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如何做到稱呼得體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得體的稱呼,可使對方感到親切,使交往容易順利進行。稱呼不得體往往會引起對方的不滿和憤怒,令雙方陷入尷尬境地,使交往受阻。要做到稱呼得體,應根據對方的年齡、身份、職業等具體情況而定,稱呼不可能有統一的、固定的模式,要靠自己的經驗積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一、稱呼的技巧

  其實,並沒有什麼統一的和固定的模式。首先,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語言傳統,稱呼的習慣可能差異很大;其次,不同的職業、職務、性別、年齡、性格和文化程度等,對稱呼的需要和期望也不盡一樣。這就造成了人際稱呼的複雜性和多元化,增加了稱呼得體的難處。但有一條是共同的,那就是要尊重他人,這樣,他心裡就會產生一種自豪感和滿足感,反過來他也會樂於與你接觸,主動和你溝通,這就使交往有了良好的開端。但僅有此還不夠,在具體稱呼時還要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1、兼顧長幼差異,有禮有序

  在與多人打招呼時,如果群體中有年長者,也有年輕人或異性在場,就要注意稱呼的順序。一般地,應先長後幼,先上後下,先女後男,先生疏後熟識為宜。稱呼最能表達說話人的道德修養、知識水平和文明程度,也體現著他的交往技巧。稱呼兼顧長幼的差異,會使年長者覺得受了尊重,年輕人也心中坦然;如順序顛倒,不僅會使年長者不滿,被稱呼到的人也會感到窘迫。

  2、符合年齡身份,不卑不亢

  稱呼必須符合對方的年齡、性別、身份和職業等具體情況。對年長者稱呼要藉助歡樂的聲調,熱情的笑容和謙恭的體態等表示你尊重的情感;對同輩則態度誠懇,表情自然,親切友好,體現出你的坦誠;對年輕人要注意慈愛謙和,表達出你對他的喜愛和關心的態度;對有較高職務或職稱者,要稱呼其職務或職稱。總之,要講究禮貌,既表達出你對對方的真誠和尊重,又不卑不亢。不能使用“喂”、“哎”等來稱呼人,同時,也應力戒點頭哈腰,滿嘴恭維話。

  3、記住對方姓名,爭取主動

  姓名不僅是將自己與他人的存在予以區別的標誌,而且不少人的名字還凝聚著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及哲理思想。由於自尊的需要,人們總是最重視和珍愛自己的名字,同時,也希望別人能記住和尊重它。因此,當自己的名字被別人叫到時,就認為自己受到尊重,心理感到愉悅,對稱呼自己的人懷有親切感。古今中外,一些職業領導人、政治家和企業家對人的這種心情很瞭解,與人寒暄時不只說句“你好!”而是在前面冠以名字,起到了很好的心理效應。某位領導、老師或同事初次見面或久別之後仍能一下子叫出自己的名字,使我們激動萬分、欽佩不已的體驗差不多人人都曾有過。

   二、不同的稱呼技巧

  稱呼是交際大門的通行證,是溝通人際關係的第一座橋樑。所以,稱謂語使用得當與否,對商務交際有直接影響。稱呼是指當面招呼對方,以表明彼此關係的名稱。稱呼語是交際語言中的先鋒官。一聲充滿感情而得體的稱呼,不僅體現出一個人待人禮貌誠懇的美德,而且使對方感到愉快、親切,易於交融雙方情感,為深層交際打下基礎。

   1、稱呼要注意親疏遠近和主次

  一般來說以先長後幼、先上後下、先女後男、先疏後親為宜。在外交場合,宴請外賓時,這種稱呼先後有序更為重要。所以,要想順利與人展開交流,贏得對方的好感,首先要從得體的稱呼入手,只要在稱呼他人時,注意使用禮貌用語,分清交談場合和主次關係,稱呼得體不難做到。

  2、對不同職業的人要有不同的稱呼

  對工人、司機、理髮師、廚師等稱“師傅”,當然是合情合理的,而對農民、軍人、醫生、售貨員、教師,統統稱“師傅”就不太妥當,讓人聽著不舒服。對農民,應稱“老鄉”、“大叔”、“大嬸”等比較恰當;對外企的經理、外商應稱“先生”、“女士”、“小組”等;對國家公職人員、解放軍和民警,應該稱“同志”。

  3、對領導的稱呼要區別不同的場合

  在日常生活中,對領導可不稱官銜,以“老張”、“老李”相稱,明智的領導會歡迎這樣的稱呼的,因為這樣使人感到平等、親切,也顯得領導平易近人,沒有官架子。但是,如果在正式場合,如開會、與外單位接洽、談工作時,稱領導為“趙局長”、“孫廠長”、“李經理”等,常常是必要的,因為這能體現工作的嚴肅性並維護領導的權威性,尤其在商務禮儀中是必需的。


酒桌禮儀與口才技巧
社交如何寒暄才得體
相關知識
人際交往中如何做到稱呼得體
人際交往中如何維持與朋友的友誼
人際交往中如何克服心理恐懼
人際交往中如何建立和諧的氣氛
人際交往中如何把握好分寸
職場人際交往中如何稱呼他人
人際交往中如何與小人相處
人際交往中如何學會讚美別人
人際交往中如何培養良好的口才
人際交往中如何與異性聊天