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如何調息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以採、挒、肘、靠等手法為主,以掤、捋、擠、按為輔,具有快慢相間,剛柔相濟的太極拳風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調節神經系統的作用。歡迎閱讀!

  簡述

  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的調息形式主要有五種。

  ***一***自然調息法

  自然調息法是練習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初級的呼吸方法,接近正常人的呼吸方法,又稱混合式調息法。呼吸不隨意識和動作的改變而改變。

  自然調息法就是不要過分注意呼吸和拳架動作的配合問題,在做好拳勢動作基礎上,呼吸以自然、舒服為宜,你覺得舒服了,就對了。長此以往,呼吸自然就和動作配合上了,這實際上是以動作來調節呼吸。

  這種辦法的前提是動作要準確,要合乎規格,要規範,對動作要求比較高。在學習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的初級階段特別提倡自然調息法。

  因為自然調息法是使人們在練習過程中不加任何勉強或干擾的呼吸形式,練習者是為了記住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的動作規格、路線、方法和要領,已無法在

  人體生理方面再做任何要求,在練習過程中只能獲得一種感性認識,對運動技能的內在規律並不完全理解,做動作時人體表現出停頓,不能起到節節貫串、相連不斷、一氣呵成和用意不用拙力的效果。

  所以在練習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的初期,自然呼吸法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將是形成腹式呼吸的基礎。

  ***二***逆式調息法

  逆式調息法是包括練習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在內的武術、氣功的主要呼吸方法。即在呼吸時橫隔膜肌收縮,腹部隨之起伏,是以隔肌活動為主的呼吸方式。

  從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的生理特徵來說,逆式調息能加深和加大肺活量,也是這種呼吸方式,才能表現出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的柔、勻、細、長,在動作配合上才能協調。

  在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運動過程中所採用的氣沉丹田,內外結合,纏繞運動,舒暢經絡等,都是通過腹部逆式呼吸來完成的。

  腹部是“丹田”所在,練習時在身體端正的基礎上”意在丹田”,通過意識導引呼吸,將氣緩慢地傳送到腹部臍下,使腹部任其自然的起伏鼓盪,在充實飽滿的狀態下腹肌向四周產生緊張內裹之勢。

  太極拳是以腹部的鬆弛起到轉換重心和傳遞勁力的作用,也正因為採用這種腹式運動方式,使呼吸更加深長、自然、勻細,並且通過意識將氣徐徐吞吐,使呼吸方式符合動作運動的規律。

  而在運動生理學中還說到,腹式呼吸的吸氧量大,並且在呼吸中有加深氣息的深長作用,這對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運動在沉穩的基礎上,促進呼吸達到柔、勻、細、長起到一定的作用。逆式調息法是練習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最常用的呼吸方式。

  ***三***胸式調息法

  這是練習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時一種特殊的呼吸方法。這種呼吸的生理過程是胸和肋向外向上擴張,同時兩肩也向上抬升以幫助胸廓擴張,外界空氣便壓入肺內而完成吸氣,然後胸肋復還原位,兩肩下沉使胸廓縮小,肺內儲氣便排出體外而完成呼氣。

  在練習太極時,要求練習者做到氣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墜肘等,那麼,胸式調息法會無意識使胸廓緊張,外表會出現雙肩上聳、腹肌緊縮、頸項僵硬,在動作中就不能達到含胸拔背和沉肩墜肘的要求。特別是在太極推手中,為了起到”引進落空”和“瞬間轉化”的作用,就應當採用胸式調息法,利用胸部開合、提沉,起到以胸化勁的效果。

  ***四***技擊調息法

  這是技擊時採用的主要調息形式。在運動過程中,根據動作要求和技擊時的情景,利用呼吸機能的短促吸氣和呼氣,使呼吸在發勁時產生“哼哈”二聲。

  在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運動中採用這種發聲來協助人體的各種發力動作,特別是在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的技擊運動中,儘管都採用以四兩撥千斤的柔化方式為主,但是也有很多發勁動作。

  為了使勁發得有滲透力,發聲是一種最好的方法。呼吸中的發聲能使人體的肌肉得到快速的收縮與舒張,具有較高彈性,還能使肌體得到放鬆。通過練習可以使人體內的意氣得到調整。

  練習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時能起到以氣催力,以聲助威的功效。比如在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中有“噓、呵、晒、吹、呼”五音,調息中有了這種輔助聲音,就表明呼吸與動作已經密切配合,並提高了內勁的運用。

  由於有了這種聲音的輔助,使呼氣中的動作就更顯得自然而沉著,使吸氣中的動作就更顯得自然和輕靈,從而使肢體的活動無形中貫注了一種內在的力量。

  ***五***化境胎息法

  這是練習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達到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煉虛還道之化境所使用的方法。化境胎息法又稱”臍呼吸”、“丹田呼吸”,像嬰兒一樣用臍呼吸,達到“吸氣綿綿呼氣微微,虛極靜篤,神凝氣結,心愈定而息愈微”。

  中醫和氣功界的人都知道“萬物皆有氣”,人體的各個部位時刻都存在氣化運動,都可以與身外的大氣相通。在物理學和化學等現代學科來說,其實就是熱分子運動。

  練功有素的人,在一定的時間內,可以相對地停止肺部呼吸,而依靠丹田呼吸和體呼吸***即通過毛竅呼吸來實現熱分子運動***來維持生命。練辟穀進入胎息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丹田呼吸和毛竅呼吸,吸進大自然中的營養物質而維持生命。

  正如《抱朴子•釋滯》:“得胎息者,能不以口鼻噓吸,如在胞胎之中。”口鼻只是呼吸之門戶,丹田為氣之本源,聖人下手之處,收藏真一所居,故日胎息。其本質是練習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時通過意念導引的一種高度柔和的逆式調息法的最高階段。正如《雲笈七籤》日:“人能依嬰兒在母腹中,自服內氣,握固守一,是名胎息。”

  在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中如何正確進行調息

  ***一***層次性原則

  我們要根據練習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的不同階段.採用不同層次的調息方法。

  在第一階段,即初學階段,這時應當主要採用自然調息法,要求做到順其自然,通過調節呼吸消除緊張.緩解壓九形體舒鬆自然。

  在這個階段練習者主要是仔細看師傅的示範動作.思考、記憶動作的要領、套路的結構等問題.這時還不能太注重呼吸,主要是不容易理解接受.而且很容易出偏差。

  儘管拳式動作的一開一合、一虛一實編排得很正確,合平一呼一吸的原則,可是在初練拳時,仍應強調動作與呼吸自然結合,不應拘泥執著.這樣才符合“氣以直養而無害“的要求。

  第二個層次即練拳達到動作比較規範、套路比較熟練的程度後.就要逐步採用逆式調息法.即腹式呼吸。此時要求隨著練拳動作的升、降、開、合,小腹有鬆有收.呼吸做到逐漸跟隨動作,配合動作,氣沉丹田,內氣執行。

  第三個層次即練拳達到動作相當規範、套路相當熟練後.就要求修習者在採用逆式調息法時,深入體會吐納與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每個動作的開合的密切配合。

  這個階段練拳時,不管是大開大合,還是急進急退,呼吸完全與動作合拍,這時呼也氣沉丹田、吸也氣沉丹田,內氣執行更充實。這時動作與呼吸的關係是主與從的關係,呼吸緊跟動作、配合動作,是腹肌運動的結果。

  腹肌運動加強了丹田氣,為力由脊發提供能源,這就是”腰為第一主宰,丹田為第一賓輔”,這就是虛其心,實其腹的表現。

  第四個層次,即修習者已經能將吐納與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的每個動作進行比較適當的聯動,此時,就要強化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的技擊意識,通過推手或切磋中訓練技擊。

  這個階段就要在逆式調息法的基礎上,靈活採用胸式調息法和技擊調息法。

  第五個層次,即練習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術爐火純青之階段,剛復歸柔,以意念變手,功夫已達出神入化,達到“煉神還虛”“煉虛還道”,進入空而不空,形神俱妙,天人合一,與道合真的境界,即可漸進而採用化境胎息法。

  ***二***靈活性原則

  調息在練習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中非常重要,但採用何種調息方法,則是非常靈活的。無論是陳、楊、吳、武、孫式太極拳,還是其他支系的太極拳,都強調調息的靈活自然。

  即練功時,呼吸的長短、呼吸的輕重,並非一成不變,必須根據現實的具體條件靈活而適當地加以運用,要根據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練習者的目的、練功程序,練功環境的不同而相應有所變化。

  比如在練習拳架的時候,出手為呼,收手為吸;升為吸,降為呼;提為吸,沉為呼;開為吸,合為呼;動步轉身及各式過渡的時候,為小呼吸。

  所謂小呼吸,即呼吸不長,不呼又吸,而含有稍停息之象。在推手時,按為呼,擠為呼,捋為吸,擁為吸,化為吸,被捋為自然小呼吸。

  這時小呼吸是求心靜,心靜則可視聽對方的行動,而不致有誤。如被擠被按至不能再吸時,則改為呼,使吸進之氣散於四肢。所以,呼至不能再呼時,改為吸,吸至不能再吸時。

  改為呼,呼與吸便可以迴圈變更。在大捋中的呼吸,閃為呼,靠為呼,按為呼,捋為吸,被靠為吸,被捋為小呼吸,轉身將按未按時,為小呼吸,其他動步未發勁時,也均為小呼吸。

  因求其靜而能視聽,並且有沾粘之勁。太極劍、刀、杆、散手等,其呼吸運用亦與練習拳架相同,即出手為呼、收手為吸,升為吸、降為呼,開為吸、合為呼等等。

  又比如在技擊時,因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技擊是要“因敵變化示神奇”,打拳快慢要因需求而不同,有時是先慢後快,有時快而復慢,有時連續發幾個快速動作。

  其中,動作與呼吸如何配合,只能做到呼吸頻率與動作頻率大體一致,很難做到絕對一致,但丹田呼吸與口鼻呼吸快慢一般還是要一致的。

  一個較慢的動作過程中,也可能要呼吸兩次,或一個長呼過程之中問加一次短吸,在技擊上為接勁。相反,有時在一呼之中連續完成兩個乃至多個發勁動作,如陳式

  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中的一些快速動作。總之,自然調息法、逆式調息法,胸式調息法,技擊調息法和化境胎息法這五種方法,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妙處。

  練習者應根據“有利於人體的平衡健康,有利於順利進入功態,有利於快速增長功力,有利於高效準確技擊”的四個標準,對調息方法做適當的變化,這才是科學的。

  ***三***意形相隨原則

  這裡所強調的,就是調息要與意念、動作緊密相隨,合成一體。調息既是練好太極內功方法,又是學好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架的重要因素,它對整體技術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正如歷代名 家反覆強調的“能呼吸然後能靈活”。

  練功者根據自身情況,正確選擇和運用調息方法、掌握調息要素、遵守調息的規律和 原則,明瞭調息的實質,並在此基礎上通過反覆實踐。

  把意念活動和呼吸或氣息的出入緊密地結合起來,把“擁、捋、擠、按、採、捌、肘、靠、進、退、顧、盼、定”等這些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的基本動作與呼吸或氣息結合起來,並使呼吸達到深細勻長、自然活潑的境地,也就是做到調息、調身、調心這三個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中的核心要素統一協調。

  比如練習”如封似閉“這一式。當第一動右捶回收變掌時,肢體方面要鬆屈,意念上是由實逐漸變虛,由於身體逐漸後坐,這時胸肋背部肌肉和骨節都相應地徐徐收縮,橫膈膜受其影響也呈收縮狀態,因此胸腔容積隨之增大,這時必然要吸氣。

  當第二動兩掌前按時,意念上是由虛逐漸變實,由於肢體逐漸向前伸張,胸脅腹背部肌肉和骨節都相應地舒緩,橫膈膜受其影響回覆到平時隆凸狀態,胸腔容積隨之減小,這時也就必然要呼氣。

  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中的其他招式也是這樣的。因此練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時,自始至終每個動作都要與呼吸有節奏地、自然地結合,使調息、調身、調心充分協調統一。

  ***四***自然適度性原則

  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調息的自然適度性原則,要求練習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時調整呼吸的活動要適中。

  調息不能過於執著,要純任自然,做到適中放鬆,鬆而不懈,這樣才能“運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

  也就是說,在放鬆達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內勁才能“由腳而腿而腰,形於手指,達於四梢”。正如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家陳鑫說:“打拳以調養血氣,呼吸順其自然。

  調息綿綿,操固內守,注意玄關。輕輕執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執行。”練習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最忌的是憋氣。

  如果練習者故意為了強調一種調息法,或者在動作的規範、要求、運動路線及造型上為了達到某種效果,而產生憋氣的狀態,這是非常不正確的;而且這會讓肺部氣體不能很好的交換,影響血液中血紅蛋白細胞的含氧量,氣血停滯,運轉不靈,導致全身動作受到影響。

  所以調息一定要適度而自然。正如古人云“勿助勿忘真火候,有候無意莫留停”,“太鬆精神散,太緊閉氣竅。必須不鬆不緊,不遲不早,不住為住,不好為好,不凝之凝,不照自照,此點火候甚微妙,眾生須當仔細料。

  不識此字不算修,修煉二字須忘了,多以煉字太著跡,一著跡便病根找”。在練習拳架的時候,要避免短促過急的調息方法,呼吸應以深長、自然、勻細為標準。

  短促過急的呼吸會讓氣不能下沉,而遊離於胸,易造成動作的洩勁與鬆弛,難以達到一氣呵成的技術要求。

  正如太極大師李雅軒所說:“在呼吸方面,務須深長,使呼吸趁著緩和的動作鼓盪,又要使緩和的動作,趁著呼吸的鼓盪開合,並須要做得自然而順隨,這才是正確的練法。穩靜安舒可以蓄神,呼吸深長可以養氣,久而久之,則神氣自能充實,身體健康也自然增進。”當然,這與在技擊時發勁是不同的。短促過急的呼吸,乃是練拳純熟後的自由變換,是為了技擊,才有閃電似的、爆發力強的、開合虛實突然變換的動作。

  因為沒有這種迅速變換的能力,在技擊上是一個缺點,不可能應付對方迅速的襲擊,也不可能迅速進攻和退卻,決勝於俄頃。正如王宗嶽主張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名家陳鑫主張“纏繞回旋,至疾至迅”。因此,就要通過調息來適應這一需要。

  簡述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的發勁規律

  鬆活彈抖的爆發力是陳式太極拳的精華,也是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與其它太極拳的主要區別之一。

  眾多的太極拳愛好者對發勁都很喜歡,但苦練多年,能將勁發的淋漓盡致,隨心所欲,意到氣到勁到者,卻如風毛鱗角,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是不得領。

  如果真正掌握了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的發勁的規律,練好也並非難事。筆者在多年練習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的過程中,潛心探尋其奧祕,現在練習太極拳發勁方法談一下自己的切身的體會。

  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的發勁練習,必須在去僵求柔,周身放鬆的情況下,遵循“勁起於腳,行於腿,主宰於腰,發於梢”這個太極拳發勁的基本規律,秩序漸進,用心揣摩。

  只要真正掌握了這個規律,無論在任何角度和部位發力,都能夠做到得心應手,隨心所欲,日久自會成功。

  放鬆是發勁的前提,極柔軟方能極堅剛,只有做到充分的放鬆,去掉全身之僵勁,才能夠發出完整一氣的彈抖勁。

  全身骨節鬆開,肌肉鬆弛,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抗肌的用力,使力不至於在中途由於對抗肌的用力,使力不至於在中途由於對抗肌的緊張而消耗減弱,使周身之力能夠在一瞬間到達著力點,也就是集全身之力於一點發出。

  另外,肌肉緊張用力的時間要短,要在力達到落點的一瞬間緊張,然後再迅速放鬆,這就是說,發勁時肌肉緊張的時間越短,力達到落點的速度就越快威力也就越大。

  意氣是太極拳運動的靈魂,發勁要想達到一定的水平,就必須結合意念和內氣,以意領氣,以氣運身,氣到則勁到。

  意念一動,則全身皆動,在腰的帶動下,按照發勁規律,節節貫串地使勁迅速達到著力點。

  勁到落點的同時肌內緊張,這樣就會產生彈抖力,此力極富彈性,有力而不僵硬,如金獅抖毛,乾淨利落。要想做好彈抖力,關鍵是腰襠,腰部旋擰,襠勁扣住,可使動作迅猛快疾,力達梢節。

  練習螺旋勁,要以自己身體中心為軸,即以腰為軸心,在發勁時身體迅速向一邊轉動,產生離心力。

  按照力學原理,圓上任何一點都可以成為出擊點。要按圓的切線方向發出,並且發勁到落點時要講究前後左右的配合,也就是要注意對稱發力,不至於出現因發力落空而失重的現象,以保持自身的平衡。

  衡量一個拳手的發勁,要從下面三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要看他的勁是否從腳上起,勁不起於根就好像是無源之水,沒有腳的蹬地反彈,就不會有節節貫串的推動力,也不會發出威力強大的整體勁。

  第二要看他是否有腰襠的抖彈旋轉力,在放鬆的基礎上,快速地擰腰釦襠,就會產生周身一體的彈抖力。

  第三看他是否有落點勁,落點勁就是將周身之力於一點發出。

  如只是周身抖彈而勁無落點,沒有穿透力,就華而不實,看似很厲害卻沒有殺傷力,無濟實用,就如拳論所云:“不本諸身,則虛而不實;不行於梢,貌實而仍虛。”

  通過上面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要想練好發勁,必須做到勁要從根上起,腰襠要有旋轉抖彈力,勁到落點要穩,力要發透,並且能夠定位。這三點缺一不可。

  下面以“掩手肱拳”為例,按照發勁的基本規律,具體講一下這個動作的發勁要點。

  這個動作的發勁預備式是得心落在右腿上,右腳尖扣***有利於發勁時蹬地反彈***,順手變拳放於右肋側,左腿在前,左手掌置於左前方,兩眼自然平視,周身放鬆,自然合住勁,做好蓄勢。

  拳譜講:“身如弓弦手如箭,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所以在蓄勢時要求要做到一身備五弓,周身上下全部合住勁,全身肌肉放鬆下沈,身體自然中正。

  發勁時,重心迅速由右腿移向左腿,鬆左胯,同時通過右腳蹬地***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轉膝,擰腰,扣襠,轉胯,順肩,使勁迅速傳遞到拳上。

  整個身體向左旋轉,左肘在右拳發出的同時,迅速向後發力,和右拳正好形成對稱力。

  這樣,既可以保持自己的身體平衡,使自己不至於在發勁時身體前傾而失去重心,在實戰時則不被對方引動而失勢,又有助於右拳的發力,左肘快速後拉可以推動右拳向前發力,從而做到集全身之力於一拳。這是就力學上講的旋轉離心力。

  另外,在發勁前一定要儘可能放鬆,在勁達到落點的一瞬間,肌內才能緊張,正如我們前面所講的——周身放鬆可以加快發勁的速度。

  勁到落點的一瞬間緊張,可以將力發透,並且有助於定位,從而產生剎車力***制動力***,而後再迅速放鬆。

  上面例子只是講明瞭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發勁的一種方法。“拳無定法”,只要我們遵循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發勁的基本規律,刻苦磨練,認真研究和總結,就能練出高質量的鬆活彈抖勁,達到“周身無處不是拳,捱到何外何外擊”的境界,無論在任何角度和部位發力均能隨心所欲,無堅不摧。
 

如何提高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的學習
如何認識吳氏太極拳
相關知識
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如何調息
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動作名稱
如何提高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的學習
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名稱
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拳譜有哪些
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的作用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二路簡介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怎樣練
怎樣練習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