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蹟演講的兩個關鍵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所謂事蹟演講,就是運用演講的藝術形式和手段,表現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蹟,揭示生活的真諦,反映時代的本質,激勵人們奮發進取,創造新生活,推 動歷史前進,事蹟演講的興起,極大地豐富了演講的內涵,增強了演講的社會作用,贏得了更多的聽眾,使無數人為之鼓舞,為之感動,為之奮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一、把好材料篩選關

  在選擇演講材料時,力求人無我有,人有我新,對自己或他人的事蹟材料,在收集時不厭其多,而在選取時不厭其精,“精”就是具有最能反映生活本質和時代風貌的典型性。必須知道,任何具有典型性的材料都是個性化的,主要是下面兩種材料:

  獨特的經歷

  每個人都在一定的自然,社會環境中生活,擁有自己的特定的千差萬別的經歷,要作事蹟演講,就得把那些稱得上“事蹟”的獨特經歷挖掘出來。周青,羅會江的演講《鑲嵌彩燈的女性》說道:你能想象嗎?曾經,一位地質勇士孤獨地跋涉在荒無人煙的峽谷,當他忍受了十天半月的孤獨以後,竟然對豺狼的嗥叫已不再懼怕,相反卻感到親切。興奮,然而,即使是這樣,也曾未動搖過他對地質事業的熱愛和渴灰……

  對一般人來說,那種置身荒野的“孤獨”是很特別的;即使對地質隊員而言,那種聞狼嗥而興奮的感覺也不是人人都有的。這種聞所未聞的經歷很能打動人。發掘出特有的經歷不僅具有很強的真實感,而且能動人心魄。

  獨特的細節

  其實,不少“事蹟”頗為相似,但是,只要在細節上體現出不同的時間、情景、場合、外貌、動作、心態等等,就能真實地寫出富有個性的“這一個”了。有一篇寫煤礦工人的演講,沒有像多數人那樣,去表現“他”手持鑽機採煤的常見鏡頭,而是用獨特的細節牽動全篇:

  人們熟視無睹的陽光,對他來說卻很珍貴,長年起早摸黑的井下生活使他無法像常人那樣享有陽光,他的臉上黑平乎的,缺少血色。這天,他終於有空坐在陽光下,儘管冬天的太陽並不溫暖。他脫下煤跡斑斑的棉衣,光著上身晒太陽,用身體吮吸寒嗖嗖的冬日之光。我看到,煤粉已鑽進了他的肌膚,每個汗毛孔都是鳥黑的!這個給千家萬戶送去光明的人,原來竟如此缺少陽光,渾身都是黑的啊。冬天光著上身晒太陽,“每個汗毛孔都是烏黑的”這是演講人捕捉到的與眾不同的細節,在情感上內涵上具有非同一般的力度。

  二、把好感受體悟關

  要抓住牽動人心的最初感覺,在情感上意義上挖掘材料的內涵,力求有新鮮。深切的感受和看法。一篇好的事蹟演講,不可沒有:

  獨特的感受

  事蹟材料大多是感情化的原生狀態的,要使事蹟演講產生如聞其聲,如見其景。如臨其境的現場效果,演講者必須把有血有肉的富有生活氣息的東西抓住,找到自己的“感覺”,才能再現實情。有的事蹟演講即使無法親歷的素材,也能獨具慧眼地產生自己的感覺,如厲風《血染的木棉花》:……那墓碑上只刻著這樣幾個字:“烈士,女,十九歲,某連衛生員。”霎時,我彷彿看到一個清瘦身影,在硝煙瀰漫的戰火中閃過,她救出了傷員,自己卻流血過多,蒼白的臉那麼稚嫩。純潔……也許她正編織著少女七彩的夢,已經有人愛她;或許她正愛著一個人,但軍號響了,她收起了少女的情思,毅然奔赴嚴酷的戰場。她躺在我家鄉的這塊土地上,為了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她過早地離開她熱愛的這個世界。才十九歲呀,正是人生如花的季節!

  獨特的見解

  一個事跡材料就像一個多面晶體,不同的觀察角度會“看”到不同的內涵,演講者要力避“正常”的觀察點,要用自己的眼光發現新穎。獨到的意義。《一個******員的自豪》楊鐵軍在講述了兩個******人催人淚下的事蹟後,表達了“我”的自豪:

  加入這個黨,不是獲取特權的籌碼,而是追求真理的階梯,就像一滴水投入大海的懷抱,就像一名戰士聽到了進軍的號角!這既是個人的“心得”,也洋溢著時代精神。如果在這裡襲用現成的口號和俗套的說法,不僅不能恰到好處地昇華材料,反而削弱了材料本身具有的力量。

  如果不能從所選材料中生髮出獨立見解來,就無法在運思成篇上具有特色。


演講運用目光語的幾種方法
利用心理效應的演講技巧
相關知識
事蹟演講的兩個關鍵點
寫自考畢業論文的兩個關鍵點
會議即興演講的兩個特點
練太極拳放鬆的兩個關鍵
教育孩子成才的五個關鍵點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題的五個關鍵點及解題技巧方法
工匠精神的個人事蹟演講稿***2***
優秀個人事蹟演講稿材料
關於先進學校事蹟演講稿
關於教師感人事蹟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