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鄉下的母親生活故事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編者按:在鄉下,你可以不愁吃喝,因為有父母在。長大後,記得多回家看看老家的父母。

  回家

  在城裡安家這麼些年,我們幾乎沒買過油和麵。油是父母用自家種的花生送油坊榨出來的,面是他們用自己種的小麥去磨坊磨出來的,然後我回老家拿的。

  在別人去遊山玩水享受假期的時候,我都會攜妻兒回趟老家,看望一下父母。每次回去前,我都會打電話給他們,臨了,父母會習慣地問一句,你們需要點什麼,給你們準備點什麼。也確實沒有什麼需要的,就隨口說,咱家自留地裡有什麼菜,到時收拾一點就行了。

  當每次我都這麼說時,父母便有了主意,每年都會努力地多種菜,儘量讓其品種繁多,自留地、院子裡,就是牆角旮旯都會擠著幾架絲瓜和扁豆。於是每次從老家返回時,車後備箱裡都會塞滿各種的瓜果蔬菜,一大捆的芹菜、大蔥,一兜子的茄子、西紅柿,也會有一編織袋的嫩玉米和幾個剛從藤上摘下的方瓜。在地裡實在沒有什麼了的季節,父母也會給準備一包包的地瓜幹、花生米、黃豆綠豆紅豆和黑豆,反正不能讓我們空手而歸,似乎那樣,他們就會覺得不踏實。

  有一次我都發動汽車準備起步了,母親忽然大喊讓等一下,我退下車擋,母親匆匆跑回家又匆匆跑回來,從車窗把一方便袋硬邦邦的什麼遞給妻子,說,差點忘了,前兩天在山上剜的薺菜和婆婆丁,燎熟了,一直在冰箱裡凍著,給你們留的。

  有時回去正趕上自家地裡的菜勢不旺,在我們臨走時實在湊不齊幾樣,母親就會跑顛顛的去相好的三鄰四舍家裡借,說,小的要走了,你家地裡有什麼菜沒有?不論是三大爺還是二嫂子一聽,馬上起身,邊說多著呢,邊帶著母親去了自家的菜地。功夫不大,母親就會抱回一大堆蒐羅來的黃瓜、青辣椒、韭菜。如果時間允許,還會一樣樣的擇揀乾淨,捆紮整齊,裝在箱子裡放到我車上。哪天時間來不及了,就直接扔到我車裡,回家你們自己拾搗吧。然後,才能鬆了一口氣。

  每年母親會從走街串巷的小販手裡買回一些小雞小鴨,用玉米粒和山上的野菜養著。長大了,是公的就等我們回家時宰殺來吃,吃不了就讓父親收拾乾淨讓我們帶回;是母的就留著下蛋,再一個個攢起來,特意囑咐是給我女兒吃的。

  我問過父親,是不是很盼著我們常回去。父親說,盼是盼,就是你們每一次要回來,你媽就把我指揮的和長工似的,一會吩咐宰雞殺鵝,一會又讓我去地裡割壟韭菜,剛割完韭菜回來,又讓我回去拔幾棵白菜,一天能跑十來趟菜園子。我有些赧然。

  也曾跟父母說過,你們都六十多歲的人了,就別種地了,或者種點你們老兩口夠吃的就行了。他們說,農民不種地了能幹嘛,再說了,你和你妹,還咱家的親戚大部分都在城裡,每次來家,給你們準備點自家的土產,吃著放心。

  有時候他們給準備的東西太多,我也會煩,嚷著讓他們少裝點,回去又得搬卸又得洗車的,也吃不了。父親便會說,你沒有個三朋四友啊,分給他們一些,跟他們說,自家種的,綠色無汙染的。

  帶回的東西我們自己當然吃不了多少,也就順路送給了城裡的朋友和鄰居們,我會特別的重複我父親的那句話:自家地裡的,沒有化肥農藥,綠色無汙染。有點炫耀的說著。於是他們也就很羨慕我有個農村老家,有在老家為我們種菜的父母。他們會說,真想去你們那住著,吃自己種的菜,吃自己養的雞。我笑了。

  其實也和妻子說起同樣的話,等我們老了,就回老家,養雞種菜。女兒會問,你們回去了,我怎麼辦。我們回答,你就等著回家拿菜吧。說完,便會和妻很愜意地相視一笑。

  是的,有時也確實厭煩了這裡的虛華,真的是很嚮往脫下西裝革履爬上老家的土炕,隨便一倒;或是蹲在牆根朝陽處和父老抽著煙,閒聊一下今年的收成;或者與兒時的玩伴毫無顧忌的說笑著,相約不醉不歸;然後,種下一片沒有汙染的莊稼蔬菜,等著女兒回家來拿……

  作者:孫慧銘

  公眾號:南粵作家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於返鄉路上的生活故事隨筆
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隱含人生感悟
相關知識
描寫鄉下的母親生活故事隨筆
描寫故鄉的小鎮生活故事隨筆
描寫大海的美麗神話故事隨筆
描寫感情的孤島情感故事隨筆
關於故鄉的冬至生活故事隨筆
描寫相聚的日子傷感故事隨筆
描寫相聚的日子傷感故事隨筆
關於名字的意義生活故事隨筆
關於人生的選擇生活故事隨筆
描寫家鄉的雪生活故事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