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理小故事全集精選閱讀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小故事大智慧善於學習、善於體會、善於觀察、善於總結,生活的智慧無處不在,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如何向上,唯有放下

  弘治十五年***1502年***,明孝宗任命兩廣總督劉大夏為兵部尚書,時常向他詢問政務的得失,很是嘉許。有一天,他在文華殿召見劉大夏,告訴他說:“朕偶爾有辦不了的事,常想召你來商議,又往往因為不屬於你兵部範圍的事而打消了念頭,今後有該實行、該罷除的事,你可以直接以密件的形式呈上來。”

  這種密件稱為揭帖,是皇帝對最為親信的人實行的一種特殊待遇。對臣屬來說,有資格寫揭貼不僅意味著可以直接跟皇帝交流,更是一種關係的象徵,是無數人求之不得的事。沒想到,劉大夏想都沒想,就回絕說:“臣不敢。”

  孝宗很奇怪,問他:“為什麼?”

  劉大夏回答說:“您不記得憲宗朝李孜省通過揭貼欺上瞞下、貪贓枉法的事嗎?這可以作為借鑑。”

  孝宗說:“你是為了議論國事,怎麼可以和李孜省損人利己的行為相比呢?”

  劉大夏說:“微臣上呈密件,朝廷推行密件,慢慢成了規矩,就像前代所行用墨筆書寫的非正式詔令一樣,容易讓壞人鑽空子。陛下的作為,應當向古代英明的帝王學習,或效法近代的祖宗。公事的是非,要和群臣公開討論,然後,對外的交給樞密院或兵部處理,對內的和大學士商量就可以了。如果用密件,時日一久視為常規,萬一有匪人冒居顯要的職位,也實行這種方法,禍害不可勝言。這實在不能做後世的常法,微臣不敢照辦。”

  孝宗聽了,不住地點頭,稱讚說:“當初外官進京朝見,多會帶諸般禮物送給在京大臣,只有你和左都御史戴珊不肯接受,現在看來,你不愛財,是因為不懷私念啊!”

  劉大夏拜謝說:“臣不敢當,金玉財富人人都愛,私心雜念誰都會有,微臣不過懂得放下而已。”

  曾經,劉大夏被任命為廣東布政使,當地官府有一種“羨餘”錢,從來不記在賬上。這相當於現在的小金庫,以前擔任布政使的可以隨意花銷這筆錢,甚至直接裝進自己的腰包,這個習俗相習已久,被看作是無可非議的事。劉大夏一到任,開啟府庫清點,恰巧有他的前任沒有拿完而剩下的一些“羨餘”錢。管庫的小吏便把這種成例向他報告,說這筆錢不必記入賬簿。劉大夏聽後沉默了好一會兒,猛然大喝道:“我劉大夏平時讀書,有志於做好人,怎麼遇上這件事,就沉思這麼長時間?實在愧對古代賢人,算不得一個大丈夫了!”當即命令管庫小吏把這筆錢全數入賬,作為正式支銷,自己分文不取。

  劉大夏居官40餘年,從不為自己撈錢財,也不為子孫營產業,祖傳的田產亦任人侵蝕,不與相爭。他一生仕途起起落落,然而因為心胸坦蕩,從不以此為意,世人把他與王恕、馬文升一起合稱為“弘治三君子”。在明朝昏暗的官場,劉大夏輕鬆活過了81歲的高齡。

  人這一生,最容易揹負上東西捨不得放下,所以常常被名利、權力等慾望所吸引,欲罷不能,越活越累。佛經上說:如何向上,唯有放下。放得下,才能卸去身上的重負,讓生命的旅途更為輕鬆、自在。

  2:天慧禪師與兩個弟子

  法海寺的天慧禪師有兩個得意弟子,一個叫無明,一個叫悟明,他倆的品德智慧難分伯仲。

  有一天,天慧禪師準備外出雲遊,臨行時專門召見這兩個徒弟。他對這兩個弟子說:“我要雲遊四方,可能要過幾年才能回來。我有兩件寶貝,你們替我好生保管。”

  天慧禪師隨即交給無明弟子一本心經書,交給悟明弟子一本禪經書。

  無明弟子拿到寶貝,小心翼翼地將它鎖進了一個鐵箱子裡,隱藏在寺院一個神祕之地。

  悟明弟子拿到寶貝,每天專心致志地鑽研禪經,他不僅將禪經背得滾瓜爛熟,而且鑽研得透徹心明。

  第二年春季,天降滔天洪災,將法海寺衝得翻天覆地。無明與悟明帶著眾僧人倉惶逃生,才僥倖逃過滅頂之災。

  災後不久,天慧禪師回來,看見法海寺一片狼藉的情景,詢問無明與悟明兩位弟子,自己交給他倆的寶貝在哪裡?

  無明說道:“師父,你交給我的寶貝,我想方設法將它隱藏在最隱祕的地方,誰知一場前所未有的洪水降臨,將寺院沖毀,那件寶貝也被洪水衝得不知去向。”

  悟明弟子說道:“師父,你交給我的寶貝,我千方百計將它隱藏在心底,雖然滔天洪災沖毀了寺院,但你交給我的寶貝已經完好無損地儲存在我的心裡。”

  天慧禪師對兩位弟子說道:“寶貝只有儲存在心靈裡,才能永生珍藏。厄運天災可以毀掉很多寶貝財富,但它很難毀掉心靈裡豐盛的智慧精神財富。我現在老了,從今天起,方丈之位由悟明接替,希望你能夠重新振興法海寺,將佛法佛道發揚光大。”

  法海寺在悟明弟子的領導下,不僅很快得到了修復,而且香火也日益興旺。

  3:古代版的“實話實說”

  宋朝時有個叫魯宗道的官員,性格耿直,工作認真。有一天,宋真宗找他議事。太監馬上趕到府上,等了好久他才回來,而且喝得醉醺醺的。太監急了,皇帝找你有事,你卻喝酒去了,如果皇帝知道實情肯定會大發雷霆,你快想想怎樣保住自己的腦袋吧。

  果然,宋真宗很不高興地問他為什麼遲遲才來,魯宗道就實話實說:“老家來了一位朋友,而我家裡沒有喝酒的杯子,沒有辦法招待,所以就去酒館。我不知道皇帝召見我,所以來遲了,耽誤皇帝時間實在有罪。”宋真宗聽完,不僅沒有怪罪他,反而很欣賞他的誠實,後來還提拔魯宗道做了大官。

  寇準19歲的時候就中了進士。但當時的宋太宗偏偏有個習慣,在選用官員時,喜歡先問問年齡,如果年紀太輕,便以經驗不足為由而不予重用。有人偷偷告訴寇準,虛報一下年齡,以便將來好做官。寇準卻不肯,坦陳了自己的年齡。因為寇準實話實說沒有弄虛作假,最後也得到重用,併成為一代名臣。

  東漢時的劉昆做過江陵縣令。有一年民房起火,火勢凶猛難以撲滅。這位縣令急得撲通跪下,祈求老天爺讓大火熄滅吧。說來也巧,突然天降大雨火就滅了,於是人人稱奇。後來劉崑調任弘農太守,本來那個地方鬧虎患,結果他一來,那些老虎揹著小虎全跑掉了。

  有一次,漢武帝就問劉昆,你做縣令時,有呼風喚雨的法力嗎?你做太守時,老虎為什麼都嚇跑了,你有什麼神奇的本領嗎?換作別人可能要吹噓一下,藉以抬高自己。可劉昆卻實話實說:“回皇上,那只是碰巧罷了。”大臣們哈哈大笑,皇帝卻沒有笑,認為劉昆是忠厚之人,並叫史官將這段歷史記錄下來。

  第五倫是東漢名臣,為人質樸胸襟磊落。有一次,一位同事問他,你有私心嗎?第五倫說:“以前有人送我一匹馬,我沒有接受,但每次選拔人才時,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這個人,雖然最終沒有選他。我的侄子生病了,晚上我會起來好多次去探望,但回到床上我能很快入睡,如果是自己的孩子生病了,我即使一次也不去察看,夜裡也肯定會因為掛念而睡不著的,所以我也是有私心的。”如此實話實說,古今也是少有的。

  做人難,說實話更難,但若說了實話,心裡就會輕鬆無比,無任何負累。

  
看了的人還看了:

1.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2.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3.有大道理的簡短小故事全集精選

4.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5.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有大道理的小故事經典集
大道理小故事全集故事精選
相關知識
大道理小故事全集精選閱讀
關於心態的大道理小故事全集精選
大道理小故事全集故事精選
格林童話故事全集精選閱讀
有大道理的勵志小故事全集精選
大道理的動物小故事全集精選
含有大道理的小故事全集精選
有大智慧的勵志小故事全集精選
有大智慧的小故事全集精選
大啟悟的小故事全集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