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相關的演講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長征它體現出一種精神,向我們昭示,古藺七十萬人民將發揚紅軍光榮傳統,小編給大家分享了長征的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長征的演講稿 篇一

  此時此刻,站在演講臺上,我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天,我跟媽媽到公園遊玩,聽見一位小女孩問;“爸爸,紅軍爺爺長征時怎麼會沒有吃的,也沒有喝的呢?他們為什麼不吃巧克力,不喝健力寶呢?”

  是啊,長征,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已經成為一個老外婆的傳奇故事。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長征精神以越來越深刻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人到長征路上去追尋、去思考。老師告訴我們在二萬五千裡的漫漫征途中,每天都有很多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長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在戰鬥中剛剛入黨的警衛員,在過草地時,為了搶救陷入泥沼的檔案箱,獻出了年僅18歲的生命。當他漸漸沉下去的時候,手裡還緊緊攥著一塊銀圓,這是他的第一次黨費,也是最後一次黨費……同學們,當你聽到這裡的時候,你難道不為我們的戰士那種對革命事業和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深深感動嗎?

  在茫茫的雪域高原,一支紅軍隊伍在艱難地前進,一位軍需處長被凍死在雪地裡,大雪覆蓋了他的身體,他因此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聽到這裡,你可能會想:既然是軍需處長,手裡掌握著戰士們的吃穿,在飢餓和寒冷麵前,他完全可以吃飽、穿暖,他怎麼會被飢餓和寒冷奪去寶貴的生命呢?難道他是傻瓜嗎?不,他絕不是傻瓜,在他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比金子還要寶貴的東西,這就是為國家、為民族,勇於犧牲、勇於奉獻、無私無畏的長征精神。

  正是這種面對困難不低頭、遇到挫折不屈服的長征精神,半個多世紀以來,像涓涓的甘泉,哺育了我們千千萬萬的祖輩和父輩。在新時期取得了令人驕傲和自豪的成績。

  你看,今天的印江,街道筆直平坦,公路四通八達,高樓鱗次櫛比,住房寬敞明亮。安居工程、教師新村、金玉小區、花園城,一座座美麗的家園拔地而起;西苑開發區、柏香林開發區、西環開發區、文昌路開發區,讓古老的印江城舊貌換新顏。

  你看,西環大橋像天上的彩虹,那是印江人民騰飛的翅膀;北環大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我們的祖輩和父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又一幅優美的藍圖,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動聽的華章。

  同學們,當你沉溺於網路遊戲,失去自我的時候;當你留連於武打小說,不思進取的時候;當你吃著肯德基,喝著非常可樂,為超級女生瘋狂的時候……想一想長征吧,想一想7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

  作為當代少年,我們應該有遠大理想,那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又是一次新的偉大的充滿艱辛的長征。

  同學們,巍巍大石墩是我們挺拔的脊樑,滾滾邛江河是我們沸騰的熱血;讓我們重踏長征路,弘揚長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尋明媚的春光,追尋火紅的太陽,追尋金色的理想吧!

  長征的演講稿 篇二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縱橫11個省,長驅二萬五千裡,排除萬難,勝利到達陝北。光陰荏苒,一晃70年過去了。70年前的長征,紅軍表現的英勇是史無前例的。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副無比壯麗的歷史畫卷,是人類軍事史上一個空前的奇蹟,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壯舉。是一部氣吞山河的英雄史詩。他們是作家,他們也是戰士。60年前,侵略者的鐵蹄踏上祖國的土地,燒殺搶掠。面對敵人,他們毅然拿起武器。在戰場上,他們用刀槍與敵人勇敢戰鬥,同時拿起筆,記錄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同仇敵愾捍衛尊嚴的壯舉和侵略者的可恥失敗,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激勵著後人。他們是抗戰的參與者、記錄者。

  看!在抗日戰爭的沖天烈火中,他曾櫛風沐雨,九渡黃河。冰川崩裂,下臨深淵,步履於上,其峻,其險,令人神魂驚悚;特別震撼我心靈的是黃河如瀑布懸空而下,洶湧激發,奔騰澎湃。望著滾滾波濤,橫流直瀉,其神魂,其氣勢,使他為之心胸開闊,仰天長嘯。黃河,母親的河流,中華民族發祥之地:巍巍然、浩浩然、蒼蒼然、穆穆然!

  記得有一次向黃河下游前進,平原烈火,炎天如焚,策馬飛馳,千萬支紅纓槍如森林矗立,無數條地下道似星羅棋佈。他在南宮見到鄧小平政委。在一間高大而陰涼的大廳堂裡,鄧政委與美國人卡爾遜就國際形勢進行了精闢透徹的分析,通達的議論。侃侃而談,語驚四座。一箇中國人震撼了一個美國人的心靈,竟然造就了鄧政委的人生的轉折點。若干年後,卡爾遜在他的一部書裡這樣描寫鄧小平:“……他矮而胖,身體很結實,頭腦靈敏。一天下午,我們討論了國際政治的整個領域,他掌握情況的廣度使我吃驚。有一條新聞弄得我目瞪口呆,他說:‘去年,美國向日本提供了他們從國外購進的武器的一半以上。’‘你能肯定嗎?’我問。我知道美國人民會拒絕把戰爭物資賣給一個侵略國家的。多麼極端的無知啊!‘是的’。他肯定地對我說,‘訊息的來源是美國的新聞電訊’。我很尷尬,我說:‘必是電訊搞錯了’。”但是,事實畢竟是事實,美國人以大量鋼鐵供給日本製造彈藥、武器。鄧小平英明遠見,剛果決斷,其氣之壯,迢逾黃河。

  你瞧!在黃土高原之上,延安鳳凰山下,毛主席幽深的小屋裡,在燭光閃爍之中,是毛主席交給他到華北敵後去的任務。正是這一次,他乘著皮筏,一轉眼間乘風破浪,橫渡黃河。出發之前及歸來之後,他都見到了毛主席,在與毛主席交談的過程中,他深深地感受到主席運籌帷幄,縱橫捭闔的偉人神韻。主席深思熟慮,部署全程制定游擊戰的戰略,確立持久戰的大局,使得延安成為革命的燈塔,指引著中國革命如黃河一樣滾滾向前。

  如今斗轉星移,旭日東昇。在危難時黃河發出怒吼,激勵人心,在新生時,黃河發出歡唱,開天闢地,一個新中國在地球上光輝閃耀,燦爛奪目。

  長征的演講稿 篇三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八十週年,回顧紅軍長征的艱苦歷程,我們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少年,更是感觸頗深。我的家鄉——古藺縣太平渡,到處傳頌著當年紅軍的故事,因為她是紅軍長征途中四渡赤水的重要渡口,紅軍曾從這裡幾次渡過赤水河。

  在每天每人吃三兩毛糧的艱苦長征中;天險激流與雪山草地的惡劣環境下;在前截後追的強大敵人面前,憑著堅強的信念,無畏的精神,無比的辛勞,戰勝了隨時可能出現的生死考驗。如果說,紅軍長征是中國革命的一次關鍵舉措,那麼,四渡赤水則是長征中關鍵的關鍵。沒有長征北上抗日,中國革命的勝利就要推遲。同樣,沒有四渡赤水調動了敵人,長征的勝利也不是那麼的容易。

  四渡赤水是毛主席戰略戰術上的得意之筆,是古今中外戰爭史上調動敵人,牽制敵人,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光輝戰例,可說是絕無僅有。古藺是一塊光榮的紅土地,七十年前,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舉行了千古壯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徵,在赤水河畔譜寫了“四渡赤水”的英雄史詩。“四渡赤水”期間,紅軍三次轉戰古藺,途經太平、二郎、雙沙等66個鄉、38個場鎮,歷時54天。在太平渡和二郎灘等渡口進行了二渡和四渡赤水,在雙沙召開了遵義會議後第一次由毛澤東主持的政治局會議,釋出了《告全體紅色戰士書》,在二郎鎮開倉分鹽,救助勞苦百姓……赤水船工搖櫓撐船。太平、二郎百姓下門扛木幫助紅軍渡河,純樸的山民冒著生命危險救護紅軍傷員,張二婆收養了賀子珍在雙沙生下的孩子,二郎灘人用郎酒勞軍,全縣有八百熱血男兒隨軍北上,為共和國的誕生立下了不朽功勳。紅軍業績千古流芳,古藺人民永誌不忘。

  事實上,長征它體現出一種精神,向我們昭示,古藺七十萬人民將發揚紅軍光榮傳統,以紅軍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向貧困宣戰。“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展望二十一世紀,我們深信,古藺人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古藺這塊紅軍走過的熱土,建設得繁榮富強,赤水河一寫會再度輝煌!

中學生誠信演講稿範文精選
中國人才輩出的演講稿
相關知識
長征相關的演講稿
關於長征精神的演講稿
關於紅軍長征故事的演講稿模板
重溫長征史弘揚長征精神的演講稿
傳承長征精神的演講稿
歌頌長征精神的演講稿大全
紀念長征勝利的演講稿
弘揚長征精神的演講稿範文
重溫長征傳承長征精神的演講稿
長征主題的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