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三圈理論核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武術寶庫中的一幟奇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太極拳三圈理論的核心是不能出圈

  練習太極拳的人都知道,太極拳最重要的就是三個圈,即內圈、中圈、外圈。

  所謂三圈都是以自身的中軸為圈心的同心圓。

  內圈:自己的肩寬為直徑的圈就是內圈;

  中圈:膝到哪兒,哪兒就是中圈;

  外圈:是以腳為邊界,腳到哪,哪就是外圈。

  以上三圈的劃分,是不以肘、手為準,而是以膝、足為準,且含著一個意思是,中、外圈的大小是變化的。拳友們注意了不能出圈的規律,但還是出圈,原因就在於中、外圈沒有以下盤為準,而且以為自身的中、外圈的大小是不變的。

  如:走架的時候,架子較低,膝足距離圈心遠,中、外圈就大,這時候只要直身居中,肘就不容易出中圈,手也不容易出外圈;但是到了推手的時候,站得高,圈小,如果還按走低架的習慣,手、肘就很容易出圈;只有等出於推手的需要而上步,步子大了,中、外圈擴大,手、肘才能隨之擴大動作範圍。

  許多書裡的圖,都是以手臂平伸時的肘、手位置為準,這樣劃分使習者容易認為圈子的大小是固定不變的,步子小的時候,肘、手出了圈還沒意識到是出了問題。

  若是按照簡單的劃分,那就是肘膝為中圈,手腳為外圈,這個需要長期的練習摸索出。

  手出了圈,失去了中心,影響了穩定的結構,被人牽引時,如不借機上步***變出圈為不出***出招,對方可捋可挒可採可拿,一大堆技術可以用。自己就只有處於被動局面,挨摔。“手不夠,腳來湊”,好話。“腳不夠,手來湊”,就是找挨摔。

  理論上的東西,要與實踐經驗相結合。如,書上說:“俯肩一靠破銅牆”,就容易讓人誤解。文中用了“俯”字,有人就忘了身不能前附後仰的要求,成了附身肩靠,出了內圈,而且壞了身法。有人俯身使靠,讓人順勢一個抹脖摔了個馬趴。

  使靠須直身,夠不著就上步,肩只可隨手臂的螺旋纏繞原地向前旋而不要向前探,保持含胸,身子微沉,重心始終保持在兩腳的中間。也就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成三點維護穩定架勢。夾角一定保持90度。

  為什麼?因為,人與地面成90度夾角,所以,人站得穩。如果有虛實之分,則夾角的角度跟著變化。實的部位則度數大一點,根據虛實的變化情況而定。這就是運動力學的基礎。這麼著,靠著人則人出,靠不著平衡不失,不但不會被人所乘機,還能接著使技術。

  這都是不出圈的好處。

  試想,如果我們嚴格按照正確的三圈規律演練,在走架或者推手的時候不出圈,對手的機會就少得多,對手不按這條規律出牌,我們的機會就多。“不給對手機會就是真功夫也。

  所謂“平衡”就是:上下、左右、前後、內外,用力均衡,不偏不倚,無過不及。

  上打雲掠點提,中打捱戳擠靠,下打吃根埋根。

  微又從何處悟?即為:矛盾中求中和。

  身不捨正門,腳不可空存,眼不及一目,拳不打定處。貼身近發,三盤連擊。

  陰陽虛實急變化,命意源泉在腰間。源泉於腰,發力於腰。

  練太極拳口訣摺編

  1.起式口訣

  頂懸湧泉虛,天地人一體,意氣沉丹田,起式無太極。

  2.放鬆要點

  眼隨腰轉意為先 ,氣沉丹田頭頂懸,鬆肩開胯知虛實 ,三項要領宜明鑑 。

  3.上下盤練習

  上練摸魚知輕重 ,下盤虛實貓步行。

  4.走式、定式要領

  走勢球體求平衡 ,實腿必承重,虛腿隨腰伸到位,定式移承重,移夠是要領。

  5.虛實訣

  四肢如輪腰為軸,輕重虛實起與休,手撫魚尾至魚頭,太極圖中品春。

  6.腰

  凡動腰為先,欲正稍先反,左右各一半,九十分界線,腰近臨線位,手腳到落點。

  7.開合口訣

  走勢為合定為開,開合之間氣勢來,行雲流水拳無滯,頂懸氣沉拌合開。

  8.勢與節奏

  吸納稍疾吐宜緩,縮如嬰兒放似山,開合二字探究竟,太極無勢難成拳。

  9.對稱守中

  虛實剛柔,快慢先後。上下內外,前後左右,對稱守中,陰陽統籌。

  10.身法

  太極身法最緊要,三分手來七分腰,九節貫穿憑腰起,微風楊柳可稱道。

  11.眼法

  目隨腰轉神意現,平視左右曰顧盼,莫道三前虛似有,陰陽進退皆自然。

  內圈最難練

  拳要練得好,架子要練.小.練寸接寸拿寸出入。

  先求開展,後求緊湊,要由大而小,由開而合,由外而內,由身而心。

  太極拳微在何處求?就是:均整、協調、平衡。

  所謂“均整”就是:上下、左右、前後、內外,一氣貫穿,周身一家。

  所謂“協調”就是:上下、左右、前後、內外,同步運轉,無一不合,連貫無間

  12.鬆

  文武之道張與鬆,鬆透才知霸王弓,意氣執中骨肉去,一團玲瓏通體空。

  13.經脈執行

  十二經脈迴圈走,三陰三陽各半周,意領氣摧抽絲勁,緩緩過足胸手頭。

  14.意形要點

  形把握手腳落點,意領悟三個迴圈。落點為迴圈導向,迴圈借落點轉換。

  15.中

  太極有五行,前後左右定。八勁旋腰起,圓轉才輕靈。任你千百動,我中分外明。十三勢精髓,妙在一箇中。注:太極拳十三勢指八個太極基本勁:堋、履、擠、按、採、列、肘、靠;五行: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

  16.一字移步訣

  一走一定一移步,一合一開一吸呼,一虛一實一迴圈,一小一大一旋圖.注:旋圖---旋轉的太極圖。

  17.左棚式

  逢轉必實兩儀動,腰脊三旋是要領,黑白雙魚繞身遊,一手宜輕一手重。

  18.右棚式

  雙腿虛實交替行,虛足到位記分明,移身如踏蹺蹺板,權重緩緩變權輕。

  19.捋式

  太極攻防在重心,雙手敷敵問敵根,腰脊旋出離心力,輕輕一捋破千金。

  20.擠式

  腰脊外旋脹力大,小臂命門含對拉,前弓後蹬破敵捋,擠式開後敵勢殺。

  21.單鞭

  右腿承重身左轉,雙手平捋去又還,轉腰進步長蛇起,右鉤擋敵左甩鞭。

  22.提手上式

  誰欲襲我長蛇中,轉身應敵合剪攏,左擎敵腕右擊肘,伸足踏敵手送終。

  23.白鶴亮翅

  頂懸氣沉勢挺拔,左採右棚藏對拉,腰脊三旋鶴亮翅,虛足探敵妝哼哈。

  24.貫穿

  行拳節節貴貫穿,臂腿猶如三節鞭,輕重虛實太極走,開合三對陰陽圈。
 

太極拳的鬆柔五境界是什麼
老人練習太極拳修身養性
相關知識
太極拳的三圈理論核心
太極拳的陰陽理論和虛實原理是什麼
孫式太極拳的練習理論
太極拳的養生理論依據
太極拳的運動理論
論太極拳的三種功夫
試論太極拳的三種功夫
試論太極拳的三種功夫
陳式小架太極拳的三三六原理
太極拳的三大基本功有哪些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