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藤的藥用價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絲瓜藤的副作用,絲瓜藤的醫學記載,絲瓜藤的附方等知識,更多請查閱網。

  

  入藥部位

  莖。

  性味

  味苦,性微寒。

  歸經

  歸心、脾、腎經。

  功效

  舒筋活血,止咳化痰,解毒殺蟲。

  主治

  用於腰膝痠痛,肢體麻木,月經不調,咳嗽痰多,鼻淵,牙宣,齲齒。

  相關配伍

  1、治腎虛腰痛:絲瓜藤連根,焙燥研細末。黃酒送服,每次3g,每日2次。***《食物中藥與便方》***2、治鼻中時時流臭黃水,甚者腦亦時痛:絲瓜藤近根三五寸許,燒存性,為細末,酒調服之。***《醫學正傳》***3、治牙宣露痛:①用絲瓜藤陰乾,臨時火煅存性,研搽。***《綱目》引《海上妙方》***②絲瓜藤一握,川椒一撮,燈心一把。水煎濃汁,漱吐,其痛立住。***《綱目》引《惠生堂房》***4、治陽旺:用絲瓜小藤搗爛。敷玉莖,陽即倒矣。***《壽世保元》***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或燒存性,研末,每次3-6g。外用:適量,煅存性,研末調敷。

  絲瓜藤的副作用

  據觀察:絲瓜藤及其提取物的主要作用是鎮咳及祛痰,平喘作用較差,無明顯抑菌消炎作用;療效與劑量及絲瓜藤的經霜與否均無明顯差異;對單純型的療效較喘息型好;無肺氣腫者效果比合並肺氣腫者好;用藥時間以4一?療程的療效較好,延長療程其療效未見明顯升高;療效與病程無明顯規律性;療效與季節有明顯差異,以夏季療效最高,秋冬較低。約20%病例有嘈心、口乾等副作用,程度輕微。提取物則幾乎無副作用。對肝腎功能無明顯影響。

  絲瓜藤的醫學記載及附方

  【出處】《綱目》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絲瓜或粵絲瓜的莖,夏、秋季採取。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絲瓜”條。

  【化學成份】絲瓜藤含皁甙。

  【藥理作用 ①止咳祛痰作用

  小鼠口服絲瓜藤煎劑、絲瓜藤鮮汁及藤和葉的甲醇提取物,都有一定的止咳作用***二氧化硫或氨水引咳法***。麻醉狗口服絲瓜薛煎劑5克/公斤,對呼吸道粘液分泌量無明顯影響。小鼠口服絲瓜藤和葉的甲醇提取物,有明顯增加呼吸道排泌酚紅的作用***酚紅法***。

  ②抗菌作用

  絲瓜藤粉煎劑與酒精浸劑對呼吸道常見細菌有較弱的抑制作用,對肺炎球菌作用稍強,絲瓜藤鮮汁無抑菌作用。

  【性味】《本草求原》:“苦,微寒,小毒。”

  【歸經】《本草再新》:“入心、脾、腎三經。”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健脾,殺蟲。治腰膝四肢麻木,月經不調,水腫;齒露,鼻淵,牙宣。

  ①《綱目》:“藤及根,治齒匿、腦漏,殺蟲解毒。”

  ②《本草求原》:“和血脈,話筋絡,滋水,止陰痛,補中健脾,消水腫。治血枯少,腰膝四肢麻木,產後驚風,調經。”

  ③《嶺南採藥錄》:“解暑熱。”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燒存性研末。外用:煨存性研末調敷。

  【附方 ①治鼻中時時流臭黃水,甚至腦亦時痛:絲瓜藤近根三、五寸許,燒存性為細末,酒調服之。***《醫學正傳》***

  ②治牙宣露痛:絲瓜藤陰乾,臨時火煅存性,研搽。***《海上妙方》***


周箬葉的功效與作用
軟棗子的功效作用
相關知識
絲瓜藤的藥用價值
白鶴藤的藥用價值
大血藤的藥用價值
黃藤的藥用價值
無根藤的藥用價值
西瓜皮的藥用價值與功效
白毛藤的藥用價值
首烏藤的藥用價值
買麻藤的藥用價值及配伍情況
各種瓜子的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