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大師課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音樂大師課》是一檔真正的少兒成長音樂節目。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音樂大師課,一檔少兒音樂教育節目,首先我不得不說這個節目很成功,讓我收穫了許許多多的感動。

  首先我要先從我瞭解節目說起,音樂大師課播完我都不知道這個節目,因為平時都不愛看電視,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快手看到了大師課學員周安信演唱的天之大,順著節目logo在網上看完了所有的節目,看完之後真的是收穫頗多,在這個綜藝節目滿天飛的時代,音樂大師課沒有一點點作秀,就像閆肅老師所說:“這是作不出來的”

  孩子的內心世界是最真的,孩子說的話也是最真的,他們少了一些顧忌,少了一些成年人內心所思所想,節目裡,一些孩子不雅的動作也是被播放了出來,相信不是我一個人注意到,但是我覺得這並沒有什麼不妥,這就是大師課成功之處之一,一個節目不是全程都是美好的才叫成功,現在這些綜藝節目,最缺少的就是真實,作秀節目實在太多太多。

  節目中,每個孩子的內心情感都最真實的表達了出來,“媽媽,你照顧我辛苦了,長大以後我要保護你” “媽媽,我希望你能有自己的休息時間” “我想爸爸媽媽了” 這些孩子不是演員,他們流露出的只有真實,一句句讓人流淚的話,一首首讓人感動的歌。通過這些孩子表達出來,不得不讓觀眾喜歡,感動。

  孫睦涵全程含淚唱完我只在乎你送給媽媽,周安信閉目深情演唱天之大送給母親……讓人感動的歌曲實在太多太多,但是通過孩子演唱出來又是另外一種感覺,讓我感動的不是這些歌,是孩子們的真。

  這個節目的定位是少兒音樂教育節目,每一期主題不一樣,成功的詮釋了這個定位,通過歌曲讓孩子們來了解到經典,在通過老師們獨特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們領悟到其真諦,最後通過孩子們的演唱,讓觀眾感動、瞭解、學習。環環相扣,層層遞進,讓得這節目變得相當的精彩,使得這節目少了一點枯燥,讓看過的節目的觀眾內心產生一些所思所想。使得這個節目變得十分耐人尋味。

  我們再從選老師和學員來說,四位導師,楊鈺瑩、曹格、林志炫、韓磊。無一不是在音樂上造詣頗高的人。讓他們來當導師,使得孩子們能學到更多,讓得這個節目不只是一個節目,也是一堂讓孩子們學習音樂的一堂十分專業的課。在學員上,除了年齡之外並沒有什麼要求,這個就使得喜歡音樂的孩子都有機會來上這一堂專業課。這點是我很欣賞的一點,音樂不分國界,不分種族,不論貧富。

  篇二

  每一次觀看《音樂大師課》,心靈上都會帶來震撼,久久不能平靜。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和《音樂大師課》。就像中國音樂節目中的三駕馬車,並駕齊驅。《音樂大師課》較其他兩檔節目更具有文化氣息和專業課的味道,是一檔音樂教育類的節目。這檔音樂教育類的節目,用自己的方式告訴我們:“什麼才是好聲音?什麼才是好歌曲?只有經得起時代的錘鍊的歌曲,才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真正的好音樂,要起到勵志鼓舞人心的作用。

  《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要弘揚民族音樂,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作為音樂課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民族音樂,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操。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反映近現代和當代社會生活的優秀中國音樂作品,也應納入音樂課的教學內容。

  中國文化藝術源遠流長,中國的音樂,在樂思的構建上,重情重生命感受,是人類思想感情的載體,21世紀的中國,民族音樂教育在音樂教育中有了新的定位。民族音樂的學習可以激發學生愛國的熱情,培養民族自尊心,增強民族自豪感。正如李谷一校長在開學季所言:“你們來到這裡不僅是錄節目,而是來這裡學音樂,每一首經典出來都是不容易的,有它的藝術性、思想性、時間性、都是經過千百次考驗才傳下來的,參加《音樂大師課》,我們要學習文化,怎麼去做人,從這一刻起,我們共同經歷難忘的歷程。”

  在《音樂大師課》的節目中,每一期都按不同的主題學唱經典歌曲,學年結束後,評選優秀班集體,不強調個人成敗,不淘汰,不海選,不讓站在臺上的孩子有參加比賽的感覺,讓每一位孩子完全放鬆的狀態下表達自己,不用怕自己表現的不好,即使表現的不好,也會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成長。《音樂大師課》以班級授課的模式,讓孩子覺得親切,在現場由李谷一老師擔任校長,韓磊、田震、古巨基、薩頂頂分別出任老師,激發孩子的音樂慾望,在現場,我們能夠看出田震老師的苦口婆心,古巨基變成孩子王,韓磊老師用父親式的力量給孩子們更多的引導與幫助,薩頂頂以漂亮大姐姐的身份融入孩子的心。

  在本期的《音樂大師課》上,我們的“小帕瓦羅蒂”迪利亞,演唱了一首充滿正義感的《黑貓警長》,演唱的過程中,因為表演動作順拐了,增加了節目的氣氛。他不但沒有不好意思,反而自信用心的繼續表演,並且在點評的時候,薩頂頂老師說:“迪力亞,我為你驕傲。在臺上,雖然你順了,但是你帶給了我們快樂,你是真的可愛。”田震老師也說:“平時你像小大人一樣,像個小帕瓦羅蒂,今天你真的可愛的像個孩子。”

  《音樂課程標準》評價的建議中寫到,通過評價有利於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增強自信心與動力,促進學生的不斷提高。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我們要不吝惜自己的評價,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學生,發現每一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鼓勵性的語言,去評價孩子。

  潮音樂與流行音樂的大量湧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學生熱愛流行音樂,追捧流行歌星,對民族音樂嗤之以鼻,不聞不問。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在教育教學中感染學生,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把中國優秀的民族音樂介紹給學生。《音樂大師課》第二季第一期的舞臺上,一個孩子說自己媽媽每天在家哼唱的《瀏陽河》《南泥灣》是很土的歌,對此,古巨基老師也現場發言:“你現在年紀小,可是將來有一天你會變老,歌也是,現在你喜歡的歌,將來也會變土,所以我覺得,每一個年代年紀,都要記得它的好,尊重不同年代的音樂。”

  在《音樂大師課》中,李成宇在演唱“華陰老腔”之前,田震老師請來了這幾位70多歲的老藝術家們,親身示範指導,李成宇的演出很成功,田震老師也說在其中受益匪淺,這是民族文化的傳承。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雖然沒有辦法,邀請到老藝術家們走進我們的課堂,但是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各種影像,來拓展學生們的藝術視野,潛移默化的來感染學生。共同分享中國音樂中的靈魂。

  作為音樂老師,我們深刻檢討自己,並且我們深感到教育責任的重大,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們更加要著眼於學生的多方面藝術資訊的感知與學習,讓學生感受文化傳統一脈相承,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篇三

  上週六,《音樂大師課》在BTV卡酷少兒頻道播出了,歷時幾個月精心打造的音樂課堂揭開了神祕面紗。作為一檔音樂教育類節目,實力唱將教授孩子們唱歌,重新演繹經典愛國歌曲和春晚歌曲,這些純真的歌聲的確讓人感動,幾度溼了眼眶。

  節目播出後記者第一時間致電我國著名詞作家喬羽,喬羽老師在對節目進行了肯定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期望,“讓孩子們有一片自由的天空,讓孩子們在溫暖的陽光下,孩子們有孩子們的歌,願《音樂大師課》給孩子們帶來歡樂。”

  此外,記者還採訪了著名劇作家、詞作家閻肅,提及《音樂大師課》,閻肅老師也是連連叫好:“我聽說北京電視臺要推出一檔新的欄目,叫《音樂大師課》,我很興奮,我很感興趣。我覺得之前看到過的一些音樂節目,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更多關注點就是誰唱得好不好聽,我愛不愛聽,頂多到這兒,誰誰誰,跟著學跟著哼哼,但是往往忽略了歌曲本身的審美和文化含量,歌曲本身的背景和意圖,它真正的意思在哪兒。唱歌本身能產生一種審美的需求,產生一種對歌曲本身意義的追求和理解,我覺得這很重要,所以說我非常欣賞也非常關注《音樂大師課》這麼一檔欄目。”

  通過音樂本身發現音樂的美、藝術的美,發現自然的美、社會的美、文化的美。增加孩子們發現美的能力和對美的體悟。

  《音樂大師課》希望通過音樂這座橋樑,在孩子、成人、社會觀眾和媒體之間架起一座橋樑,讓我們感受到中華音樂、中華文化的魅力,達到一種愉悅心靈的效果。節目播出後立刻得到了網友們如潮般的好評,#音樂大師課#的微博話題也登上了同時段的熱門話題榜,網友自發的話題閱讀量達到1300餘萬。

  《音樂大師課》從立項、錄製再到播出都得到了各界大力支援,而節目對於音樂本質的追求和對於音樂教育的探索,也受到教育界、音樂界專家們的廣泛關注:

  著名音樂人、作詞人、樂評人@科爾沁夫:“北京電視臺即將上檔的新節目《音樂大師課》***,韓磊、楊鈺瑩、曹格、林志炫四位老師教萌娃唱歌,預感要火!節目主打音樂代際溝通,讓處於網路時代繁雜音樂環境中的孩子們能傳承和學習到真正旋律美好、情感美好的經典音樂。關鍵孩子們又萌唱得又超級好!像圖二中這個苗族小姑娘唱得讓我們都紅了眼眶”

  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學會主席、詞曲作家@付之成林:“兒童歌曲的創作必須把握兩個原則:一是要適齡;二則要創新。無論是其演唱方式還是編配形式,無論是其旋律節奏還是表達內容都應該符合孩子們輕鬆、快樂的生活。《音樂大師課》就是讓孩子在音樂中尋找快樂的一檔節目,同時提醒音樂人***未來的花朵意義重大,如此節目受到大力支援理所當然!”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酈波:“《春天的音樂課》:對於在山野中瘋大的孩子來說,小時沒有音樂課,該是我童年裡最大的遺憾了!於是,在中年後去旁聽了幾堂別樣的音樂課——《音樂大師課》,自覺如沐春風,深受陶冶。不像各種包裝秀,也無造星淘汰秀,只是一方寓教於樂、各得其樂的音樂課堂!今晚,#音樂大師課#終於開播,滄溟先森很是期待……”

  韓磊、林志炫、曹格、楊鈺瑩四位歌壇實力唱將作為節目的老師,帶領熱愛音樂的孩子們感受音樂之美,鼓勵他們追求夢想,唱出心底的歌聲。

  節目尚未播出就已經得到了媒體和大眾的注意,童真音樂、原創無淘汰模式,諸多因素使得這檔節目的受眾年齡跨度更大,充滿教育意義。在模式的制定上,《音樂大師課》擺脫了長期流行的晉級和“造星”模式,孩子們與4位音樂老師親密接觸,一對一地學習交流。節目對音樂背景、知識、演唱等音樂本體的關注超出了演唱者本身,打造出了一個真正的“音樂課堂”。

  真正因材施教,音樂是美的溝通

  《音樂大師課》採取鼓勵式教育,用最適合兒童的節奏讓孩子們感悟音樂,發自內心的愛上音樂。《音樂大師課》為觀眾呈現更多的是一個教育的過程,每期節目的內容其實都是一場彙報演出,孩子們將這一週從老師那裡學到的知識和技巧以演唱的方式展現出來。而老師們將完全還原音樂教育的過程,採取鼓勵式教育,並進行因材施教。對此,記者採訪了《音樂大師課》“聽課團”成員、中國合唱協會常務理事、現任中央少年廣播合唱團專職指揮孟大鵬,常年與音樂教育打交道的孟老師告訴記者:“現在許多家長對孩子的藝術教育還是有比較多的功利性,而《音樂大師課》真正從孩子的精神生活、從他們的成長出發,為孩子提供一些實實在在的幫助。”

  孟大鵬高度讚揚了節目對於音樂教育的探索,“節目中四位老師不僅在音樂方面給孩子們進行了引導,還為孩子們帶來了愛與鼓勵,這是對孩子成長方面的教育。我相信受益的不光是這十六位孩子,通過這樣一個節目的播出,我相信有很多家長,還有很多從事兒童教育工作的老師們都會受到很多的啟發。”

  國家一級演員、中國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對節目給予了高度評價。“《音樂大師課》我看過之後特別受感動。有一句話叫做美育為樹人之本,美育就是啟發人自身的感受,孩子通過美育認識社會。音樂作為美育的一種形式,能夠給人以心靈撫慰的作用,它能讓人唱出情,唱出美。”

  正如專家所言,音樂的到來使孩子們發現了自己,自己給自己提供強大的支撐,音樂力量就體現在:發現自己,發現別人,從而發現未來。從教育視角來看,《音樂大師課》這個節目有極高的價值。

  傳承音樂文化,感受藝術的魅力

  既然是教育節目,這個節目就必須承擔起傳承文化的重任。據介紹,在節目錄制的過程中,有愛國主義歌曲的選集、獻給最親愛的人之歌,還有跨越時代組合合唱。歌曲的時間跨度很大,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中華音樂的源遠流長,進而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通過音樂這個視窗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產生對中國文化的自尊、自信。

  “我做了43年的兒童教育,對於兒童的成長來說音樂是非常必要的,今天中央一直在號召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音樂大師課》從客觀上也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孩子接受了音樂就接受了一段歷史、一種價值觀,對祖國母親、對人民、對家人、對生命都有潛移默化的認知,給孩子認識世界帶來非常強勁的力量。”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雲曉老師如是說。

雪豹的觀後感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怎麼寫
相關知識
音樂大師課觀後感
關於音樂劇貓的觀後感範文
音樂之聲的觀後感
最新大學消防公開課觀後感個人心得範文精選5篇
最新燈塔大課堂第八課觀後感學習心得體會範文5篇
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黨團幹部心得體會精選20篇|青年大學習第五季第五期團課觀後感
大學生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公開課觀後感精選範文5篇
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後感
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後感
大學生講戰疫故事鑄強國使命同上一堂思政課觀後感作文大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