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災是踐行群眾路線的試金石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面對突如其來的特大暴雨洪澇災害,南粵大地打響了抗洪救災的攻堅戰。胡春華書記、朱小丹省長多次作出批示和指示,省防總先後派出12個工作組赴各地指導搶險救援,省軍區緊急出動6000餘名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迎戰洪災,各級黨委政府帶領幹部群眾奮力開展搶險救災和群眾轉移工作……全省黨政軍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科學有序高效組織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人員傷亡,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災害損失。
    大災就是大考。適逢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蓬勃開展之際,抗洪救災不僅是對各級黨委政府應對特大洪澇災害綜合能力的一次考驗,也是對廣大黨員幹部踐行群眾路線實際成效的一次檢驗。危難時刻,是否衝鋒在前,是否勇挑重擔,是否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生死關頭,能否挺身而出,能否無私奉獻,能否把生的希望留給群眾?這是置於災區黨員幹部面前的一道繁難考題,考的是人民公僕的宗旨意識,考的是對人民群眾的真正感情,考的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效果。“一切為了群眾”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災區就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最佳實踐基地,災區黨員幹部理應到抗洪救災的第一線淬鍊黨性,要把黨和政府的關心帶給受災群眾,把抗洪搶險的信心和力量帶到災區,並以實際行動幫助災區群眾重建家園,幫助災區實現和諧穩定發展。
    在抗洪救災中踐行群眾路線,既要發動和依靠群眾,更要各級領導深入救災一線、靠前指揮,黨員幹部進村入戶,加強與受災群眾的溝通聯絡。湛江海事局為救助東頭山島一名臨盆孕婦冒險夜航,河源市公安局25人特警突擊隊翻山徒步一天一夜挺近“孤島”救援,乳源瑤族自治縣必背鎮幹部帶領災區群眾實現無傷亡轉移,惠東縣橫坑村幹部在救災過程中確保了所有群眾安全和生活保障……在此次全省特大暴雨洪澇災害中,特別是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受災群眾最集中的地方、救災困難最大的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黨員幹部帶領群眾一次次迎擊洪水,化險為夷,用實際行動詮釋“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的含義。然而,也有個別地方和部門飽受群眾的批評,比如韶關汽車客運東站和樂昌汽車站等站點,它們的集體漲價行為就被不少人斥之為“趁水打劫”,雖說是“根據特殊情況對票價上浮並不違規”,但在全省上下齊心協力抗洪救災的關鍵時刻,藉機漲價是典型的沒有把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逐利行為,這樣的衙門做派必須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回爐”重塑新形象。

    目前,全省災情基本摸清,災民生活基本有保障,災區總體穩定,救災復產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省防總也將防汛Ⅱ級應急響應降為Ⅲ級應急響應。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現在我省正處於汛期,第12號強熱帶風暴“潭美”已經生成,預計將對我省產生嚴重影響,因此,我們絕不能有一絲麻痺大意,絕不能有半點掉以輕心,一方面要抓緊做好救災復產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強後期防洪抗災工作。具體來說,要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增強各級防大災、抗大汛的能力和應急處置指揮能力;要加快災區受淹鎮村的退水,做好水利樞紐、水庫汛期的科學排程執行;要全面開展安全隱患排查,防止各類次生災害發生,及時組織低窪和受洪水圍困的群眾安全轉移;要科學部署救災工作,妥善安置好受災群眾,切實保障受災群眾“有水喝、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病得到及時醫治”;要加強災區社會治安秩序,做好災區衛生防疫,及時清理災區垃圾;要儘快修復因災受損的基礎設施,全力開展基礎設施水毀工程應急搶修,切實加快供電、通訊、交通的保暢通工作。
    抗洪救災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試金石。災區廣大黨員幹部要積極主動投身抗洪搶險救災工作一線,要與群眾心心相印、與群眾同甘共苦、與群眾團結奮鬥,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生活穩定,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在危急關頭詮釋群眾路線真諦。

群眾路線領導小組要求深入查擺問題認真開展批評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為改革創新匯聚動力
相關知識
抗洪救災是踐行群眾路線的試金石
網路問政是踐行群眾路線的生動體現
踐行群眾路線演講比賽主持詞
踐行群眾路線心得體會
在踐行群眾路線中服務和保障民生髮展
踐行群眾路線貴在服務意識
踐行群眾路線加強農村基層黨建
2015踐行群眾路線徵文
內蒙古科協踐行群眾路線注重務實創新
深入踐行群眾路線共同締造美麗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