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黴素藥物作用機制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林可黴素藥物作用於敏感菌核糖體的50S亞基,阻止肽鏈的延長,從而抑制細菌細胞的蛋白質合成,那麼你知道是什麼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林可黴素作用於敏感菌核糖體的50S亞基,阻止肽鏈的延長,從而抑制細菌細胞的蛋白質合成。林可黴素一般系抑菌劑,但在高濃度下,對高度敏感細菌也具有殺菌作用。

  林可黴素藥物的中毒

  林可黴素***潔黴素***主要作用於厭氧菌和革蘭陽性球菌。口服吸收差,肌注或靜脈滴注給藥,血漿蛋白結合率77%~82%,半衰期4~5.4h。膽汁和糞便中濃度高,易致腸道菌群紊亂。肝、腎功能減退時,半衰期延長。成人常用量0.6~1.8g,分3~4次口服;或1.2~2.4g/d,分次肌肉注射或稀釋後靜脈滴注。

  臨床表現

  1.口服以胃腸道反應多見,但較輕微。可有噁心、嘔吐、腹瀉、肛門瘙癢等,甚者發生假膜性腸炎。偶有中性粒細胞減少、嗜酸粒細胞增多、血小板減少發生。

  2.大劑量靜脈注射可致血壓下降、心電圖改變。可因神經一肌肉接頭傳導阻滯而致心跳、呼吸停止。靜脈給藥可致靜脈炎。口服大劑量***4g/d***,用藥3周以上,罕見肝功能異常發生。

  3.過敏反應有皮疹、蕁麻疹,也可發生光敏性皮炎,偶有發生剝脫性皮疹。

  治療

  林可黴素中毒的治療要點為:

  1.林可黴素過量無特效解毒藥,也不為透析療法清除,以對症、支援治療為主。

  2.發生過敏反應時立即停藥,並予以相應治療。

  3.發生假膜性腸炎時,輕者停藥可望恢復;中、重度者須補充水、電解質和蛋白質,必要時給萬古黴素口服,125~500mg,每6h 1次,療程5~10d;甲硝唑250~500mg,3/d口服也有效 。

  林可黴素藥物的注意事項

  1.可引起消化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舌炎、肛門瘙癢等。長期使用可致偽膜性腸炎,此由於難辨梭狀芽胞桿菌滋生引起,其先驅症狀為腹瀉。遇此症狀應立即停藥,必要時可用萬古黴素治療。

  2.尚可導致過敏反應,如皮疹、蕁麻疹、多形性紅斑以及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

  3.可致轉氨酶升高、黃疸等。肝功能不全者慎用。長期應用定期檢查血象和肝功能。

  4.不可直接靜脈推注,進藥速度過快可致心搏暫停和低血壓。靜脈給藥時,每0.6~1g本品需用100ml以上輸液稀釋,滴注時間不少於1小時。

  5.尚有耳鳴、眩暈等不良反應。

  6.孕婦及哺乳婦女慎用。

  7.對1月齡以下的新生嬰兒禁用。


猜你喜歡:

甾體激素類藥物
促進血液迴圈的藥物
相關知識
林可黴素藥物作用機制
化療藥物作用機制
主要抗血小板藥物作用機理
鉑類藥物作用機理
鉑類藥物作用機理
靶向藥物作用機理
靶向藥物作用機理
抗真菌藥物的作用機制
百炎淨的藥物作用及注意事項
藥物的作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