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旅遊攻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位於遼寧省東北部邊緣,西北與新賓滿族自治縣交接,西和本溪滿族自治縣相連,南與寬甸滿族自治縣為鄰,東北部和通化縣、集安市交界。面積3547平方千米,人口35.2萬人***2010年***。桓仁早期之名為“桓都”,為高句麗早期王城,也是唐朝時期渤海之“桓州”。境內主要有漢、滿、朝鮮、回等民族。縣治桓仁鎮。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桓仁旅遊景點攻略

  北國第一洞

  望天洞位於遼寧桓仁滿族自治縣境內,已發掘長度5000餘延長米,洞內景觀迷人,奇、特、險俱全,有石林、城牆、雪蓮、冰川、噴泉、瀑布、暗河等。望天洞,世界罕見。中科院專家稱洞內的6000平方米大廳和上、中、下三層的萬米迷宮為世界之最 。

  它位於雅河鄉彎彎川村東70餘米高的山頂上。該洞發育於20萬年前,洞總長 7000餘米,洞內最大的廳6000餘平方米,可容納萬人。全洞4大景區100餘景點。洞內的迷宮更為奇特,被稱為“北國第一洞,迷宮世無雙”。此洞兩個洞口並列,中間一道兩抱多粗的石樑。右側洞口有50平方米,洞口石壁上一隻展翅昂首的大鳥,面向東方,形象逼真,名曰“鯤鵬朝陽”。左側洞口有35平方米。兩個洞口酷似一副巨大的眼鏡放在山巔。沿左側洞口石壁扶鐵欄踏石階經“通天橋”,下行30餘米,便是該洞的第一大廳--“聚仙廳”,寬闊高大,可納千人。回首仰望,兩道光柱直射廳中,使人有懷抱紅日、目接青天之感。若在春冬季節或雨、雪之後,廳內雲霧繚繞,從洞口向上升騰,雲霧與洞口綠樹交相輝映,更是妙不可言。

  洞內鍾乳叢生晶瑩剔透,現出百種風情。“華清池”底平而潔白,水綠而溫柔,一柱鍾乳靜靜立於旁邊,好似為洗浴的少女警衛。“垂簾聽政”則充盈著皇家氣派,密密的鐘乳如同一層層金簾,一尊“老佛爺”端坐其間沉思瞑想。“景泰藍”靈瓏小巧,上為黃下為藍,天生地長使鍾乳顏色截然不同,而藍色鍾乳又形似花瓶。當人們看到“珍珠壁”時,又被它的大勢壯觀而震服。所見之處,鍾乳千姿百態,如峰如顛、如塔如佛、如花如瀑、如林如筍而各具神奇。

  在洞中,道路曲折忽上忽下。最狹窄之處,只能容一人通過,胖者不顯擠,瘦者不顯寬。在“迷宮”,道路多條環環相套皆都類似,令人頓生樂趣。然而那條條道路又都能走出迷宮,而外邊的景象卻各異。迷宮分上、中、下三層,洞中有洞,洞洞相通,門中有門,門門可行,總長度1100多米,為世所罕見。入其內,行來走去,難分難辨,妙趣橫生。

  望天洞如同一軸奇異的畫卷,飄逸迷離妙趣無窮。

  地溫異常帶

  每當數九寒冬和酷熱的盛夏來臨之際,愛幻想的人們總渴望能有一個冬暖夏涼的地方。雖然春夏秋冬的變換是一種規律,但世界如此之大,無奇不有,在這個地球上竟有一部分幸運的人居住在冬暖夏涼的“地方”,這就是遼寧省東部山區桓仁縣境內被人們稱為“地溫異常帶”的地方。是90多年前任萬順老人在自家房頭護坡時發現的。這條“地溫異常帶”一頭開始於渾江左岸沙尖子鎮政府駐地南1.5千米處的船營溝裡,另一端結束於渾江右岸寬甸縣境內的牛蹄山麓。整個“地溫異常帶”長約15千米,面積約10.6萬平方米。

  夏天到來時,“地溫異常帶”的地下溫度開始逐漸下降。在氣溫高達30℃的盛夏,這裡地下一米深處,溫度竟為零下12℃,達到了滴水成冰的程度。盛夏季節不論人畜,只要站在洞口6-7米處,僅1-2分鐘被冷氣吹得就難以忍受。任萬順老人於夏季在此洞中放入雞蛋,第二天早晨拿出雞蛋一看,雞蛋已被凍裂。放上一杯水,-夜即成冰砣。任家人發現了此寶地,便用最簡易的方法凍冰果,以解酷暑之熱。鎮內醫院、飯店、獸醫站等單位曾利用此洞貯存疫苗、菌種,效果十分理想。

  入秋後,這裡的氣溫開始逐漸上升。在隆冬降臨、朔風凜冽的時候,“地溫異常帶”卻是熱氣騰騰。人們在任家山後的山岡可以看到,雖然大地已經封凍,但是種在這裡的角瓜卻依然是蔓葉壯肥,周圍的小草也還是綠色的,就連扦插的臘樹條、柞木棍也發了芽,放了葉。1996年有人做了試驗,將映山紅移栽于山坡,將草木花卉種植其上,鮮花均於農歷正月十五前綻放。任家在這個地方平整了一塊地,在上面蓋上塑料棚,在棚裡種上大蔥、大蒜,蒜苗已割了兩茬,大蔥仍長得翠綠。經過測定,發現在這個棚裡的氣溫可保持17℃,地溫保持15℃。在這小岡上整個冬春始終存不住雪。在此居住的人代代長壽。有關部門對此奇異現象多次考察,至今無定論。

  人們知道,自然界的氣溫變化取決於太陽的光熱,隨著地球的公轉,當它和太陽距離縮短時,太陽輻射給地球的熱能就會增加,使地球變熱、變暖。反過來,地球就變涼、變冷。這樣就形成了春夏秋冬。而這片奇異的土地卻打破了這一自然規律,出現了神奇的現象,這引起了很多科研人員的注意。他們中有些人認為,這裡的地下有寒熱兩條儲氣帶同時釋放氣流,遇寒則出熱氣,遇熱則出冷氣。他們還認為,在這種冷熱異常的地帶,它的地下可能有龐大的儲氣結構和特殊的保溫層,在這特殊的地質構造之中產生的大氣對流導致了這奇異的現象。還有人認為,這個地下龐大的儲氣帶的上面帶有一個特殊的閥門,冬春自動開閉,從而導致這種現象的產生。但這些分析只是推論而已,這地溫異常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這裡的地質結構有什麼與眾不同?還需要科學工作者經過進一步考證。

  五女山

  五女山位於本溪市桓仁縣城東北8公里的渾江西北岸。山體呈長方形,主峰海拔821米,南北長1500米,東西寬300米,峭壁垂直高度200多米。1996年,五女山山城被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2002年五女山景區被評為AAAA級景區。2004年五女山山城榮登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公元前37年,北扶余王子朱蒙因敗仗流亡至此,在山上建立高句麗第一王城,史稱紇升骨城。公元1424年建州女真族第三代首領李滿柱率軍挺進遼寧,便駐紮於此山。因此,這裡是高句麗民族文明和滿族文明的發祥地和啟運之地。

  現代,考古專家在山上發現了大量的古代遺蹟和遺物。年代最早的遺物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器,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歷史。發現的遺物還有戰國晚期的石劍、石鑿、陶壺以及一些遼金時期的生活、生產工具和兵器。

  公元3年,高句麗王朝第二代王琉璃明王類利把都城遷到了集安。公元427年,高句麗王朝遷都平壤。公元668年被滅亡之後,一部分人遷入內地今河南一帶,與漢族融合,還有一部分人投奔突厥、靺鞨和新羅。因此,衛城。提到衛城,大家會想起雅典衛城和邁錫尼衛城。五女山同樣具備衛城的六大要素,有神廟、宮殿、糧倉、兵營、水源和海拔高度相對200米高的城牆,因此,五女山山城被譽為東方第一衛城。

  高句麗時期的大型建築遺址長1***米,寬9.3米,深1.4米,北面藉助山城鑿出土壁,另三面砌有石牆,底部是一片較為平坦的岩石。當年,在此放上滾木和木板,用作屯放糧食。凹坑便是兵營遺址,它們呈半地下狀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地窨子,主要起到一個冬暖夏涼的作用。裡面這個摺尺形的建築便是火炕,裡面分別設有2至3個煙道,上鋪石板,石板上抹泥,形成炕面。炕內設火灶,土塄上設有煙囪。前些年,考古專家在此發現了大量陶器、鐵器等遺物,其中多見兵器,還出土了一件比較完整的甲衣,由此可以判斷,這裡應是當時的兵營,是山城衛戍部隊的駐地。

  “霜重險峰紫,葉落滿坡紅;鬆抱一線月,雲繞五女城。”這首詩說明了五女山的風景的“奇”、“美”。山上有怪石嶙峋“飛來峰”;綺麗壯觀“一線天”;嬌豔欲滴“紅楓樹”;居高臨下“點將臺”;迂迴婉轉“十八盤”……到五女山,會發現山上生有大片青蔥翠綠的山野菜,可以看到似蘭非蘭、高貴典雅的天女木蘭,欣賞滿山紅葉,層林盡染,如火如荼;置身山峰銀裝素裹,一片雪白。五女山季季皆景,處處為史,到五女山旅遊,真是物質和精神的雙重享受!

  大雅河漂流

  塞北小桂林——大雅河漂流風景區

  大雅河漂流位於遼寧東部山區,桓仁境內。景區坐落在素有“塞北小桂林”之稱的畫屏山下,大雅河風景名勝區總面積54.8平方公里,景區佔地面積為35.6平方公里,這裡風光秀麗、景色怡人,是旅遊觀光絕好去處,尤其是漂流專案更是獨具特色、開心刺激。這是一個集漂流、遊覽、餐飲、住宿、娛樂、購物為一體的旅遊風景區。

  東北第一漂

  “東北第一漂”是遊客賜給大雅河漂流的美譽,大雅河漂流河段落差大,水流急,彎轉曲折,起伏跌宕,加之沿岸秀麗山峰,漂流專案倍受遊客喜愛,它以自己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國內外遊客。大雅河漂流驚險刺激,這裡是開心的港灣,開懷的笑臉爭芳鬥豔,漂流釋放情懷;漂流,洗刷煩憂;漂流,感悟生命;漂流,就是自我宣戰。人生就是漂流,有波濤洶湧,也有風平浪靜。在平靜的水面上盪舟嬉戲,一切煩惱都化做雲煙飄然而去,留下的只有快樂和悠閒。

  景區功能

  景區各項服務功能完備,景區住宿有風格典雅、造型別致的歐式木屋;有北方人喜愛的火炕木屋。景區餐飲有氣勢巨集大、風格獨特、眾口叫絕的木藝酒樓:有充滿江南韻味的“綠竹苑”、有展示北方風情的“紅楓閣”。在木藝酒樓就餐不僅能品嚐到純正的農家飯菜,還會欣賞到獨具特色的藤木藝術。景區設有會議中心,可供團隊培訓、開會、聯歡等;景區還有方便遊客的購物中心、照相部、冷飲部、燒烤部等;景區建有供遊客娛樂的場所:有跑馬場、游泳場、棋牌室、卡拉OK廳、露天歌舞劇場、旱冰場等。景區每週都有別具風格的二人轉、歌舞表演和篝火晚會。

  其他景觀

  大雅河漂流景區不僅服務功能齊全,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更是引人入勝、絕妙神奇。這裡有充滿傳奇色彩的“太公魚塘”、“仙足池”,這裡還有堪稱華夏一絕的自然根雕“醉孔雀”,這裡有耐人尋味的“情侶樹”,這裡有鬼斧神刻的“印心石”,可以說在大雅河漂流景區遊覽,你會有“人在景區走,勝似畫中游”的感覺,正如“園區處處景觀美,景觀個個多風情”。

  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曾為大雅河漂流寫過這樣一首詩:“山以奇著峰,河因雅得名。輕舟三五里,美景冠遼東。”開心的航道運載著開心的你我,熱情的激流問候著尊貴的遊客,漂流把歲月疊合,漂流把人生濃縮,儘管航船已到了終點,但人們還是餘興未盡、戀戀難捨,大雅河漂流就是這樣的迷人,這樣的讓人牽掛。

  冰臼奇觀

  桓仁沙間子鎮雙水洞村的渾江岸邊一塊近千平方米的石塊上有數十個石坑,大小不一,大者如缸,小者如盆。因為石坑的形狀多為圓形缸狀,當地人稱其為“地缸子”。據科學家考證“地缸子”為典型的第四世紀冰川遺蹟。為冰川融化活動中帶有沙粒旋轉研磨而成。學名為冰臼。每年夏季,渾江水從其上流過,“缸水”甚暖,吸引大量遊客在此洗浴,成為天然浴盆。

  桓龍湖

  萬樂島

  桓龍湖位於遼寧桓仁縣城東北,盪漾於群山之中,浩浩蕩蕩,碧波萬頃,山奇水秀,風景如畫。 湖中最大的島嶼是面積225畝的萬樂島。

  桓龍湖,山水如畫,景色宜人。登高遠眺,只見:蕩波浮影,白浪滔滔,初如滿江白鵝鼓翼飛舞,逐似萬馬奔騰咆哮,驚天動地,雄奇壯觀。坐臥湖邊,近觀:群山環抱,江水縈繞,碧波萬頃,水天一色,旅遊船劈風斬浪,捕魚人盪舟其間,漁翁江邊垂釣,遊人岸邊漫步,好一幅絢麗多彩的風景畫,使人醉心其間,忘卻所在。搭舟漫遊其間,重山環抱,青松搖搖擺擺,綠水纏繞,碧波溶溶漾漾。兩岸綠樹相競,山花爛漫,水鳥沙灘嬉戲,群魚浪裡歡躍。目之所在,皆為綠色,眼之所 及,即為綠水。昂立船頭,乘風破浪,撫舷拍杆,臨江而嘯,使人心曠神怡,陶然自得,喜溢言表,一時豪氣奮發,躊躇滿志。

  桓龍湖,奇峰疊嶂,鬼斧神工,造化萬千。三層砬子,峭壁險峰,臨江矗立,銜接巧妙,層次分明,似一層層翠華樓閣,如一幅幅水墨丹青。峰峰相高,層層相向,連綿不絕。峰頂佈滿青松,千姿百態,高低不等,山下個個山樑,擺佈均勻,橫貫全山,森林茂密,雜樹叢生。南部峰巒峻秀,峰頂三石並立,勢與天 齊,號稱“三柱擎天”。北部奇峰聳立,更顯特異,山青水碧,瑰麗迷人。閻王鼻子山,懸崖臨江,巍峨雄險,怪石列天,形態各異。馬面石,妙景天成,分外壯觀。仰頭上有百仞青山接雲端,俯首下有十丈深淵繞壁前,陡壁如抹,怪石嵯峨。西有“鹿頭峰”酷似一頭頭長茸角,低頭吃草的梅花鹿;中有“七音谷”,懸崖峭壁,刀削斧劈,兩壁對峙,天開一線,谷的東壁如同人工巧制盆景,頂端佈滿千姿百態的古鬆。在左壁的盡頭那株怪鬆如同黃羅傘蓋,鬆後一石似一把利劍,直插藍天。置身其間,給人以青山欲傾,怪石欲墜之感。少微寧靜,風吹浪湧,驚濤拍岸,松林作響,飛鳥歡鳴,以及人們的談笑聲,交織在一起,不時奏出悅耳的交響曲,美妙動聽。

  棄船登岸,攀樹拽藤,順著峽谷登上峰頂,仰望碧空,浮雲遊動,蒼鷹盤旋;近山崢嶸,松風解帶,蝶戀花舞,鳥弄歌聲;遠山如黛,煙波浩渺,山水相連,交相輝映;俯視江面,鳧與鴛鴦戲碧水,群魚奔遊躍銀波。置身峻峰懷抱裡,別有天地非人間,心中升起無限憧憬,恰在朦朧夢幻中,似一幅彩色的風景畫,如一首清新淡雅的抒情詩。

  如果說桓龍湖是一條騰飛的巨龍,那麼萬樂島就是湖中一顆閃耀的明珠,萬樂島位於五女山景區桓龍湖中,是一個四面環水有湖中島,距縣城22公里,島上面積225畝,島岸線長2600米。是一處集自然風光和佛教文化於一體的旅遊勝地。周圍碧波萬頃,青山疊翠島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軒榭樓臺如詩如畫,湖光山色美不勝收,萬樂島上廟宇林立,香火鼎勝,30多米的楊柳觀音巍峨壯觀,堪稱全國第一,26尊佛像組成的石窟群像莊嚴肅穆,可謂東北之最。您在欣賞自然風光的時候,儘可在此拜觀音、禮聖蹟、求榮祿、祈平安。

桓仁旅遊攻略
黃島旅遊攻略
相關知識
本溪桓仁旅遊攻略
桓仁旅遊攻略
桓仁旅遊攻略
桓仁五女山旅遊攻略
仁壽黑龍灘旅遊攻略
希拉穆仁草原旅遊攻略
杭州六和塔旅遊攻略
德國自由行旅遊攻略
德國慕尼黑旅遊攻略
德清莫干山旅遊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