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架與練功的關係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學習太極拳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切不可急於求成,太極拳的特點柔和緩慢,掌握好太極拳的拳理拳法,更有助於學習。練太極拳的注意事項有很多,練習前要搞清楚拳架與練功的關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拳架是太極拳的入門之首,拳架是我們練功的工具,因此,我們要懂得使用工具,尤其是初學太極拳。

  在學拳的初期談不上練甚麼內功,目的是熟習拳架的線路及架式,線路是拳架招式的變化與連線,是要在動態中找出自己中心及身體保持圓勢身法。

  在此同時要將太極拳的身法要求一點點融入拳架內,慕求時常保持中正安舒,再而身體可以支撐八面構成一個立體圓球。

  在這個階段學習中,主要目標就是練好身法與拳架的招式,然後建立四肢內動的意識和體會,身法與拳架合二為一,不能分割,否則太極拳所產生的功夫並不存在。

  :以身法打拳

  將拳架與身法融合方法便是以身打拳,不以手打拳。手要往下意便要集中在虛靈頂勁,我往下之勢是由提頂而引起的,手上不做主張。手往前意在拔背、手往上意在氣沉丹田、手往左身往右蕩、手往右身則左移。

  手掌與對蕩點要成為一個圓球的至大點,同時對蕩點的上、下、左、右都要澎脹,使整個式形成一個圓勢。日久功長,每一動便會覺得體內有氣在鼓盪,每個關節好像都給拉開了,有靈活的感覺。

  在這時要注要每個關節按次序的透開,一個接一個。初時先練手臂,放大時是先開肩關節,繼而肘,而到腕。縮小時是按腕、肘、肩的次序收縮。

  學習太極拳貴在領悟,打拳不領悟,也是無法體會到功夫上身的感覺,因此,邊練邊領會。

  手臂練熟了便練腿上的胯、膝、踝關節,最後是身驅的尾閭,命門及大椎關節。這全是用意啟動體內機能,是太極拳特有的訓練,由此而產生的能量我們稱之為太極內功。

  當九個大關節都能隨意的開合,身體的運動便漸漸發生變化,由固體的運動改變傾向液體的運動模式。

  功夫到高水平時,人便有如一粒大的水銀珠在地上滾動,遇到阻礙物時,接觸點便隨著物件的外形而改變,一點都不用力,但後面往前衝的重量卻一層復一層的向該物件湧去。

  前衝的重量如果比該物件的重量大便會將其推走,如果推不動,前衝的能量便把物件包圍,直至把物件的根浮起來把它沖走。

  這個移動過程是水銀珠全部的重量在動,是整體的動,沒有分開。如果要模仿水銀珠的流動,我們只能以身體的中心作為移動的機制,中心動而身隨,四肢是身體的最外圍,所以是最後隨中心移動的部份。

  太極拳強調守中及步隨身換的真意便在這裡。這正是練太極內功的基礎功夫。

  上述的由內到外的啟動模式與我們平常的運動習慣剛好相反。一般人慣常以四肢帶動身體,接觸點上用上最大的力氣,這純粹是肌肉,筋腱收緊放鬆所產生的區域性能量,自己體重量移動所產生的能量卻被忽略了。

  太極拳主張利用自己體重是提供了一種最合乎經濟效益的產生能量的方法。要掌握此法門,我們只能放棄習慣方式而重新學習。

  :節節貫串

  節節貫串是內動,體內一節跟一節的動在外形上便像波浪向前湧。節節貫串亦分兩個階段,首先是練到每一個關節都能獨立的動,能量由一個關節傳到第二個關節,以槓桿形式向前推進。

  身體九個大關節都要有交感,環環相扣,要組織成一個能量傳送系統。一個關節動便產生有如水泵的作用,把能量往前送。能量傳送時,每個關節都要放鬆。

  如放不鬆,能量便會被鬆不開的關節抵消了部份能量,如整體鬆不開。這種能量便不能有效地由腳傳到手指。

  再進一步,除了關節可以動之外要用意儘量將每個關節透開,有如水管內的伐門都給打開了,建立了一條運輸管道,讓能量可以自由的流動。

  關節愈透開,管道便愈大,能量的輸送便更快更大。要做到意一動,能量便可按意念流暢的在體內流動。

  到這裡,是建立了一條由腳到手指的能量渠道,這還是不夠的。要建立更多渠道,例如左手到右手、右腳到左手、左腳到右腳等等。總之,要練到通體透空,能量能隨意的在體內流動。

  :能量之增強

  能量的來源就是地心吸力。這種能源每分每秒都準備給人借用。身體放得鬆便可將自己的體重放到地上產生反彈力。將反彈力用意接引以弧線的往手上傳便會產生離心力,能量便可倍數的增加,這是開勢。

  同樣,將重量或力量以弧線的往自己的中心點地下引放會產生向心力而令能量增強,這是合。合的能量加大了反彈力便相應加大,在開時加上離心力,能量便變得更強大了。

  能量的大少是看你能放多少重量壓力到地上,壓力愈大反彈力愈強;再要注意的是你的體內透開情度,能量輸送渠道是否夠大而無阻礙;最後便是引導能量的弧線是否正確。三種因素配搭得愈完美,功夫便愈高。

  弧線的執行不是由一到二這麼簡單。外來的力量、方向及對方身體的阻礙都會影向弧線的執行。

  我們練拳架就是讓我們在不同角度、方位下劃出正確的弧線,推手的練習是讓我們在受力,有阻礙的情況下如何可以令弧線隨屈就伸,然後再起第二、第三個弧圈,讓能量可以連續的產生而以幾何級數加大的傳到對方身上令到他失去平衡。

  這非經過長年累月所得的感受,調教身體的反應才能做得完美。真的太極拳每一動都是以意念驅動身體內部機能,按最完美的的力學方程式的啟動,是最省力,最經濟,效能最大的運動藝術。

 

太極拳的學習過程
太極拳治病健身原理
相關知識
太極拳架與練功的關係
太極拳養生與練功的關係
太極拳的拳架與推手的關係
練太極拳不可忽視的關係
閆芳太極拳陰陽相濟的關係
太極拳與氣功的關係
太極拳與氣功的關係
太極拳推手練功夫
太極拳推手練功
太極拳如何練腰的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