞吐,發出叭叭聲,表示水底腐殖質沉積太多或氣壓急驟下降,魚在水中缺氧,雖有魚也不會上鉤,這種情況不宜下鉤。

  摸

  垂釣的最佳溫度為15℃-25℃,這個範圍的水溫易下鉤垂釣;若水溫超過30℃或低於4℃,手觸水面就有發熱或冰冷刺骨的感覺,此時不宜下鉤。

  看

  一看水色。水色過清,則魚不多,即使下鉤,魚也會被人影、竿影嚇跑;水色過渾,魚不易發現鉤上的餌料;水清略渾是垂釣的最佳水色。水為褐色,鯽魚多;青黃色,草魚多;黃橙色;鯉魚多。二看水紋。無風時,若不平如鏡,說明水下無魚或有魚不吃食;若水面出現水花、漩渦或波紋,這是有魚的訊號。三看水草。如垂釣水域處的水草枝葉殘缺不齊,則暗示水下有草食性魚種。

  釣魚提高上鉤率的技巧

  1、每次下餌前用野草擦擦手

  垂釣中,往往在釣上一兩條魚後,魚就不大肯吃餌,或要長時間才咬餌,這是因為您上餌時,無意中把魚側聽器官射出的受驚液帶到了釣餌上,水中的魚聞到它都敬而遠之,自然不會上鉤。如果您在每釣一條魚後,先用野草擦擦手,再取餌裝鉤,魚的上鉤率會明顯提高。

  2、香餌料可誘魚上鉤

  魚的視覺很差,不能看清遠處的物像,但魚的嗅覺和味覺卻十分靈敏。在水中覓食時,魚的鼻孔和鰓發揮作用。魚所接受的氣味不僅來自空氣,更主要的是來自溶有氣體分子的水溶液,它們由此判斷是否有可食性物質。因此,垂釣時多投撒誘餌,不僅要注意顏色,還要注重香味。

  春季釣魚小建議

  水深

  清明前選1-1.5米深的淺水處做釣點,因為此時深水處水溫還較低,魚兒多喜歡在水溫較高的淺水處活動;清明後可在水深2-3米處放鉤,因為此時梢深的水域也已是魚兒喜愛棲息的地方,當然還應根據當時的天氣來決定。

  選擇釣點

  釣點的選擇對春季垂釣特別重要。在地勢上,宜選沿岸較彎曲的回水處,是魚兒最愛棲息、洄游、逗留覓食之處。

  水草也並非越多越好,密度過大處陽光被水草遮擋,水面陰暗。光禿無草的岸邊也不是魚兒喜歡棲息之處,它喜愛有適度光亮但又沒有強光直射之處。所以春末氣溫已相當高時,背陰的地方就容易釣的多。行家們有句經驗之談,叫做“先陽後陰,先淺後深”。意思是說:初春時應選陽光較充足的淺水處垂釣,而春末夏初時,則應選背陰的較深水域下鉤。

  風向

  春季釣魚選擇釣點時還應照顧到風向問題。在初春階段,迎風處很難釣到魚,而到了春末以後,在風和日暖的時候,迎著微風的水面可能被吹成密層層的細浪,風還會把浮漂的餌料吹移到岸邊來,這就會引來很多的魚覓食。因此,這個時段迎風的水域尤其是有活水流入的水口,是極為理想的下鉤處。

  對落鉤點和垂釣時間的把控

  春季在池塘、湖泊或小河江釣魚,落鉤點離岸的遠近也應根據時段有所改變:初春時氣溫較低,宜將魚鉤落在離岸較近的水域。而春末時節及此後一段時間內氣溫較高,就應將魚鉤甩放的離岸遠的水域中,因為此時魚兒喜歡在較深的水層中活動。

  總之,應根據氣溫的變化而決定下鉤的深淺和垂釣的時間,如上午9時以前和下午4時以後氣溫相對較低,下鉤點應選在離岸較勁的水域;上午9時至下午4時這段時間氣溫較高,則應改在離岸稍遠些的水域去釣。以上只是指有陽光的日子,如果在沒有太陽的陰雨天,就都應在靠岸較近處下鉤。

  釣具的選擇

  春釣使用的釣具,一般採用較軟的手竿,長度以5-6米為好,釣線不宜太粗,可用細些的,魚鉤也不易太大,可用小些的。浮漂宜用木質的或塑料的輕浮漂。

  餌料的選擇

  至於餌料的選擇,最好有蚱蜢、骷髏等昆蟲,如不易捉到,則用紅蟲、蚯蚓、精豬肉也很不錯,總之,應以葷餌為主,也可帶些有香味的糧食。

看過的人會看:

釣魚時如何應對小魚鬧窩
春季釣魚最佳釣點有哪些
相關知識
春天戶外垂釣四字技巧是什麼
夏季釣鯽魚的四個技巧是什麼
開車省油的四大技巧是什麼
春天輕鬆釣鯉魚的技巧是什麼
秋天戶外人像攝影技巧
夏天戶外穿衣服的技巧
野外垂釣打窩技巧有哪些
春天有哪些釣魚小技巧
戶外峰秀打一成語是什麼
戶外登山杖的作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