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拳的實戰用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擺拳,是一種橫弧線運動的拳法,其攻擊特點都是從側面攻入,有進攻力量大、擊得較遠等特點。擺拳練法比起直、勾二拳容易,這是因為人們都有本能性的兩手橫舞習慣,即使從來都沒練過搏擊術的人,都會本能地使用。比如扇耳光,就是一種比較典型的擺勁動作。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擺拳用於實戰以力大勁猛而著稱。擺拳雖不能單獨運用,但在其他拳法、腿法的輔助掩護下,可發出致命的一擊;而且,擺拳也是其他拳法、腿法的開路先鋒。這裡,我將擺拳分作防守反擊中的用法和主動攻擊中的用法兩個方面來論述,這裡的舉例雖然並不能全面表現出擺拳的威力,但也是擺拳技法群中較為典型的範例,習者在深切地理解和靈活運用好這幾例示範後,往往能在臨陣搏鬥時發揮出擺拳更完美的打擊效果。

  ***一***防守反擊性擺拳的運用

  1.下閃後的擺拳

  雙方對峙,當對方前滑步進身,以右直拳擊打我方面部時,我方上體含頜仰身避過,而對方在右直拳的後面緊跟出左擺拳打向我方頭部右側,此時,我方右腳側移半步,下蹲身閃避其拳,待對方擺拳剛過頭頂,我方迅速左臂上揮起身前擁,右擺拳擊打其後腦,致其仆地。

  這裡的舉例,一切動作都是為表現擺拳而設的。閃避的動機是要為擺拳的反擊製造戰機。在實戰搏鬥中,一般的出擊都不是單一的,至少是二至三拳的連續出擊。在此勢中,在對方第一次出擊右直拳時,我方後閃的距離不能過大,而是仰頭剛好避過其打。這是因為對方的第二次左拳出擊,不是直拳就是擺拳,如我方距離拉遠了,對方會追擊,我方就會有更大的動作變化,因而要想發揮擺拳反擊就麻煩多了。待敵第二拳一出,雙方距離較近,我方只有下閃,擺拳反擊就成功了。如敵第一次出拳我就下閃,是錯誤的,會遭敵勾拳擊打,這是必須注意的。

 



 

  2.側閃後的擺拳

  雙方對峙,對方前滑步進身左直拳擊打我方面部,我方右側跨步閃身避過,對方見我側閃,抬左腿向我方踹來,我方迅疾一個右側滑步避過。這時,我方已在敵方的左側身後了,一避過其踹腿,我方即上左步於敵臀部下方,借左旋擰身之勢,以右擺拳擊打敵方後腦。

  側閃進所選方位要根據對方所出拳腿來決定,這裡是對方出左拳,我即向其左側閃,如敵出右拳,我方應向其右側閃。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預防敵另一手或腿的快速出擊,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側閃的目的。在這一例裡,我方的第一閃沒有達到反擊的目的,實搏中這種境況是相當易見的。因此,在閃避時,要注意到敵方的一切舉動。如見對方有順勢出擊的可能就要防止其出擊,然後抓住其舊力略過、新力未生,必須換變身位後才能出擊的這一瞬間,發動擺拳反擊,方可一舉奏效。

  3.格擋後的擺拳

  雙方對峙,當對方左墊步,同時,右腿向我方襠部踢來時,我方迅速後滑步拉開距離,使其彈踢落空。假如對方的彈踢只是一記虛招,見我退身時,對方會趁勢前落步擁身以左直拳打我面部。我方見其勢猛,仰身已來不及,只好退左步,上抬右臂格擋其左臂內側,並向外格化,同時,右腳前滑步,右轉腰以左擺拳打敵方的右臉頰。

  格擋屬於防守之法的下策,只在退避不及的情況下使用。運用格擋之時應特別注意,不能只是一味作防守格擋,而要帶有攻擊性,格擋既是防守,更是攻擊的前奏。傳統武術中的鐵臂功在運用於技擊時就是這樣,攻防同體出現於搏鬥中。此例中,我方一格就進身擁攏,可使對方一時無法反應過來出手攻擊,甚至忘卻了招架,這時的一記擺拳擊打自然可以相當順達地產生效力了。

  4.掛腿後的擺拳

  雙方對峙,當對方左墊步起右腿踹擊我方腹部時,我方後撒左腳一步,在左轉體避閃之際,右手反劃格掛敵右小腿後側,於勾腕掛住不鬆脫其腳的瞬間,前滑右步,左腳前跨一步,右旋體右手猛推敵腳,左手擺拳擊打敵方後腦。

  敵出腿攻擊時,我方在掛格防守後以擺拳反擊,要掌握好雙方的距離和反擊速度。因為腿比手長,我方防守時與敵方的距離相對來說就較遠,此時用擺拳反擊,往往有鞭長莫及的感覺。所以,在防守時一定要控制住敵暫時的第二次進攻,我方進身動作要快而靈活,右手在掛敵腿時須用勁推,使其幾乎成為背身對我之勢,此時發出致命的一擺拳,才有可能生效。

  ***二***擺拳的主動進攻性運用

  1.直拳掩護中的擺拳

  雙方對峙,我方在左腳前移步左手作虛晃之際,右腳向敵方襠前進步,右直拳擊打其面。如果對方後滑步避我拳鋒,並用右手來格我右腕,我方右手往下一壓,右腳側擺步以左手擺拳猛擊其後腦,左拳一中的,緊隨左腳向左側閃步,以右手擺拳擊打在敵方臉頰上,以連環的左右擺拳打翻敵人。

  在上述運用直拳作為掩護而發揮擺拳擊打效果的例子中,在發直拳時必須快而猛,讓對方只能招架。如果我方的進攻在一、二手攻擊都落空了的話,第三次的出擊就沒有多麼充足的信心了,這時往往會被對方打反擊。因而,進攻時必須注意攻擊的猛烈性,打亂對方的陣腳,使其無法防守,這樣才能使其遭到重擊。

  2.連環性勾擺拳

  雙方對峙,我方滑步上前出左擺拳擊打敵方右耳門,在對方以退右步下閃避過之際,我方右勾拳擊打其剛低下的面部。此時,對方一般會起身後仰避躲,我方在勾拳之際,就前跨進右腳一步,在對方起身之瞬間,右勾拳即變向成擺拳打擊敵方左側頭部,使其受重創倒地。

  第一手出擺拳擊打對方,一般都是虛招,用以觀察敵方的反應。如敵方退避,我方即可追上連續擺拳擊打。一旦對方下閃,這就讓我方省時省力了。我方在左擺拳時就有發出右勾拳的準備,對方下閃躲左擺拳,很可能會撞上我緊跟上的右勾拳。右勾拳的出擊,不管擊中與否,它都有一個連續勢,右勾拳接右擺拳,這是組合拳法最常用的招勢,用於搏鬥中一般的對手都易中此圈套。

  3.鞭腿掩護中的擺拳

  雙方對峙,我方在右墊步以左低鞭腿踢擊敵方右膝彎時,被其後跳步避過,我方迅疾踏步打出左擺拳攻擊敵右臉側。對方在無法退避之際,只好舉起右臂格擋,我方所打出左擺拳不管擊中與否,緊隨就是前跨右步,以右擺拳打擊敵面部,對方在我方如迅雷般的連環擺拳攻擊下,無法避閃而中拳跌僕。

  利用鞭腿作引手的目的是讓對方顧其下而疏忽於上。在一般情況下,躲避低鞭腿,不是提膝避躲,就是後收步前佝身;而我方的願望是對方有前佝身的動作,這樣才能發揮出我方擺拳的威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左右擺拳的出擊要一氣呵成,步法身法要跟得上,發出的速度和氣勢得讓對方無法閃避或招架,如出拳稍有遲滯,就會給對方製造一定的反擊空間。

  4.驚下取上的擺拳

  雙方對峙,我方前滑左腳一步,右腳猛地一個倒插步,左手下翻擊向對方腹襠間,對方見勢猛,以快速的後躍步避過我方擊襠手。而我方這一手只是一個虛勢,是要藉此進身的。在左手出擊之瞬,我方立即左轉體,左腳向其襠下跨一步,擁身以右擺拳擊打敵頭部。在對方退避不及只好屈臂阻截的剎那間,我方左擺拳已打在其後腦勺上。

  這一勢乃是取其步法、身法的慣性作用,一氣呵成地發出左右連環擺拳。對於這種攻勢技法,一般人是無法退避躲閃得了的,只有硬架硬擋,而我方又是連環出擊,動作快如閃電,你架得了前面,而顧不了後面。要注意的是:第一手的佯攻動作要逼真,以防被對方識破,若其來個不退反進,與我方成扭纏之勢,再優秀的擺拳也發揮不了作用。

散手的特點
勾拳的實戰用法
相關知識
擺拳的實戰用法
勾拳的實戰用法
猴形拳的實戰技法
陳氏太極拳的實戰練法
孫式太極拳的實際用法
散打直拳的實戰應用
文聖拳學的實戰技法
大鴻拳實戰用法
斜行的練習及實戰用法
楊氏太極拳實戰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