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來歷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是秋季開始的節氣。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節氣***以後,秋後下一次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想知道嗎?那就隨小編了解一下吧。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是秋季開始的節氣。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節氣***以後,秋後下一次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立秋簡介

  其實,按氣候學劃分季節的標準,下半年日平均氣溫穩定降至22℃以下為秋季的開始,除長年皆冬和春秋相連無夏區外,中國很少有在“立秋”就進入秋季的地區。

  立秋秋來最早的黑龍江和新疆北部地區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裡,首都北京9月初開始秋風送爽,秦淮一帶秋天從9月中旬開始,10月初秋風吹至浙江麗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陽一線,11月上中旬秋的資訊才到達雷州半島,而當秋的腳步到達“天涯海角”的海南崖縣時己快到新年元旦了。

  “秋後一伏熱死人”,立秋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仍然較高,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中稻開花結實,單晚圓稈,大豆結莢,玉米抽雄吐絲,棉花結鈴,甘薯薯塊迅速膨大,對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會給農作物最終收成造成難以補救的損失。所以有“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之說。雙晚生長在氣溫由高到低的環境裡,必須抓緊當前溫度較高的有利時機,追肥耘田,加強管理。

  “立秋”時節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時期,也是“不修棉”的打頂的最佳時機***“不修棉”的打頂時間要比傳統的整枝棉花要延後10-15天***。整枝棉花“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齊揪”,除對長勢較差的田塊補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頂、整枝、去老葉、抹贅芽等要及時跟上,以減少爛鈴、落鈴,促進正常成熟吐絮。

  茶園秋耕要儘快進行,農諺說:“七挖金,八挖銀”,秋挖可以消滅雜草,疏鬆土壤,提高保水蓄水能力,若再結合施肥,可使秋梢長得更好。

  立秋前後,華北地區的大白菜要抓緊播種,以保證在低溫來臨前有足夠的熱量條件,爭取高產優質。播種過遲,生長期縮短,菜棵生長小且包心不堅實。立秋時節也是多種作物病蟲集中危害的時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縱卷葉蟆、稻飛蝨、棉鈴蟲和玉米螟等,要加強預測預報和防治。北方的冬小麥播種也即將開始,應及早做好整地、施肥等準備工作。

  立秋養生

  大暑之後,時序到了立秋。秋是肅殺的季節,預示著秋天的到來。曆書曰:“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這時太陽黃經為135度。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由熱逐漸下降。有諺語說:“立秋之日涼風至”,即立秋是涼爽季節的開始。但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幅員廣大,緯度、海拔高度不同,實際上是不可能在立秋這一天同時進入涼爽的秋季的。從其氣候特點看,立秋由於盛夏餘熱未消,秋陽肆虐,特別是在立秋前後,很多地區仍處於炎熱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稱`。氣象資料表明,這種炎熱的氣候,往往要延續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氣才真正能涼爽起來。

  立秋日對農民朋友顯得尤為重要,有農諺說:“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這是說立秋日如果聽到雷聲,冬季時農作物就會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可以風調雨順的過日子,農事不會有旱澇之憂,可以坐等豐收。此外,還有“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秋前北風秋後雨;秋後北風乾河底”的說法。也就是說,農曆七月立秋,五穀可望豐收,如果立秋日在農曆六月,則五穀不熟還必致歉收;立秋前颳起北風,立秋後必會下雨,如果立秋後刮北風,則本年冬天可能會發生乾旱。

  在我國封建社會時期,還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們都親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設壇迎秋。此時也是軍士們開始勤操戰技,準備作戰的季節。由此可見立秋日為何種天氣是如此的重要。

立秋的習俗
立秋的來歷是什麼
相關知識
立秋的來歷是什麼
立秋的來歷是什麼
中秋節的來歷是什麼
中秋節賞月的來歷是什麼
中秋節的來歷是什麼有什麼典故
有關古代中秋節的來歷是什麼
開齋節的來歷是什麼_開齋節的由來
關於母親節的來歷是什麼
世界環境日的來歷是什麼
侗族鬥牛節的來歷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