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練習太極拳的三大要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的瑰寶,習練太極拳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才能提高效率。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是太極拳的三大要領,太極拳的特點陰陽變化、用意不用力,練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下面是學習了小編整理分享的:。歡迎閱讀!

  

  初學太極拳要慢練,因為對拳理拳法不熟練,容易走向誤區,因此,要在慢練中掌握太極拳的運動規律。

  練習太極拳的要領一、不貪多,不求快,用耐心打好太極的根基

  大家知道,練外家拳都很重視基本功。因為外家拳大部分由多種基本功組成。但練太極的往往對基本功草草一過就開始套路學習,套路未完練推手,推手剛會學散手。

  有些師傅,也一味迎合學員的想法,上來就教套路,以至於學員的套路因基本功不紮實導致大量問題,為以後的改拳帶來極大麻煩。

  在初級階段應該打好基礎,追求質量的變化,而不是數量的變化,太極拳是門武術,因此,要多看多練。

  精明的學者,以質量為起點,重內不重外,重正確不重數量,重要點不重速成,上式沒掌握不練下式,套路未達到要領不學器械。

  一位太極宗師曾說過,如果你的太極練對了,每天練個十幾分鍾也很長功夫,倘若練得不對,練得時間很長也是不得要領,始終進不了太極的門檻。

  練習太極拳的要領二、用意不用力

  古人說“力是萬能功”。力氣既能有助於拳術,但又能阻礙功夫上進。有的拳友依仗力大,往往喜歡以力推人,倘若力氣大就能贏人,那練習舉槓鈴就是了,還學太極幹嘛?

  丹田集合了身體全部力量,太極拳運用丹田的力量實現四兩撥千斤的說法,在練習中,要將內氣沉降到丹田處。

  太極就是要小力勝大力!掌握太極功夫的人把力氣用在該用的地點上,該用多少力就放多少力,絕不多用與少用,所以初學者在練拳及推手的時候,把力氣先存放起來,用意念,意識,注意力來伴隨著每個動作的始終,“先有心、後有身”。如此方能體悟太極的妙處。

  練習太極拳的要領三、有意識地向後練

  向後練是太極異於其他的一大特色。向前是人類正常規律,對武術一點不懂的人,也會用氣力把對方向前推。但要想把對方往自己背後弄出去,那就要學,就要練。

  往前打很難借力打人,往後打,可借力打人,如此自己就能少用力,太極功夫越高自身就越少用力。

  所以初練者,不管練拳架還是練推手,要有意識往後練,特別在推手時,向前推對方出去的意識要減弱,重點練往後拿、發對方的技巧。這樣,你的太極功夫不知不覺就會高於同時學拳的夥伴了。

  太極拳的四大特點

  1.輕鬆柔和

  拳架平穩舒展,動作要求不僵不拘。所以適合各種年齡、不同性別和不同體質的人練習,對體弱多病或患有慢性病的人,也是一種極好的體療手段。

  2.連貫均勻

  整套太極拳動作,從“起勢”到“收勢”,不論動作的虛實變化和姿勢的過渡轉換,都是緊密銜接、速度均勻、連貫一氣的,有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因此人體的四肢百骸、五臟六腑、各關節部位都運動起來。

  3.圓活自然

  太極拳要求練習者的四肢要完全放鬆開,做圓弧動作,關於動作的標準性,這邊並沒有特殊強調,要依照每個人的每個部位自然彎曲的狀態來進行鍛鍊,從而使身體各個部分都能靈活的發展。

  4.協調完整

  太極拳外練筋、骨、皮;內練精、氣、神,由內帶外。以心意去引導動作,增強胃腸蠕動,強化五臟六腑,促進血液迴圈,充盈正氣,令身心得益。

  太極拳動作的最基本要求是不強用拙力,以意導形,上下相隨,呼吸自然,一線串成,交換在腰,氣行肢體,分清虛實,圓活自如。

  保持一箇中和正直的軀體***脊柱自然順直***,經絡通暢無阻,心肺功能無礙,氣血自然順暢、旺盛,這就是良好健康的基礎。太極拳其精微奧妙之處是使中和之氣充盈身體之中,浸潤百骸之內,無處不達,內外合一,迴圈不息,開合動靜即陰陽變化。

  現如今的社會,提倡自然療法,崇尚無痛治療。而太極拳正做到了這點,它將醫療保健和體育運動相結合,這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初學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1、心專

  習練太極拳要高度專心入靜用意,必須全神貫注,意念要灌到周身各個部位,乃至貫注至U中指指肚。打拳時拇指小指是否相合到位?穿掌時勁運到中指了嗎?這些都要注意。

  打一套拳15分鐘左右,83個式子,幾百個動作,編排嚴密,連貫性強,絕對不能走思。打太極拳強調專心用意,打拳時每個動作理法勁道都要體現出來。

  如果意念不能集中,拳式就會走錯,拳也打不成了,有人說走路散步是最好的運動方式,其實走路時可以繼續想事,很難入靜,而太極拳是入靜的最好方式。

  2、鬆柔

  太極拳技擊最大特點是“化打結合”。對方來力,我儘量化開。能容能化,使對方失去平衡為主,不制敵於死地。

  化打合一,特別是陳氏太極拳打低架子,這是因為低架子容量更大。陳發科公強調“順隨”。陳照旭先生講,四大塊都要放鬆,即兩肩和兩胯一定要放鬆。全身能放鬆,才便於容,便於化。

  3、輕沉

  拳打起來一定要輕沉兼備,尤其是手要向上發勁時,腰胯必須鬆沉,即逢上必下,如金雞獨立,右手向上舉,左胯就一定要下沉,好比是樹要往高長,根一定要深扎。

  太極拳中包含了很多對稱關係,相互矛盾,對立統一。在練習中,要抓住太極拳的運動規律,這樣練習起來簡單易上手。

  再有倒換重心,一定要襠走下弧,腳的五趾要緊緊抓住地。順纏變逆纏、逆纏變順纏,凡是轉關時,一定要塌掌根。掌根塌時,肘要墜,肩要沉、胯要鬆。定式時一定要螺旋下沉,同時邊呼氣邊沉。

 

孫式太極推手的特徵是什麼
初學太極拳者如何做到鬆身打拳
相關知識
高效練習太極拳的三大要領
練習太極拳的三大養生意義
習太極拳的七大要領
習太極拳的八大要領
練好太極拳的四大要領
練好太極拳的三大要素
修煉太極拳的三大要領
練習太極拳的四大精神效益
練習太極拳的四大精神效益
中老年人練習太極拳的四大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