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病初期是什麼症狀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麻風病***Leprosy***,又作麻瘋病、痳瘋病、癩病等。醫學領域稱為漢生病或韓森氏病***Hansen's Disease***,是由麻風桿菌***Mycobacterium leprae***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一起來看看吧!

  

  麻風病的早期症狀的第一種型別麻風反應是屬於免疫反應或者遲髮型變態反應。通常這種型別的麻風主要發生於界線麻風和結核樣型麻風。

  其臨床表現為原有皮損加劇擴大,並出現新的紅斑、斑塊和結節。淺神經幹表現為突然粗大疼痛,尤以夜間為甚。原有麻木區擴大,又出現新的麻木區。舊的畸形加重,又可發生新的畸形。

  血液化驗無明顯異常,常規麻風桿菌檢查陰性,或者查到少量或中等量麻風桿菌。本型反應發生較慢,消失也慢。根據細胞免疫的增強或減弱,分為“升級反應”和“降級反應”。

  麻風病的早期症狀的第二種型別麻風反應是抗體和抗原複合物變態反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血管炎性的反應。通常這種型別的麻風多發生於界線類偏瘤型麻風以及瘤型麻風。

  反應發生較快。組織損傷亦較嚴重。其臨床表現常見者為紅斑,嚴重時可出現壞死性紅斑或多形紅斑。常伴有明顯的全身症狀如畏寒、發熱等此外尚可發生神經炎、關節炎、淋巴結炎、鼻炎、虹膜睫狀體炎、睪丸附睪炎、脛骨骨膜炎、腎炎以及肝脾腫大等多種組織器官症狀。

  化驗檢查,可有白細胞增多、貧血、血沉加速、丙種球蛋白增高、抗鏈球菌溶血素“0”水平明顯增高。反應前後查菌無明顯變化。以顆粒菌為主。

  白細胞增多、貧血、血沉加速、丙種球蛋白增高

  第三型麻風反應呈混合型麻風反應,系由細胞免疫反應和體液反應同時參與的一種混合型反應。主要發生於界線類麻風。其臨床表現兼有上述兩型的症狀。

  麻風病的檢查方法

  1、體格檢查

  要系統全面,在自然光線下檢查全身面板、神經和淋巴結等。

  2、檢查神經時

  既要注意周圍神經幹的變化,又要注意感覺和運動功能的變化。周圍神經幹檢查:一般注意耳大神經、尺神經和腓神經,其他如眶上神經、頸前神經、鎖骨上神經、中神經、橈神經、腓淺神經、脛後神經和皮損周圍及其下面的皮神經。檢查時應注意其硬度、粗細、結節、有無膿瘍以及壓痛等。神經功能檢查,是測定神經未稍受累的情況,分為主觀檢查和客觀檢查法。

  ***1***覺檢查法:膚感覺障礙的順序,一般先失溫覺***冷熱覺***,次失痛覺,最後失觸覺。檢查時應先將檢查方法告訴病人,進行示教性檢查,然後依次檢查:冷熱覺檢查,可用兩個大小相同試管,分裝冷水和熱水***50℃***。分別先在健康面板上試驗,然後在皮損處兩管交替,無一定順序接觸面板,讓病人回答冷熱是否正確。痛覺檢查可用大頭針或縫衣針先在健康面板上扎刺,然後再刺皮損,測試痛覺消失或遲鈍;觸覺檢查可用毛或棉籤的棉毛輕輕劃觸面板,讓病人立即用手指出劃觸的部位,測試觸覺喪失或遲鈍。

  ***2***測驗方法 :①組胺試驗 用1/1000的磷酸組胺水溶液0.1毫升,分別注入健康面板和皮損處皮內,經過20秒鐘左右,正常是區域性先出現一個直徑10毫米的紅斑,再經40秒鐘,又在原紅斑的周圍出現一個直徑30~40 毫米的紅斑,紅斑的邊緣瀰漫不整,稱為繼發性紅斑,最後在紅斑的中央形成一個風團,如不出現繼發性紅斑即為異常,此法用於淺色斑和白色斑的檢查。②毛果芸香鹼試驗***出汗試驗*** 選擇正常面板和皮損,分別塗上碘酒,待幹後,在兩處皮內注射1/1000毛果芸香鹼液0.1毫升,立即在上面撒上薄層澱粉,經3~5分鐘後,正常面板出汗,澱粉立即變為藍紫色,如不出汗,澱粉不變色。③立毛肌功能試驗 用1:100000的苦味酸菸鹼液0.1毫升,分別注射於皮損及健康面板的皮內,如神經末梢正常,則立毛肌收縮出現雞皮現象,否則,不出現雞皮現象。

  3、運動功能障礙檢查

  檢查時讓病人抬額、皺眉、鼓腮、吹哨、露齒等動作,觀察面部神經是否麻痺。讓病人作屈伸手腕,內外展指、對指、握掌等動作,觀察上肢的神經功能。讓病人作足的背伸、跖屈、內翻、外翻等動作。觀察腓神經是否麻痺。

  4、麻風桿菌檢查

  主要從面板和黏膜上取材,必要時可作淋巴結穿刺查菌。面板查菌取材:選擇有活動性,面板損害,消毒面板。檢查時戴消毒手套,用左手拇、食兩指將患者面板捏緊提起,使區域性面板變白,然後右手持脫刀切開一個5毫米長,3毫米深的切口,以刀刃刮取組織液,塗在載物片上,固定抗酸染色、鏡檢。切口棉球貼壓,取材部位的多少視需要而定。

  5、組織病理檢查

  對麻風的診斷、分型和療效判定都有重要意義。取材應選擇活動性損害,宜深達脂肪層,如損害不同,取材時需要同時切取兩處送檢,這對界線類麻風診斷是有價值的。

  6、麻風菌素試驗

  是一種簡易的測定機體對麻風桿菌抵抗力的方法,它可部分地反映機體對麻風桿菌細胞免疫反應的強弱和有無。麻風菌素的種類有粗製麻風菌素、純桿菌麻風菌素和純蛋白麻風菌素,目前通用者為粗製麻風菌素。試驗方法和結果判斷:在前臂屈側皮內注射粗製麻風菌素 0.1毫升,形成一個直徑6~8毫米的白色隆起,以後觀察反應結果。早期反應:注射後48小時觀察判斷結果,注射處有浸潤性紅斑直徑大於20毫米者為強陽性***卅***,15~20毫米者為中等陽性***廿***,10~15毫米者為弱陽性***+***,5~10毫米者為可疑***±***,5毫米以下或無反應者為陰性***-***;晚期反應:注射21天觀察判斷結果,注射處發生紅色浸潤性結節並有破潰者為強陽性***卅***,結節浸潤直徑大於5毫米者為中等陽性,結節浸潤直徑3~5毫米者為弱陽性***+***,輕度結節浸潤或在3毫米以下者為可疑***±***,區域性無反應者為陰性***-***。

腮腺炎的治療偏方
肺結核是怎麼引起的
相關知識
麻風病初期是什麼症狀
手足口病初期有什麼症狀
女人糖尿病初期有什麼症狀
糖尿病初期有什麼症狀表現
兒童白血病早期有什麼症狀
艾滋病早期有什麼症狀
紅眼病早期有什麼症狀
前列腺鈣化初期有什麼症狀
牛皮癬的初期有什麼症狀
老人白內障初期有什麼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