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夫妻間的嘮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嘮叨雖是夫妻間的常見病,卻非不治之症。靠遵循下述良策,你可使自己的家變成“無嘮叨區”,使家人更友愛,生活更溫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1.直爽(提明確要求)

  我家廚房10英尺高的天花板上的燈泡壞了,我想,換燈泡當然該是6英尺多高的丈夫的活兒。“廚房洗滌池上方的燈泡壞了。”我在吃晚飯時提醒他。我將這話重複了一星期,但不見動靜。最後我發火了:“幹嗎你老不換燈泡?”“你沒叫我換。”與我夫妻18年的丈夫說。

  “女人若不提明確要求,男人就可能誤解或忽略她的需要,”婚姻學家梅洛迪·洛曼說,“你可如此告之:‘我遇到個麻煩事。’這樣丈夫明白你不是責怪他,會更樂意按吩咐辦。繼而你便可解釋具體問題和要求。”

  對孩子也一樣,與其說“別把屋子弄得亂糟糟的”,不如說“把脫下的衣服掛在衣架上”;與其說“別老晚不回家”,不如規定個具體時間。

   2.不責怪

  一對新婚夫婦合用一個活期存款戶頭。丈夫是一名簿記員,有良好的職業習慣,每次開支票用錢都記了賬。但妻子很少記賬。每當銀行寄來透支單時,丈夫就嘮嘮叨叨地責怪她。妻子保證下次一定記賬,但到月底,銀行結單仍是透支,兩人又開始重複老一套。

  許多夫婦都陷於這種無贏家爭論模式。一名銀行出納建議這對夫婦採用複寫紙支票,這樣可自動留下副本。問題輕易地解決了。

   3.抓住問題焦點

  “我今晚要做一桌風味獨特的晚餐,你務必7點鐘趕回家。”妻子在丈夫出門時叮囑。晚8點整,丈夫儀態悠然地邁進家門。“你總是遲到!”妻子發火道。“你總是嘮叨。”丈夫回嘴道。

  “嘮叨會導致一種惡性迴圈,使爭執焦點從本來的問題轉向嘮叨本身。”婚姻學家喬·拉森說,“不想遵守時間或不想換燈泡的人,正可藉此抱怨自己被人嘮叨。”

  拉森建議:“抓住問題焦點。如說:‘這不是談嘮叨問題,是談遲到問題。我們該怎麼解決它?’要點是進行一場對話***溝通!***,而不是輪番獨白!”

  4.談判(協商)

  妻子將車駛進車庫時,裡面的髒亂勁兒使她又嘮叨開了。但最終,故伎失敗後她想到個明智策略。她問他自己覺得該怎麼辦。“應該把有些東西收起來。”他答道。

  兩人便付諸行動,僅幾個小時,車庫便煥然一新。於是嘮叨“壽終正寢”了。

  5.合理安排優先事項

  妻子早上在浴室的洗滌池邊梳頭時,總有些長頭髮梳落在池子裡。“你會把排水口堵塞的,”丈夫告誡道,“一定得清刷乾淨。”妻子匆忙梳妝完畢要去上班,還要幫孩子收拾好去上學,便把這話忘了。氣呼呼的丈夫為此喋喋不休地數落她邋遢,她覺得好委屈,這字眼既傷人又不公平。

  怎樣讓別人心甘情願地清洗洗滌池,或用完牙膏蓋上蓋子?“要學會提請求,而非命令,”拉森說,“不要用威脅或惱怒口吻,少用‘不許’‘不該’等否定詞,而多說‘請’‘謝謝’等。”

  6.巧法代說

  有些男人不願被指使,不會你叫他幹啥他就幹啥,至少不會立刻動手。遇到這種男人時,女人還往往以為是話沒說清,以為只要讓他心領神會了,他就會即刻照辦,所以她一再重複。但他仍拖延行動,因為他不想有那種遵命辦事之感。遇到這種男人的確頭痛。但若能“因人制宜,靈活施法”,總能找到開鎖的鑰匙。

  一個房地產代理人叮囑她的丈夫做家務總無下文,她一再嘮叨,他就一再躲避。後來她“改法施教,以寫代說”,把需要乾的家務活一條條寫在紙上,貼在冰箱上。“以後我每次下班回家時,”她說,“丈夫已把一切收拾停當。”

  7.不抓雞毛蒜皮

  尤他州一個婦女某星期六錄下她對十幾歲女兒做的家訓:“你整天都在睡大覺嗎?”“你的櫃子裡亂七八糟!”“站端正!”……這裡僅列22條責怪中的3條。

  如果你是父母,這些話也許十分熟悉。你要麼數落孩子的種種缺點,要麼對使你煩惱的大小事體鑽牛角尖。但為什麼就不問問:這些問題究竟造成了多大後果,會使我們反應如此強烈?究竟是孩子的問題,還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我們習慣於把配偶和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屬部分,”拉森說,“當他們不能達到我們的某些要求和標準時,我們就容易產生挫折感。但難以承認而又必須接受的事實是:我們對所愛之人的許多方面既無法控制也不應控制。”

  我們應做的是:把焦點從缺點轉向優點。“當你表達你喜愛他人的哪些品行時,”拉森說,“他們就願意在這些方面錦上添花。”


家長如何解除孩子的口吃現象
夫妻吵架關係調試的妙招
相關知識
如何克服夫妻間的嘮叨
如何克服社交時的膽怯
如何克服溝通中的障礙
管理中如何克服溝通中的障礙
如何克服演講中的害羞情緒
如何克服對溝通的恐懼
如何克服演講前的緊張情緒
管理學如何克服溝通中的障礙
如何克服溝通的障礙
如何克服上臺演講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