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祛溼的穴位及判斷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夏季天氣高溫悶熱,空氣溼度大,人們會感覺到非常悶熱。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人的體內就會堆積溼氣,那麼利用中醫艾灸去溼氣的穴位也有很多哦。以下是小編推薦艾灸祛溼的穴位知識,歡迎閱讀!

  艾灸祛溼的穴位

  1、關元穴

  位於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長期施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

  2、中脘穴

  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能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症狀。

  3、豐隆穴

  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緣外二橫指***中指***處。這個是祛溼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條灸15分鐘即可有效健脾化溼。

  4、解溪穴

  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溼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每日艾灸15分鐘。

  5、足三裡穴

  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

  判斷體內有溼氣的方法

  1、頭部沉重四肢乏,溼性重濁,其特點就是沉重,失眠,記憶力下降,易怒,煩燥。

  2、當你的口中如果出現發黏舌苔膩的感覺時候,感受溼邪,其實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口中發黏了。

  3、胸腹脹滿小便不暢,溼為陰邪易滯留臟腑,阻礙氣血執行致脘腹脹滿,脾胃功能失常。溼邪停於下焦,則小便短少而不舒暢。

  4、下肢浮腫便溏瀉,常表現為下肢浮腫,朝輕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滯,便完後感覺不爽。

  5、腳縫癢,起水泡甚至潰爛。

  除溼祛溼吃什麼食物

  1、冬瓜有利水消痰、清熱解毒的功效。溼熱體質者若有水腫、脹滿、痰多、暑熱煩悶、消渴、溼疹、癤腫等均可食用,並可解酒。

  2、紅豆是利水、消腫、清熱佳品,尤其適合夏季食用,能散熱燥溼、補心健脾、養肝益腎。

  3、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溼等功效,適用於暑溼吐瀉,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洩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症。

  4、薏仁是緩和的清熱祛溼之品,中醫常用其來治療脾虛腹瀉、肌肉酸重、關節疼痛、水腫、腳氣等病症。

  5、黃瓜能清熱解毒、生津止渴,並且富含多種維生素、纖維,是難得的排毒食品。黃瓜還能促進新陳代謝、美白面板、抑制脂肪形成。

  6、苦瓜具有清涼解渴、清熱解毒、清心明目、益氣解乏、益腎利尿的作用。苦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含有清脂、減肥的特效成分,可以加速排毒。據研究發現,它還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抗病毒和防癌功效。

  人的身體溼氣重處理方法

  1、艾葉泡澡

  艾草是很常見的一種植物,但它卻是一種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的植物。艾草是極陽的性質,可以有效的去除體內的溼氣和寒氣。所以身體溼氣重的朋友可以採用艾葉泡澡的方法來達到祛溼的目的,一般來說,每週用艾葉泡澡一次就可以了。只要長期堅持,不僅可以有效的祛溼,同時也可以去除體內的寒氣,改善身體的其他不適症狀。

  2、熱水泡腳

  每天用熱水泡腳也是一種有效的祛溼方法,但是這一點大家在冬天的時候還可以做到,但是在炎熱的夏季就很難了。可是夏季是溼氣最重的季節,因此要更加註意這一點才是。一般來說,每天用40度左右的熱水泡腳就可以了,如果體內的溼氣比較嚴重,那麼可以在熱水當中加上一些生薑,這樣效果就比較強了。

​猜你感興趣:

1.艾灸哪個穴位可以補氣

2.艾灸哪個穴位補氣血

3.腰疼的拔罐部位及艾灸穴位

4.失眠艾灸穴位和注意事項

5.鍼灸可不可以去溼氣和穴位介紹

6.艾灸祛溼的穴位和方法

夏天艾灸會上火嗎
艾灸治鼻炎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相關知識
艾灸祛溼的穴位及判斷方法
中醫艾灸祛溼的穴位見效快
落枕艾灸的穴位及緩解方法
頭暈針灸的穴位及食療方法
去老年斑的穴位及按摩方法
中醫艾灸祛溼的五個穴位盤點
失眠艾灸的穴位和食療方法
高血脂艾灸的穴位和食療方法
失眠艾灸哪幾個穴位及原因
失眠艾灸哪幾個穴位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